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0

銀川寒假雅思怎么學?丨銀川朗閣7.5高分學員分享

2018年的寒假來臨之際,各位烤鴨小伙伴們要開始備考雅思了,neil老師今天有幸“約”到了我們銀川朗閣上期雅思班高分學員肖同學的分享文章,感謝肖同學在百忙中抽出時間給我們寫分享,也祝愿肖同學美國研究生申請順利,能去自己的理想學校讀書。那么come on,讓我們一起學習學習肖同學的經驗吧!


肖同學

背景1:今年5月準備出國繼續讀書后,就跟公司提了離職,因為還要考GRE,所以全力準備雅思的兩個時間段是18/07/24 -- 18/08/24和18/11/25 -- 18/12/12, 總共的時間是9周左右,當然從今年6月底開始到12月14號考完第二次雅思中間基本上都在學英語(9月份去美帝玩了一個月主要以背單詞為主)。應Neil老師邀請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自己總結一下,也如果能給大家一些參考,一舉兩得那就再開心不過了^_^背景2:本科的時候考過一次雅思,那時候準備了3個月,拿了總分5.5,小分忘記了。今年8月的成績是6,今年12月的成績是7.5(8.5, 8.5,6.5,6.5),從6到7.5,中間花了很多工夫,最終這個成績也是讓我自己滿意的。

下面從考試的6個部分來講講我的感受。


Vocabulary

詞匯的重要性在大學學英語的時候被我完全忽略了,等到去年考GRE和雅思,又給我上了一課。在第一次考完GRE之后,花了6周時間全力準備雅思,但是這中間我沒有背單詞,等到8月底快要考試的時候,發現自己做閱讀的狀態很差,有些單詞感覺似曾相識,但就是想不起來意思。第一次考完雅思之后,知道GRE和雅思的分數都不夠,去美帝玩的時候也每天堅持背GRE單詞,等考完第二次GRE之后,就繼續拿扇貝App背雅思單詞,現在雖然考完GRE和雅思了,但還是堅持盡量每天背單詞。單詞真是重中之重,第一次雅思閱讀做完第三篇基本時間就到了,第二次做完第三篇還剩10分鐘,當然我覺得第二次閱讀有點太急于求速度了,所以最后閱讀小分只漲了0.5,當然這都是后話了。背單詞的方法百度和知乎上有更加專業的回答,就不班門弄斧了,我基本上還是多背幾遍然后用到的時候再強化記憶。


Listening

精聽

由于大三的時候考過一次雅思,當時聽力準備了很久,加上方法得當和考試有點運氣,最終拿到了8.5。大學準備雅思的時候,用的是銀川朗閣培訓班老師推薦的方法:練聽寫。用得材料是:《英語中級聽力》銀川朗閣鏈接,我當時是學生用書和老師用書都買了,然后每天就練聽寫,聽寫里面的文章,沒有做題,每天聽寫1-1.5小時左右,經過大概50天這樣的訓練,當時聽力確實進步很大,當然考8.5我認為還是有運氣成分的,最后總分成績只考了5.5是后邊的寫作和口語爛的一塌糊涂,因為準備paper的事情,沒有去上銀川朗閣培訓班的寫作和口語集訓,哈哈“ヽ(′▽`)ノ”等到今年準備雅思的時候,因為找不到當時那本書了,加上對自己聽力還是有信心的,所以每天就把劍橋里面的真題做完再練習聽寫。每天花費的時間也是在1-1.5小時差不多。平時拿真題練習的時候,基本都在8分,偶爾7或者8.5,兩次考試分別為7和8,還算滿意吧,自己暫時就是這個水平,也就不奢求像大牛一樣拿9了。

泛聽

從去和朗閣培訓班老師交流后,銀川朗閣老師給我推薦了iStitcher這個App,我用了之后,經常在上面聽Planet Money,60 Minutes和NBC Nightly News這三個podcast,其中我最喜歡前兩個,講得話題包羅萬象,語速什么的只要認真聽,對于我來說剛剛好,但是如果聽力基礎一般的童鞋,還是從聽寫開始吧,不然一點都聽不懂podcast,反而激發不起自己的興趣。之前的時候也試過找些podcast來聽,不知道是不是內容我不感冒還是當時自己的英語水平太差,沒有從聽podcast中得到樂趣,所以也就沒有堅持下去。但是去年聽了上面列的這幾個podcast之后,對里面的話題很感興趣,并且感覺到了有效的輸入,這個泛聽的輸入,不知道是否對我第二次口語的提高有間接的影響,感覺是有一些的,但是我說不清楚這個影響到底有多大。

Reading


閱讀部分我在準備的周期里面主要以精讀為主(因為真的沒時間泛讀了),用的資料是:《劍4--劍13》和《雅思閱讀機經:機考筆試綜合版》(下稱"閱讀真經"),其中《閱讀真經》是第二個準備周期里劍橋系列快要做完了才買來做的(培訓班老師給我推薦嗒^_^)。精讀的方法是:限時訓練連續做3篇劍橋系列里面的閱讀題或者2-3篇《閱讀真經》里面的題目,做完之后再精讀,查單詞和摘抄優美的句子。我會在第二天做題之前背一遍前一天做題總結的新單詞和好句子,讓自己潛移默化得進行強化輸入。在做題的策略上,第二個準備周期也和第一個有所不同:第二個周期里面,我按照考試時候的順序把聽力閱讀寫作一口氣做下來,讓自己適應考試的強度,而不是像第一次一樣,聽力閱讀寫作分開來進行練習。

Writing


寫作從6提到6.5,也確實感覺到了自己的小進步,由于準備GRE的時候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寫作上,特別是GRE得issue題目,跟雅思的大作文其實差不多,在第二個周期準備雅思寫作的時候,基本保持每天寫一篇大作文,隔天寫一篇小作文,寫完大作文之后,拿到朗閣培訓班的老師那里去做批改,老師會給出相應地評分和指導 。

因為我是雅思和GRE都考,如果算上GRE寫作練習的文章的話,可能總共寫了130--140篇文章。當然這中間策略的改變是從第二個GRE準備周期開始:每篇文章拿到老師那里進行評分再仔細修改,并摘抄句子和好的觀點。雖然最終小分沒有拿到7,但還是對兩個準備周期中間及時調整策略表示滿意。最后說下雅思寫作用的資料:劍橋英語Test 10,這本書在第一個準備周期里面,糾正了我的一些語法錯誤,還是很有效的。對于語法基礎一般的童鞋來說,做它的翻譯練習,并且看書里面總結的一些語法點,能很好地改掉自己平時寫作的語法小錯誤。加上他總結了小作文的主要題型,在兩個準備周期里面,我都花了較少的時間去準備小作文,基本上題型都涵蓋了,考試的時候也就不怵了。

Speaking


口語真是大部分中國學生的弱項啊,一戰口語5.5,二戰終于提高到6.5,有運氣成分,但也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準備考雅思之前,銀川朗閣的老師結合我自己的情況之后,給了學習方法的建議:由于雅思一年有三個換題月:1,5和9, 老師讓我在每個換題月的時候都會把3個部分的題目搜集起來。當然大家要是嫌麻煩的話我給大家推薦一下微博@雅思哥,不知道他是怎么搜集得這么全的,但是確實題目基本都在這里面。我在兩個準備周期里面,把Part1和Part2所有問題的答案都用自己想說的語言寫下來,再背。兩次基本都是背了3-4遍左右,但是兩個準備周期里面還是有差別的:第一次準備的時候,不管是Part1還是Part2,寫下來的答案內容都偏少,特別是Part2,在真實考試的時候說了一分鐘就把準備的內容說完了,被考官提示還需要繼續說下去,而這時候我卻啥也說不出來了,場面真是尷尬,所以第一次只有5.5也沒啥好說了;第二次準備的時候,我把Part2的答案都進行了擴充或者重寫,由于我兩次考雅思經歷了換題月,所以第二次還有一部分新題(每次換1/3左右),在第二次考試的時候,Part2部分,我剛好說滿了2分鐘,考官就接著問Part3的題目了。所以如果采用提前準備自己的答案這種準備方式的話,還是多寫一點內容背下來吧,最好寫完自己說一遍,看看時間是不是2分鐘左右,如果差不多了,那這樣的長度就剛剛好,就算考試的時候忘掉一點,也不至于說了1分鐘就停止了。至于Part3,由于沒有時間準備,并且題目太多也太靈活,兩次都是臨場發揮,第一次考官大概就問了2-3個問題,第二次考官竟然問了快5分鐘,最后說時間到了才結束,當時覺得這次口語應該能提高一些了。

關于方法論

在準備雅思的過程中,從第一次的6到第二次的7.5,除了成績讓我開心以外,更重要的是我再次驗證了學習一樣新東西的方法論:迅速了解學習一樣東西所需要的技能點,然后找相關方面權威的書以及參考別人的學習方法(這里也要感謝銀川朗閣培訓班的老師和知乎,老師們教會我我很多學習的方法、而知乎很多人都會在相關問題下面把自己走過的路分享出來),總結一些方法以及挑好書,接著開始學習;每隔一段時間回顧學習成果,這時候最好有量化的結果或者評判標準,不然可能很難去評估自己;如果發現效果不是很明顯,反思學習方法是不是有問題,如果有問題,看看改變方法,如果沒問題,那請繼續堅持一段時間,可能只是沒有到那個點而已。最后,我覺得怎么樣懷疑自己都不要放棄啊,既然是自己想學的東西,硬著頭皮也要學下去。體現在口語上的就是,雖然兩次都是提前寫答案再背下來,但是在進行完第一次考試之后,意識到自己的答案不夠豐富,所以第二次的時候將Part2的答案基本上重寫或者新寫了一遍。并且平時持續泛聽進行英語內容的輸入,不知道是不是間接讓我在臨場發揮的Part3部分順利了很多。關于泛聽和泛讀,雖然搞不清它們具體的工作機制,但是大量輸入和有效輸出應該是呈正相關的,所以這兩項內容接下去都要堅持堅持再堅持啊!

關于銀川學生的雅思培訓

哈哈=^_^= !NEil老師在之前專門提醒我寫寫培訓班的情況,我在銀川朗閣的學習時間也算蠻久,除了雅思還有GRE學習,老師們不僅教了我英語,而且還教會了我如何去學習以及自我總結的方法,所以我要為朗閣培訓班的老師們打call?? ? ? ? ???? ? ? ? ???? ? ? ? ??......

NEil老師:咳咳!感謝肖同學的分享!到此我們這期分享就告一段落!最后祝愿我們銀川的烤鴨們來年也能考取雅思高分,學業有成, 最后掛一張銀川朗閣雅思寒假班課表吧(=^.^=)!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