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系列6:因特拉肯,最美小鎮(zhèn)不是浪得虛名

因特拉肯被譽為瑞士最美小鎮(zhèn),也是來瑞士旅游的人必到之處。因其位于圖恩湖和布里恩茨湖之間的低洼地區(qū)而得名。

我前后去了三次,看過這里的小鎮(zhèn),其他地方倒顯得有些遜色。這里不僅有大片青草綠地,還有綿延的阿爾卑斯地區(qū)著名山脈。

其中最有名的要數(shù)少女峰,多數(shù)人倒是沖著她來的,海拔4158米,號稱是歐洲屋脊,山上常年白雪皚皚。

我一開始就沒打算上少女峰,據(jù)說上山要乘兩個來小時的火車,一直穿梭在山間隧道里。花上一千多的路費,只為看看山頂?shù)陌籽拖裣蚴廊俗C明我來過一樣。

我始終覺得很多時候旅行的意義并不在于你去了多少個景點,看了多少風(fēng)景古跡,而在于你有沒有傾聽內(nèi)心,享受當(dāng)下,有沒有體驗?zāi)欠N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

每去一個城市,一個景點,我并沒有做多大的攻略,我喜歡隨性,哪個地方喜歡就多待會。

在格林德瓦一戶人家種滿鮮花蔬菜的院子外,我足足站了半小時,只因感嘆她的美而挪不開腳步;在成群結(jié)隊的人坐纜車上First的時候,我一個人沿著山間小道漫步,身邊的風(fēng)景美得讓我震撼,我寧愿坐在這一下午。

我惋惜他們跟隨所謂的攻略,重復(fù)一波又一波人走過的路,看一成不變的風(fēng)景。而這里的景色注定是被他們遺忘的,因為一路上我?guī)缀鯖]怎么看到人。

我愛上因特拉肯,是因為她美得安靜,靜得讓人陶醉。陰雨綿綿時,層層水氣升騰成薄霧,纏繞于雪山間,蔓延于屋脊邊,遠遠望去仿如置身于仙境。細長彎曲的小道,蜿蜒于片片青草地,雨水的滋潤讓青草變得更加翠綠。

艷陽高照時,雪山褪去那層薄紗,露出了巍峨雄偉的樣子。小鎮(zhèn)沐浴著陽光,和煦的微風(fēng)吹過,帶來絲絲暖意。窗臺低掛的鮮花,精神十足,傲然爭艷。

綿延巍峨的群山環(huán)抱著這個寂靜的小鎮(zhèn)。每天世界各地的人群,慕名于此,只為一睹她的容顏,或驚艷或遺憾。

到了因特拉肯,有多條旅游路線。一條是向勞特布倫嫩上少女峰和雪朗峰的,另一條是從格林德瓦上費爾斯特的。

瑞士所有的自然景觀都沒有門票一說,除了部分登山火車和登山纜車需要收費外,其他只要你買了交通通票,便可以想去哪就去哪。

有人說,去因特拉肯一定要選個好天氣,特別是登山,不然視線會被云霧遮擋,到處白茫茫的一片。很多人在因特拉肯一住多天,只為盼著一睹雪山容顏,卻不想還是在這種遺憾中離開。

我倒想說,假如時間充足,時機夠好,何不擇一雨天,漫步于因特拉肯,也有別樣的驚喜。

因特拉肯,美得夢幻,美得純粹。不似江南的小橋流水,淡淡炊煙,楊柳依依。江南是婀娜的富家小姐,而因特拉肯則是鄰家閨中的姑娘,一樣都很美好,遇見都難舍難離。

一晃便到歸期,短短二十幾日,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假如哪天你有幸來到這里,遇見別樣的風(fēng)光,也請好好珍惜。

我已將所有風(fēng)景盡收心底,希望在以后的浮躁生活中,她能帶給我些許清新。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