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有沒有那么一個時間段,想著放下一切工作重回校園,重新拿起書本學習?2018年的研究生考試,有人已經開始進行選校階段了;對于準MBA而言,你工作了幾年,有或沒有那么一些積蓄,你有或沒有另一半,你的職位是什么,屬于管理層還是非管理層,這些問題決定擬應該選擇在職還是全日制。
01 全日制和在職的區別
全日制MBA(脫產),一般為兩年制,按正常研究生上課安排,周一至周五上課;考上的同學大部分已辭職,全力攻讀MBA課程;
在職MBA(半脫產),指利用周休或其他非工作時間進行學習的MBA項目,每周安排雙休日授課或一個月四天的(含雙休日)集中上課時間。每個學校及具體課程稍有不同。
哪些人會在兩類選擇中猶豫不決呢?一類是畢業年限較短的職場人士。另一類是畢業年限較長的職場人士。如有以平均就讀MBA時的工作年限平均值計算(一般平均年限約為7年左右,但具體院校會有些微差別),偏離平均值越遠的職場人士對于選擇越有疑問。
在職場三年至五年左右的人,還處于職業選擇期或迷茫期,因為工作或者現實原因,有報讀MBA的需要,但是現實的問題在于如果讀全日制MBA,則意味著兩年左右的時間沒有正常工作收入來源,面對MBA高額的學費確實壓力較大。
而職場工作年限較高的人,有一些也希望去報讀全日制MBA,他們主要基于兩個方面的想法:一是多年的職場經驗,需要間隔年來休息和調整一下;二是可能正巧遇到職場的大天花板,希望換個環境。
02 影響選擇的因素
那么,在報讀MBA班的時候,我們究意是選擇全日制還是在職呢?
1)整體學費:
全日制學制2年,學費會少一些;在職學制3年,學費相對會多一些;目前各校收費差距較大,費用較低的有5萬左右,費用高的約近30萬;費用一般按照讀書年限交收。在職會比全日制高,具體高多少,各校差別很大,需具體了解。以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為例,2016年全日制總費用為7萬,而在職非國際班為16.5萬,在職國際班為18萬。
2)上課時長:
總時間比較相近,因為各課主要按學分進行計算。全日制班時長為兩年;在職班一般為三年;
3)課程配置和授課教師:
課程設定上基本一致,授課教師可能不同。在此過程中需區分你所讀的是國際班還是非國際班。據此,每個學校設定也不一樣。國際班所有課程均為英文課本,授課語言、討論、作業等均為英文。非國際班有部分中文課程或全部為中文課程,以中大嶺院為例,其在職非國際班課程也要求全英文課本,只是上課語言為中文。
4)校友資源:
自然是自己班級的同學會成為你最好的校友。各校均有校友會,所以如果校友資源是你讀MBA的重要選擇,那從備考開始一直到終生,備考群、以后的校友會都會成為你資源的一部分,只是看你付出的時間和努力。在這一點上,在職和全日制區別不大。
5)其他方面:
每個MBA學校均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去名企實習、參觀,參加國際創業大賽、去國際交換等等;這個在職非在職區別不大,要看各校自己的資源。
03 通用建議
如果有以下情況,建議你考職全日制MBA:
1)你剛剛畢業一段時間,仍處在職場小白或者剛脫離小白的階段;
2)你剛剛畢業三五年,完全不喜歡現有職業,希望向金融、物流、咨詢等專業發展;
3)你剛剛畢業三五年,現在的單位卻一眼看到了頭;
4)你畢業很多年身心疲憊想要個間隔年;
5)你畢業很多年想重回校園,重新思考再次出發;
如果有以下情況,建議你考在職MBA:
1)雖然有以上的各種情況,但是經濟條件不允許;
2)做到一定職位,現在工作需要,環境要求管理人員必須有一個mba或其它研究生證書;
3)做到一定職位,希望認識更多的資源和人脈,企業又會報銷一定的學費;
4)做到一定職位,有自身提高的需要,希望在管理上更進一步,并能夠平衡學業、工作和家庭的關系。
04 結束語
以個人經驗來說,如果經濟較好、家庭又允許的情況下,還是建議去讀全日制MBA,特別是MBA的交換課程,可以與國際名校親密接觸,是個好的選擇。
PS:昨天有朋友問MBA費用好貴,讀MEM行么?當然可以啊。最適合你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