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人|第一次做小leader,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一)

經(jīng)驗都是在問題中積累的

最近有剛做上小組長的職場一年級生,跟我說不知道如何帶項目、帶小團隊,曾經(jīng)一起奮斗的戰(zhàn)友轉眼成了上下級的關系,本來相處很好的同事,忽然之間生出了一絲尷尬,讓他頗為苦惱。

仔細想想,我也曾經(jīng)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不知所措。許多問題打得我措手不及,導致曾經(jīng)關系還不錯的同事,成了見面不說話的陌生人。于是,我想根據(jù)自己踩過的坑,整理一些經(jīng)驗分享給大家。希望能給第一次做leader的職場新生一點點幫助,讓大家不再像曾經(jīng)的我一樣,手足無措。

下面我主要從人和事兩個方面來分享我的經(jīng)驗,今天這篇文章主要是從人的角度來說說我的體會。

人,帶團隊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環(huán)節(jié)

一、團隊成員

第一次成為小leader,一般都是在本團隊,這時候會面臨一個相對尷尬的問題,那就是曾經(jīng)平級的同事轉眼成了上下級的關系,不知道如何相處。也許有的朋友會說,小團隊的leader跟普通團隊成員差別不大,那我想說,這位朋友應該沒有在公司做過leader。在公司里,無論多大的leader,跟普通的職員都是不一樣的。

一旦成為leader,無論大小,都需要承擔起這個團隊應付的責任。團隊需要承擔哪些職責、每個人需要承擔哪些職責、遇到棘手的問題如何處理、用什么姿態(tài)跟外部合作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都是團隊leader需要考慮的問題。

其中,跟團隊成員的相處,是最基礎最核心的一環(huán)。因為沒有這些"屬于"你的成員,你幾乎不可能把事情做好。

那么到底該如何跟團隊成員相處呢,尤其是有些成員還是你曾經(jīng)同級的同事?

把握兩個原則:

1.接受層級間的差異,只談工作,不談感情
2.給每一個人做好定位

1.接受層級間的差異,只談工作,不談感情

這是說讓我們坦然面對層級間的差異,既不畏懼突然擁有的領導權,也不借這份領導權頤指氣使,而是用一顆平常心對待跟團隊成員間的關系。

即便在這個過程中,你與他們產(chǎn)生了一定的距離,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相反,如果在你成為小組長以后,還同他們打成一片,未必是好事。

舉兩個例子,不能說哪個好,哪個不好,凡事都有兩面性,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案例參考。

案例一:我自己

在我第一次做團隊leader的時候,我選擇與其他團隊成員保持一定距離。這種距離體現(xiàn)在以leader角色組織會議,樹立自己團隊負責人的形象;不過多參與團隊成員間私下的聚會活動;以負責人的角色同其他團隊共處等等。

因為這種距離感,我在處理團隊事務時,可以客觀的去做決策,完全站在工作的角度去看待每個人的表現(xiàn),不會因為跟某些人關系好或者關系不好去影響我的決策。

客觀在管理團隊時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一旦你的做法摻雜了個人的喜愛,周圍的同事是完全可以感受出來的。

而這也幫助我管理的團隊表現(xiàn)優(yōu)異,因為每個人工作是否出色,是否有機會升職加薪,完全看的是個人表現(xiàn)。

案例二:我的下下一任

在我原來的團隊leader因為懷孕回家待產(chǎn)時,另外一名同事?lián)瘟诵碌膌eader。這位同事性格非常好,從不與任何團隊內的成員發(fā)生分歧,在分配任務時,喜歡把重要的任務分給信賴的人,平時,也非常喜歡跟團隊成員私下一起出行。總之,就是跟每一個團隊成員的關系,都處得非常好。

但是,問題來了,當團隊成員出現(xiàn)小問題時,她從來不會嚴厲的對待,僅口頭讓其下次謹慎對待,這就給后面出現(xiàn)大問題埋下了伏筆。在一次大項目中,因為一位團隊成員的問題,整個項目無法推進,給項目帶來了上百萬的損失。

雖然,團隊出現(xiàn)重大問題,但是這名組長跟每個人的關系都非常好,為日后的工作推進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在我看來,產(chǎn)生層級間的差異是必然的,如果我們希望在工作中,把團隊管理好,一定是需要跟團隊成員保持一定距離。當然,這不是說,我們私下不能與他們打成一片,其中的度,只要我們自己把握好就行。畢竟,公司請我們來,是工作,是給公司創(chuàng)造收入,維持團隊的穩(wěn)定的;我們不能因為考慮跟同事的關系,而忽略了工作。

2.給每一個人做好定位

第二點非常重要的就是,在管理團隊時,我們需要給每一個團隊成員有一個屬于他自身的定位。這個定位是說,讓他在團隊里承擔什么角色、負責什么工作、未來他的發(fā)展方向在哪里。

有了定位,大家對自己才能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這樣,在進行日常工作時,目標也能更加明確。如果沒有定位,大家只是完成日常的工作,就很可能因為方向不明確而喪失斗志,僅僅是日復一日的重復體力勞動。

給每一個人做定位,需要跟團隊的整體目標,以及個人的訴求相結合,只有二者達到統(tǒng)一,才能雙贏。否則一旦出現(xiàn)個人訴求和團隊目標相沖突,不僅對個人發(fā)展不利,也會給團隊帶來損失。因此,在給每一個人定位,確定目標時,一定要同每一個人深入溝通,并且以團隊目標為基礎引導每一個人的個人訴求向上靠攏。

舉一個例子,也是發(fā)生在我轉崗以后,我原來團隊新來一名同事,剛來的時候,由于沒有明確她的訴求,給她安排的是相對基礎的工作。雖然她在工作中表現(xiàn)還不錯,但是狀態(tài)卻非常不好,因為現(xiàn)在做的工作不是她想要的。這導致她同其他同事的關系非常緊張,從而使得整個團隊的氛圍都異常不自在。直到后來安排她轉崗其他項目,情況才得以好轉。

因此,在我看來,給團隊每一個人找到合適的定位,對新手leader來說是一件不那么容易卻不可忽略的事情。只要個人的訴求和團隊目標契合了,才能達到共贏。

二、外部團隊

成為團隊leader以后,我們不僅要處理內部同事的關系,還需要處理同外部團隊的關系。過去,這些可能不在你考慮的范圍內,但是當你成為小leader以后,這些就是你需要去仔細琢磨的事情了。

如果跟外部團隊的關系處理不好,很可能在后續(xù)你帶團隊完成工作的時候,出現(xiàn)下面這些情況:

1.合作事項推進緩慢

2.其他團隊不愿意對你的團隊伸出援助之手

3.你的成員在面對其他團隊成員時,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那么,到底該如何與外部團隊的同事相處呢?

同樣,把握兩個原則:

1.找到對方團隊的訴求點,尋求共贏

2.在不影響自身團隊利益情況下,對其他團隊能幫就幫

1.找到對方團隊的訴求點,尋求共贏

這是說在與其他團隊合作時,要明白其他團隊的訴求是什么,他們的目標是什么,如何在了解了他們的訴求的情況下,結合自身團隊的目標,尋求可以結合的點,雙方實現(xiàn)共贏。

舉例子來說,我第一個帶領的團隊是負責整個大項目的測試工作,也就是質量把控環(huán)節(jié)。那么跟我的團隊合作最密切的是什么團隊呢,那就是研發(fā)。這時候,我就會思考,研發(fā)團隊的訴求是什么,當然是bug少,開發(fā)質量高,做出來的東西得到大家的認可。測試團隊的目標是什么,發(fā)現(xiàn)所有能夠發(fā)現(xiàn)的bug,保證項目的質量。

這樣看來,兩者的目標其實是一致的,那么如何才能達到雙方共贏呢。我當時提出的是,測試從開發(fā)前期就開始介入測試,盡量在項目的前面就將重要的bug找出來,這樣不僅縮短整個項目周期的時間,還能減輕后期開發(fā)的成本,當然測試的人力成本也會減少很多。這就是一個共贏的思路。

因此,在跟外部合作時,一定要找到雙方訴求點契合的地方,達到雙贏。

2.在不影響自身團隊利益情況下,對其他團隊能幫就幫

這一點是說,團隊和團隊之間合作,很多時候需要你幫幫我,我?guī)蛶湍恪?/b>因為每個團隊的leader都會站在自身團隊角度去考慮問題,那么有些不影響自身團隊的工作,是可做可不做的。這時候,做與不做,更多的是看情面。也許,有的朋友會說,在公司里不應該是情面決定做不做啊。就像前面說的,只談工作,不說感情啊。

但是,我想說,根據(jù)我個人的經(jīng)驗,團隊合作,很多時候就是看leader和leader之間的關系,或者說團隊和團隊之間的關系。

這時候,一旦出現(xiàn)別的團隊求幫忙的時候,只要不影響自身團隊的利益,我建議能幫就幫的原則,因為幫助其他團隊不會給我們帶來損失,卻留下一個人情,這個人情,在日后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會起到很大作用。

舉個例子,在我剛做leader的時候,有一次,開發(fā)出現(xiàn)了重大事故,這時候,開發(fā)經(jīng)理來找我,希望我們能出一名測試當晚留下來幫忙在開發(fā)環(huán)境測試(這個其實不是必須的)。當時,我很爽快的答應了,當晚,我自己留下來幫他們測了一晚上。第二天很順利的提交測試做正式測試,然后上線了。因為這個事情,在后續(xù)我們人力不夠,尋求開發(fā)的幫助時,開發(fā)經(jīng)理都很nice的答應我們。

因為這件事情,我明白了,團隊和團隊之間,需要這種互相幫助,我們對他人能幫就幫,日后他人對我們也是能幫就幫。如果我們無論如何都不愿意幫助他人,最終我們的工作也會進展的十分不順利。

這就是在第一次做leader時,我收獲的一些有關人的經(jīng)驗,希望能給剛做leader或者想要做leader的你一點點啟發(fā)。如果大家還有其他有關人的疑問,歡迎在留言區(qū)留言。


好了,今天要分享給大家的職場小事就到這里啦,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就動動手指關注我,給我點贊吧!

你的關注和點贊是我寫下去的動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才不足則多謀,識不足則多慮, 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 勇不足則多勞,明不足則多察, 理不足則多辯,情不足則多...
    迷失的貓1Q84閱讀 815評論 0 0
  • 安德烈伯納德曾經(jīng)編著過一本名叫《退稿信》的書,里面匯集了各式各樣的退稿信,退稿的理由極盡尖酸刻薄。 一位審稿人這樣...
    攝影師柳丁閱讀 215評論 0 1
  • 奇葩說,很火,是因為它確實是一款硬邦邦走心節(jié)目。雖然已經(jīng)播出4季,但我是近期才開始追奇葩之旅。今天很想和大家聊一聊...
    彤小君閱讀 1,272評論 0 1
  • 第二個90天踐行在不知不覺中就這樣過去了,站在終點看起點,先想想我當初為什么會在一階復訓后參加第二個90天...
    lxf1918閱讀 611評論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