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海外灘一郵筒因與鹿晗合影走紅。你知道嗎?
嗨,一只郵筒也能成網紅,厲害了我的哥!
大洋彼岸的英國,郵筒卻是火紅的顏色。
情人節,我們去英國旅行,感受了濃濃的節日氛圍,滿眼的鮮花與賀卡。
我忍不住買了一張,親手送進了紅色的郵筒,寄給了遠方的他。
紅色的郵筒承載了英國200多年的歷史。簡約又紳士的英國人把郵筒涂成了火熱的紅色,可想而知他們內心的熾熱的情感是通過流淌的文字,在日不落的大地上,一封封傳遞、默默地表達著 ,酣暢淋漓地宣泄。
木心說:“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而在各行各業都在向數字移動端傾斜的今天,書信時代那種提筆寫一封信的鄭重其事、等待郵遞員送信的期盼心情,似乎已漸行漸遠。慢生活已成為喧囂社會中的一種奢望。郵筒更是一種文化,它見證的是一座城市的節奏、人心的平靜和深沉的文化底蘊。
我們邊走邊行,一路上發現了好多郵筒。讓我們一起來數數英國到底有多少與眾不同的郵筒吧!
在倫敦街頭,有兩樣公共設施,你一定是過目不忘的。一個是紅色的英國電話亭,四面都是格子玻璃窗,非常醒目;另外就是那種圓形的紅、黑兩色郵筒,屹立在街頭,儼然都成了英國象征了。
作為倫敦“三紅一黑”之一,紅色郵筒與電話亭、雙層大巴和黑色的士共同構成這座城市經久不滅的標志。
1840年,在英國皇家郵政高官和小說家安東尼·特羅洛普的推動下,郵筒被引入英國,英國路邊設立固定郵筒和按時收集信件的制度由此開始。十多年后,英國開始設立免費立式郵筒。據說英國郵筒最早要追溯到200多年前,當時英國西約克郡韋克菲爾德郵局,在其外墻上設置了一個投信槽,以方便公眾投寄信件,這是目前已知的英國最早的一個郵箱。
英國BBC報道說,英國皇家郵政及英格蘭歷史建筑和古跡委員會將聯合行動, 保護極具英國特色的文化遺產——郵筒。
從世界各國的郵筒顏色上看英國的郵筒以紅色為主流,據說紅色象征十萬火急,以顯示英國郵政的高效律。不過,早期的英國郵筒并不是現在經典的紅色,而是漆成深綠色的。但很快郵局就收到了大批公眾寄來的信件,他們抱怨在多雨多霧的倫敦,深綠色看起來極不醒目,容易在匆匆走路時誤撞上去。因此在1874到1884年間,郵局決定把郵筒重新刷成亮麗的紅色。目前,全英大概有11.5萬個樣式各異的郵筒,其中既有經典的圓筒形,也有墻壁嵌入式或燈箱式郵筒。
140多年來,“郵筒紅”未曾發生任何改變,除了2012年倫敦奧運會期間。在奧運會開幕前,英國皇家郵政局專門成立了一個工作組:只要有英國運動員在倫敦奧運會上奪得金牌,他們就會把奧運冠軍家鄉的傳統紅色郵筒涂成金色,幾個月后恢復原狀。鑒于英國奧委會很早就宣布在奧運會上奪得金牌的運動員不會得到任何現金獎勵,這個金色的郵筒便成了冠軍們能享有的極大榮耀。我想這便是冠軍色吧。
國王學院的紅色郵筒,靜靜地守護著學院多少年,她默默看著學院里一個個充滿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一次次的分分合合,她是被裝得最滿的也是最有文采的郵筒。
來過英國的游客,他們都被英國標志性的紅色郵筒深深吸引,郵筒有柱狀的、鑲嵌在墻壁里的,或和電話亭融為一體的。各種各樣的人來到這里都不禁要跟它拍個照,留幾張文藝照,訴說著英吉利海峽飄來的英倫風……
英國皇家郵政表示要讓這套郵政系統在原地保存下去,并會對這些古老的郵筒進行管理和維護。而且他們已經著手設計如何防止這些郵筒被盜或被毀。
據說,英國將在遍布大街小巷的郵筒上加注用紫外線才能檢測出來的隱形標記,并安裝電子追蹤設備,作為防盜措施。
皇家郵政官員休·惠利表示:“我們為這些非常可愛的郵筒感到自豪,會不遺余力地保護和維修。”在此之前,皇家郵政每隔幾年便會對這些古老的郵筒進行維護、修理和重新上漆。
在我看來,某種意義上,郵筒文化喚醒的正是人與人之間沉睡的記憶。
當我們將那幾頁浸入情感的紙先入信封,仔細封好,親手遞入郵筒,它將通過漫長的旅行,或翻山越嶺,或漂洋過海,到達對方手中,那種感覺是已經超過了文字本身的,帶著情感的溫度。
隨著網絡、移動通訊的發展,現在寫信的人變得越來越少了,郵筒作為一個曾經在我們生活中占重要地位的公共設施逐步退出歷史舞臺了。這次到倫敦,聽導游說紅色的郵筒和電話亭日漸稀少,實在有點傷感呢!現在很少再收到手寫的信與賀卡,當我們有了手機、電話、上網、郵件、QQ……這些都是瞬間抵達的信息,但為什么,它們卻不能抵達我的內心?
英倫島上的郵筒,如同一個紅色的衛士守護著大英帝國200多年,他像一個默不作聲的老管家,靜靜地佇立著,記錄了英國的歷史和變遷。每一個人都不會忘記它,走過他的身旁,回頭朝他笑一下,伸手拍拍他的肩膀,say哈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