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重讀紅樓有感

? ? 讀一部好書,或看一部精彩電視劇,都會有一種進入狀態的感覺,這個過程很奇特,讓你從現實中抽離出來,陷入故事中或人物中,久久不能自拔,你的思維與心思都在故事里,隨著人物的命運此起彼伏,被牽引,被影響,喜怒哀樂,蕩氣回腸。

? ? 重讀紅樓,來自一時興起,便從網上閃購了,記得二十年前那套古裝本的《紅樓夢》,早在搬家時弄得七零八落了,唯一的印象只是一堆拗口的古文,并沒有讀出個所以然,對《紅樓夢》最深的印象是來源于電視劇,一百二十回的著作也只拍成三十六集的劇情,可見刪減之處不止一二。拿到現代版的《紅樓夢》,語言文字雖通俗易懂了許多,但還是依然保持古代文學的語言特征,常有斟酌,加上注解,反而增添了閱讀的樂趣,引經據典,更加讓讀者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

? ? ? 前八十回,是作者曹雪芹的原創,仔細品讀到后四十回,就感覺到很大的反差,從人物刻畫,到敘述,語言形式,都覺得索然無味了,我幾乎是走馬觀花的看完后四十回,其結局太令人失望,與原作者的初衷形成極大的反差。可見,曹雪芹沒有完成這部著作,留下了多么大的遺憾!幻想過,如果曹先生還活著,他老人家會怎么來結尾呢?電視劇也沒有完全按照書中所寫,大部分是按照編劇的想法改變的吧!但還是不盡人意的,我都不大喜歡。

? ? 讀紅樓與品紅樓完全是不一樣的概念,讀懂便更加不易,能在字義的基礎上讀一遍下來,已是一個工程般的事情了,還能有些印象便更加不易,所以能對紅樓品出一二,最少也要十遍以上,而且是用心去讀。

? ? ? 我趁熱打鐵把僅有的一點印象記錄下來,也不枉讀了一遍,也許還會重讀,那就交給時間吧!

? ? ? 從詞匯角度出發,印象中有這么幾個:神話、佛性、因果、關系、少年、倫理、女兒、規矩、禮儀、家教、管理、理財、貧富。

1.神話,本書從一個神話故事開始出發,引出書中男女主角的來歷,看過《三生三世》的朋友都知道,神仙都是怎么來人間歷劫的,賈寶玉是石頭的化身,而林黛玉是一顆絳珠草,因受寶玉前世的澆灌之恩,此世與他相見,用眼淚來報恩,雖纏綿悱惻,卻注定是悲劇的一生。

2.佛性,即是空,賈家世襲百年的榮華富貴,到寶玉十四歲的時候便一敗涂地,曾經的繁華一瞬之間煙消云散,人的一生都在追求榮華富貴、高官厚祿,“世人都說神仙好,唯有金銀忘不了”,一切的苦都源于被情所困,被名所累,到頭來,失去了本性,迷失了自己,寶玉最后的歸宿,皆因看破放下,回到原本的自己,做神仙去了。我們生活中有多少人,手戴珠串、嘴里念念有詞,認了師父,取了法號,燒香拜佛,求菩薩保佑升官發財,升了官也發了財,卻落了個人財兩空,其情形如出一轍。

3.因果,說到佛,就會想到因果。賈府敗落,氣數散盡,無不與因果有關,寧國府賈敬一支,兒子賈珍、孫子賈蓉,賈母大兒子賈赦,仗著世襲官位,祖宗的榮耀,欺男霸女,無惡不做,為賈家種下了惡的根。榮國府的鳳姐,第一大管家,仗著娘家和賈家的權勢,也是草菅人命,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當報應到女兒巧姐兒身上時,又因曾經因一時善心接濟過窮困潦倒的劉姥姥而種下善因,巧姐才免遭厄運,被劉姥姥救出,雖流落成農婦,卻也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4.關系,說到賈家的社會關系,那是非常了得,賈家、甄家、王家、薛家,都是當時皇親貴族,且有盤根錯節的關系,“牽一發而動全身”,在甄家被抄家之時,已預示著四大家族正在走向衰敗,賈府的外強中干,隨著元春的死去也日益蕭條,王家勢力減弱,薛家因薛潘的目無王法而雪上加霜,賈政在官場上的刻板,最后根基動搖而束手無策,讓覬覦已久之徒打擊到一敗涂地,縱使力挽狂瀾,無奈大勢已去,百年望族,就此隕落,嗚呼哀哉!

5.少年,紅樓夢主要人物故事都是發生在少年時期,所以也是一部青少年書籍,寶玉黛玉相遇時也不過是十二三歲,這個時期的少男少女正是青春發育前期,對異性之間情感還是一種朦朧狀態,但對于一些出身富貴人家的孩子來講,因為見識與學識都要多些,所以相對同齡的孩子來說比較早熟。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這個時期,回想自己的那個階段,每個人都會有一些不同的記憶,尤其是身體上的變化和對異性的好奇,或許有一些莫名的煩惱與憂愁,還不想說話,常常一個人仰望著天空發呆,這個年齡段是孤獨的,也是哀傷的,是叛逆的也擁有著一個屬于自己的世界。現在的很多父母,并不會真正體會到這個階段的孩子的心理上的變化,因為往往忘記了自己曾經,有怎樣的一種心理需求和自以為成熟的幼稚。

6.倫理,從字義上講,有很多不同的解釋,是有關道德的范疇。在書中,最典型的人物關系,賈珍與秦可卿,賈蓉與尤氏姐妹,王熙鳳與賈蓉,就充分說明違背倫理道德的一種關系,賈珍是秦可卿的公爹,尤氏姐妹是賈蓉的姨娘,賈蓉是王熙鳳的侄子,賈珍逼奸自己的兒媳婦,導致兒媳婦上吊香消玉殞,而尤氏姐妹與賈珍賈蓉父子游戲之后二姐又做了賈蓉叔叔王熙鳳之夫賈蓮的姨太太,三姐雖心有所屬,但因身有所染,被柳湘蓮退婚最后以死明見,雖死的驚心動魄,卻是遺憾終生。王熙鳳雖是賈蓉嬸嬸,但年齡也不過都是十七八歲,一個青春美貌,一個風流俊美,拋開輩分,也真真是一對璧人,相互吸引也在所難免。書中秦可卿是十二金釵之首,因太美,種下禍根,書中對秦可卿命運這樣說:“畫梁春盡落香塵。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宿孽總因情。”意思就說,賈府綱常毀墮,道德敗壞,兒孫不能繼承基業,美貌也成了禍根。

7.女兒,紅樓夢書中記錄的女孩主要是十二釵,所以這也是一部女性的書籍,曹雪芹在早幾百年就寫下這部女性觀點的著作,是在是一種超前的意識,他第一個提出,女子是靈性的,干凈的,惹人憐愛的,應以珍珠般呵護。而男人是污物,不懂得憐香惜玉,所以十二金釵的命運都以悲慘告終,雖出身錦衣玉食,卻最終難以逃脫命運的捉弄。

8.規矩,俗話說,大戶人家規矩多,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大到國家,小到家庭,國有國法 家有家規,無不是在一種制約下。紅樓夢中賈府,上上下下幾百口人,無不靠規矩來制約,百年望族,早已形成一套家風與傳統,長幼之間,尊卑之間,親屬之間,一言一行,飲食起居,婚喪嫁娶,人情世故,都有家族的規矩章法,在賈府中,最長者就是賈母了,賈母用餐時,大兒媳邢夫人、二兒媳王夫人、孫媳婦王熙鳳、李紈、賈珍之妻尤夫人都要侍奉左右,由丫頭們擺上桌椅,幾個媳婦布菜,站立兩側,伺候賈母用餐,婆子丫頭外間候著,等候吩咐,不可以說話,走動,媳婦們伺候賈母用完餐,才能回到自己的房中伺候男人用餐,同時自己才能用餐。每天早餐前,都一一到賈母處請安問候,晚上睡覺前也要請安問候,小輩們必須給長輩們請安,如果出門,走前必須到長輩房中告別,書中一段描述王熙鳳承賈珍夫人邀請去家里串門,王熙鳳住在榮國府,賈珍家在寧國府,兩府各占一條街,隔街相對,但過去大家閨秀不能拋頭露面,所以盡管馬路對面,也要乘坐馬車前往,王熙鳳因為是榮國府大管家,每天都要處理府中諸多繁雜之事,不可以隨便離開,如果有事出去,必須要和長輩打招呼告假,經王夫人點頭才可出去,走時,到賈母處告別,說過去耍一天晚上便回來,于是穿著停當,往寧國府去了。從而看出,賈府中的規矩是有多么嚴格和繁瑣,早請安晚請安,每天如此,一頓飯的規矩就排場的不得了,這樣的循規蹈矩,也是一種教養的體現。

9.禮儀,說到禮儀,便會想到社交,社交便是關系,在家庭中,朋友中,社會中,禮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紅樓夢人物關系中,禮儀無處不在,從著裝、說話、待客、往來等等,都在透露著大戶人家嚴格的教養。黛玉初到賈府,因是賈母親外孫女兒,從正小門進入,落轎,男丁退下,由幾個婆子引路進入園內,門口早有婆子丫頭等候,連忙通報里面,林姑娘到了!里面的又進去稟報,林姑娘又穿過一道門,便來到賈母住處,早有一大家子人在那等著了,見過賈母,便一一拜見大舅母,二舅母,還有眾姐妹,見過后還要親自到大舅二舅房中拜見,最后回到賈母處用餐,賈母讓眾姐妹作陪,座位也是按吩咐來坐,媳婦們依舊要伺候布菜,席間,見丫頭端過一碗茶湯,黛玉不知是何物,便偷偷觀望旁邊姐妹,才知是漱口之用,于是也漱了漱口,并不作聲。再說,寶玉因出門晚上才回來,來賈母處請安,再去給母親請安,因晚上,就脫去了正裝,著了便服來急急的來見黛玉,賈母嗔怪道:“還沒有見過客人,怎么就這么穿著隨便的就來了!“寶玉笑到,“老祖宗莫怪,我趕緊去換了衣服來”,賈母笑到,罷了罷了。

? ? 元春是賈政之女,選入宮內,做了娘娘,元春省親回賈府,除了排場,賈府的老老少少都要行君臣之禮,著裝也必須隆重,分輩分身份,佩戴不同的頭飾。賈府中,上上下下幾百人,都以各自的身份有不同的穿戴,平日里與見客或出門都有所不同,親戚家人朋友之間,常關愛,常來往,常問候,禮尚往來,相敬如賓,以禮相待,常說敬語,有節有度,真正體現了一個大家風范。

10.家教,說到家教,不得不說林黛玉,黛玉初到賈府,雖受到賈府百般疼愛,但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遠客,只是暫時寄住在賈府中,一言一行都進退有度,雖是大家小姐出身,卻沒有一點驕縱任性。初見寶玉,寶玉問她讀什么書?她謙虛道:“才上了一年學,或許還認得幾個字。”其實黛玉的才華遠遠與十二金釵之上,琴棋書畫,無一不通,體現了很好的家教。再說寶玉,在賈府中百般受寵,但從沒有驕橫跋扈,即使對下面的丫頭也是姐姐相稱,不可直呼其名,對待年長的奶媽婆子也非常謙恭禮讓,大觀園建成時,其父賈政與幾位門課進來游歷,讓寶玉相陪,平日里賈政對寶玉一向是嚴苛管教,寶玉在父親面前一向是謹小慎微,恭敬有加。一路上陪在父親左右,攙扶父親,關愛有加,父親讓他為園中的匾作詩,他的文才出眾受到門客們不斷的贊賞,父親雖心里歡喜,但還是表現出不滿之意,一再呵斥,但寶玉一直是言聽計從,不會當眾頂撞或者洋洋得意,也充分體現了大戶人家嚴格的家教。再說,王熙鳳,在賈府呼風喚雨,機關算盡,但在長輩面前也是低眉順眼,唯命是從,盡媳婦的本分,從不犯上,對待從鄉下來的窮困潦倒的劉姥姥以禮相待,說話禮節有制,不僅體現了一個大戶人家的大氣,也體現了良好的家教。

11.管理,管理是一個現代名詞,但用在幾百年前的賈府,也恰如其分。賈府雖是一個大家庭,從上到下,幾百口人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禮尚往來,迎來送往,都是有條不紊,如果沒有一個嚴格的管理制度,沒有一個好的管理人才,也不會那么井然有序。這里就不得不說到王熙鳳了,身為大管家,實則相當于一個現代企業的CEO,她為人嚴苛,說一不二,從不留情,就連對丈夫也是公事公辦。最精彩的一段是寧國府給秦可卿辦理喪事一段,充分體現了王熙鳳的管理才能,先把東府里所有干活的,也就是員工統計人數,然后再按照崗位分派任務,各就各位各負其責各盡其職,按時上下班,有遲到早退偷奸耍滑的給予懲治,東西的收管與發放都有專人負責,丟了少了誰管誰負責。每天早上四更起,王熙鳳便穿戴整齊來到東府,按時點卯,遲到者,二十大板伺候,第一次二十,第二次四十,絕不姑息,而且言出必行,眾人們見識了厲害,無一不小心翼翼,工作上一點不敢馬虎。在辦理東府各項事宜的同時,也一樣要處理榮國府這邊的每天的各項事宜,一天一兩百件大小事情已經是常態了,她無不一一處理妥當,從早忙到半夜,也就是吃飯時間稍作休息,對于一個十七歲的女孩子來說,太不可思議!或許她出身大家,從小司空見慣,或許就是天才,她的管理才能已經是一個現在企業的管理者的典范。

12.理財,這又是一個現代詞匯,對于每個人都不陌生。作為賈府中的大管家王熙鳳,自然也管著家中的財物支出,而她,卻沒有讀過書,不認得字,卻把賬目算計的一清二楚,分毫不差,靠心算,就足以讓身邊的人瞠目結舌,不得不說,王熙鳳聰明過人。管好一大家子的吃穿用度,按時發放每個人的月錢,對于一個日趨衰敗,入不敷出的賈府來說,實在讓這個大管家頭痛,既不能克扣月錢,又不能縮減用度,排場不能將就,收入一年不如一年,這可愁壞了這個當家的,無奈偷偷的放高利貸賺些外快來周轉,最后開始悄悄的拿東西去當,怎奈豪門子弟,從來都是揮霍慣了的,哪知守業的道理,對于一個管家媳婦能維持著豪門的體面也非常不易了!再富有也架不住揮霍,所以勤儉持家同樣適用于豪門。在過去的大戶人家,媳婦過門,有點才干的,就會擔起管家的重任,當然也有一些女性,像男人一樣拋頭露面,把生意和家事都打理的井井有條。在今天,早已打破了傳統的觀念,很多女性都走向了職場,用一種新的模式獲得了成功也成就了幸福。試想,如果王熙鳳活在這個時代,她一定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人物吧。

13.貧富,紅樓夢中賈府有著百年基業的富貴,其祖宗的加封是世襲的,但最終還是一敗涂地,家破人亡。中國有一句俗語: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這里就是一個傳承的問題,一個家族不管窮與富,主要是一種精神的傳承。紅樓夢中寫到劉姥姥這個人物,與賈府的富貴形成鮮明對比,劉姥姥窮到要餓死,要向賈家來乞討,而賈家一頓飯就吃掉了窮人一年糧,賈母并沒有小看這個比自己年齡大卻健康淳樸幽默樂觀的劉姥姥,而因劉姥姥的到來,竟然說很久都沒有這么開心了!劉姥姥進大觀園其實是對賈府的救贖,反而讓這些富貴人家的太太小姐看到一種真實的淳樸和貧窮中的樂觀,還有平常人家的自在,雖為富貴,骨肉分離,多少規矩,多少心酸,多少無奈,多少身不由己,都是不為人知的一面,反覺得劉姥姥雖窮,卻活得簡單踏實快樂,雖窮,卻積極樂觀,不畏困難,保持著一份豁達和對生活的希望。正是這種精神,使得劉姥姥倔強的進入賈府,用自己的淳樸善良獲得了賈家的幫助,度過了難關,也改善了困境,把外孫板兒還送進學堂念了書,識了字,成了家里的頂梁柱,日子一年好過一年,但劉姥姥并沒有忘記賈府的恩德,在聽說賈家落難后,急忙抽身,雖年事已高,但還很硬朗,趕到京城看望賈家,并送來衣服御寒,當得知王熙鳳女兒巧姐兒被賣,劉姥姥千里迢迢去尋找,傾家蕩產救出巧姐兒,我看到此次幾乎淚奔。再看賈家那些官場與豪門所謂世交,樹倒猢猻散,無影無蹤,最徹底的是賈雨村,不但恩將仇報,還落井下石,雪上加霜,這與劉姥姥形成鮮明的對比,最后也是落得個惡有惡報了!人的一生,貧窮與富貴只是給人看的,其中苦與悲只在心中,日子久了就刻在了臉上,福享大了,未必是好事,苦難多了,未必是壞事,這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都是定數,喜怒哀樂都是人生,何不瀟灑面對呢!

? ? 小說《紅樓夢》,不僅僅是文學上的價值,它在詩詞、歌賦、戲曲、醫藥、養生、化妝、服飾、美食、宗教、禪修、藝術、裝飾、設計、風水、建筑、心理學等等多元化的文學著作,也是一部思想意識超前非常超前作品,作者歷盡十年時間,窮困潦倒,嘔心瀝血編纂了前八十回,后續卻違背了原作者的初衷,在書中第五回,寫寶玉在秦可卿臥室小憩片刻,便做了一個夢,以詩的形式預測了金陵十二釵的命運與賈府的衰敗,以先結尾后敘述的寫作手法一一的展開人物情節,仔細閱讀,便能解其中之意,至于那個神話故事既有佛道亦有禪意,讓讀者慢慢品味去吧。

謹記下自己一點點淺顯粗糙的心得,也僅僅是篇日記罷了,見者莫笑!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