這個周末,拜讀了十三夜的《還未拼盡全力 就別說自己不可以》,其實講真一聽書名就很雞湯的我很少買,但是因為十三,因為捧場,因為感謝,買了此書,并且一股腦兒地將它讀完了。
最開始知道十三其實并不是在簡書,而是在微博,不久前的一篇文章,大致意思就是二十幾歲,父母還在為我們負重前行。我已經忘記邂逅這篇文章的環境了,但是我仍然清晰得記得讀完時的感同身受,那段時間也是自己特別迷茫和無所適從之時,身在大城市卻每天漂著,還得供著每個月高昂的房租,這篇文章看得我淚流滿面。這時候我知道有和我一樣的90后,明媚又感傷,但確實也是一種前行的力量。
一樣90后,一樣剛接觸社會,一樣對未來有些許迷茫,但是十三已經在記錄了,記錄著自己,記錄著一群90后的共同感受。后來去了簡書,看了很多她的文章,她對生活的細膩,讓我不得不說:“十三,你真是煲得一手好雞湯!”但是看完本書,我才知道這就是真實的十三,一個熱愛生活的姑娘,一個為著自己幸福的小日子執著拼搏的人。
除了上初中的時候,老師硬性要求看課外書要在書旁做讀書筆記之外,看十三的書還是我第一次在書旁做筆記。每個短篇都是十三對生活的記錄或者感悟或者原創的小說,與其說是閱讀,還不如說是聆聽,聆聽著與十三交集之前她生命中的故事:F君、D君、堂姐、母親等等,像聽朋友說她之前的故事,做的那些筆記都是我與這位朋友的對話,在故事的高潮以兩個當事人對話的形式,全程都在這場對話中。
有一篇十三寫道:不管你是失戀,還是沒有戀愛,現在單身卻渴望愛情的你,作為一個過來人,我想給你一些建議。
我在旁邊寫了:為何用如此老道的語氣?!其實有點可愛,有點小大人的感覺。
有一篇十三寫道:人最孤獨的時候是什么時候?……有人說,睡個午覺,一覺醒來,天黑了,屋子里就自己一個人的時候……
我在旁邊寫了:這些孤獨都描寫得好到位,很多時候孤獨都不是持續很久的一種狀態,像潮水襲來冷不丁會覺得孤獨。對于午覺醒來天黑的時候,我就會覺得莫名的冷清,暮色四合,房間沉寂,樓下卻傳來一陣陣孩童歡愉的叫喊聲,覺得自己離世界中心很遠。我特別贊同十三說的:人是很難感同身受的,大多時候我們只是共鳴吧。
有一篇十三寫道,母親特不好意思的讓她向堂姐開口借二、三千塊錢,家里等著這個錢過年,但是她看到堂姐的婆婆買了兩件上萬塊錢的衣服,正在詢問哪件好看,她那時真切的感受到窮富的差距。
我在旁邊寫了:這樣的畫面和感受其實特別觸目驚心,前段時間小瓊和我說她想去韓國的愿望,正在奮力攢錢的階段,很多東西要放一放,要省吃儉用,才能攢一年的錢明年去韓國玩一下。有一天擠在地鐵上,因為我站著,所以一不小心就看到了坐在我面前的阿姨手機里巨大的字,她在微信發消息,大概是告訴她的好朋友她下周要去韓國玩了,等回國之后再一起聚。就是這樣的對比,這樣的反差,有些人竭盡所能,有些人卻輕而易舉。
……
我在十三的身上看到了樂觀,學到了堅持。
開篇說:因為十三,因為捧場,因為感謝。
因為十三,讓我重新審視了一遍自己的價值觀,一定要努力,但千萬別著急;
因為捧場,作為90后的一束光,她的堅持照耀到更多的人;
因為感謝,十三讓我們看到了堅持夢想后的一切可能!
歲月涼薄,人生綿長。
尋心所向,勢不可擋。
【PS本書中的幾個錯別字,處女座的我有點忍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