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德禮(如何將孩子的問題轉化為成長的契機)持續原創分享第146天
天氣太冷了,決定有時間盡量把每日分享提前,因為夜里打字凍手。
接上期:根據劉友龍老師講課錄音整理
遇到問題之后,你正要發火呢,你愛人趕緊提醒你:穩住穩住啊!劉老師說了,穩是改變的定海神針;遇事憋三秒,讓真相飛一會兒!
這是一個方法,相互提醒。當然還要通過學習成長自己。我們一定要記住,每個孩子都想更好。當我們知道每個孩子都想更好,即使他表面“吊兒郎當”,他背后其實有一顆非常非常想更好的心的時候,我們也能穩的住,不然的話能怎樣?你發完火能怎樣?
從焦點的角度看,每個人都有他的道理與難處,這是一定的。我們以為孩子故意的,孩子不努力,孩子就是找事,就是“事精”,其實如果我們能有機會和孩子更多的交流的話,我們會發現孩子他都有自己的難處。只不過大多數時候他不跟家長說。為什么不跟家長說?因為跟你說了,你也不聽。因為跟你說了,只會帶來嘮叨、責罵、評判、批評,讓他的情緒狀態更加糟糕,他給你說干嘛?所以他就不跟你說。
雖然我們穩住特別的不容易,但是,在那個時候還是要穩住,要記住:穩是一切!沒有穩住,就沒有后面的成長的契機。沒有這一穩,直接就變成問題了。同時要想更好的穩住,就是剛才說的那幾條之外,就是要通過訓練,通過有意識的自我練習,可以完成的,什么呢?那就是換位體驗!
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學會換位體驗的能力。我舉個例子:如果你的孩子這次考試成績退步了,落后了,你可能心里第一反應是什么?——又退步了!這孩子咋回事呀?我看可能很生氣,對吧?那么現在我們一起來換位,一起來感受哈。假如我們又回到了孩子的那個年齡,想一想,我們考試退步了,落后了,我們通常內心什么感覺呀?大家想一想,我們是不是感覺特好呀?不會吧!我們感覺可能是會比較沮喪,我們會不開心,我們會忐忑,會很糾結。糾結父母會怎么說。那在我們這樣的情緒狀態下,我們可能會比較擔心,擔心什么呀,擔心父母會怎么說?擔心父母會不會吵我呀?按照以往的習慣,媽媽會使勁的嘮叨呀,爸爸聽說我的成績,會不會一直黑著臉呀?那我們感受一下,如果我們是這樣的感受的話,那我們感覺爸爸媽媽到底愛的是什么呀?是我們還是成績?可能我們感覺爸爸媽媽愛的是成績。我們自己考的這樣的成績,我們是更敢和他們說,還是不敢給他們說呀?我們感受一下。
那這個時候我們是更輕松呢,還是更緊張?更緊張是吧,緊張,焦慮。那我們是把自己更打開呢,還是把自己隱藏起來,把自己封閉保護起來?為啥呀?因為我們還不知道會遭受怎樣的暴風雨呢!就跟我們在雨里面,暴風雨快要來的時候,天要相對涼的時候,我們又沒有傘,那我們就會先把衣服裹緊,抱著膀子。為啥呀?這樣可以抵御寒冷,對吧!
孩子當他遇到問題,他可能面臨責罰,面臨批評的時候,通常也是這樣的態度,他是在保護自己,避免受到傷害,所以我們看到孩子的狀態就出來了,就是無所謂呀,愛咋咋的。或者,你說吧,怎么樣,反正我努力了。或者明明他錯了,還不讓你說,硬著脖子跟你來!為啥?因為他在保護自己。我們要高興,因為孩子他有保護自己的意識。我們要理解孩子這樣的一種狀態,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我們還回到我們自己小時候,我們繼續換位,如果是孩子,我們回到家,媽媽開始問成績,我們不得不說,一說,爸爸就黑著臉,那這個時候,我們是想把內心的想法說出來,還是不想說?我們感受一下。
我們是不是根本就不想說了。這個時候即使他們再問我們,我們也不想說了。那也有可能是我們要說謊。為什么要說謊?不說謊的話我們有可能會挨更多的吵呀!或者說我們的趕緊保證,不趕緊保證的話,媽媽可能得繼續嘮叨。其實這個時候我們內心里面可能都煩死了,我們的情緒會非常糟糕。在這樣的狀態下,我們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去改變現狀嗎?沒有的。所以在前面我講了,當孩子出現狀況的時候,他回到家,他反而會去玩手機,假裝去打游戲,去熬夜。爸爸媽媽就可生氣,因為感覺,明明都做錯了,你咋還這樣?
待續。。。。。。
甘德禮2017年12月5日21.38于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