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親子關系】
親子關系就是父母和孩子的關系。父母把生命傳予孩子,孩子運用所接受的生命中的力量、愛和支持,讓自己成長、學習、奮斗,建立自己的家庭,也把生命傳下去,追求一個成功快樂的人生。
良好的親子關系不僅有利于孩子的成長,也有助于和諧幸福的家庭關系的營造。
養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我們家長自我覺察,自我修正,自我成長的過程。
【親子關系的現狀】
孩子覺得不幸福,家長也很無奈。現在家長給予孩子物質方面非常的充盈,但對孩子的心里世界關注不足,要么關注方式不當。當家長的現在也很不容易,工作繁忙,社會壓力大。
時代不一樣了以前作為家長的孩童時期,上一代父母主要關注的是溫飽。現在溫飽早已解決,可是還有很多家長還在傳承上一輩父母的教育理念,認為只要給孩子提供足夠豐富的物質,就可以了。但現實是,孩子并不快樂。家長心中也困惑,孩子到底在要什么?要什么有什么,孩子為什么不快樂?因為對于孩子來說,他從來到這個世界上,就從來沒有擔心過溫飽的問題,他關注更多的是心里的需求,是家長的陪伴。可家長有的時候很忙,陪伴的時間并不是很多,甚至有時候人雖在,但心還在工作上,或者別的地方。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孩子在興致勃勃得給你說某件事情,你因為心里在想著別的事情,所以一時沒有反應,這時候孩子會說“我就知道你沒有認真在聽我講話”,然后孩子的情緒一落千丈,不愿再搭理你。
家長總在對孩子說,我努力工作,掙多一些錢,還不是為了你,可孩子不理解,家長也覺得孩子不感恩。
【親子關系的重要性】
著名的親子關系專家李中瑩老師曾用一副圖來表示親子關系的重要。他畫一個圈,在里面寫一個“我”,外面再畫一個大圈,然后寫上家庭,外面再畫一個更大的圈,寫上中國,外面再畫一個最大的圈,寫上世界。一個家庭是一個社會的最基本單元,而孩子不但是一個家庭的未來,也是國家的未來,世界的未來。所以家長今天對孩子所做的一切是多么的重要。
只要我們把生命傳遞了下去,在我們人生當中是沒有辦法逃避和孩子的關系。我們需要對這個生命負責。
【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正確的觀念:要想改變孩子,首先家長必須改變自己。
一個孩子的思想和行為是由他成長中出現的種種事情及他所學到的思考模式決定的。所以孩子成長的樣子,有父母的影子。星云大師有一句話: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復印件,復印件如果出現錯誤,當然要改原件。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以前我常對孩子發脾氣,后來有一段時間,我發現孩子對我也愛發脾氣,而且用詞,語調,甚至神情都很像。后來我意識到這一點,強制自己改掉這個毛病,慢慢發現孩子對我說話態度也好了。
可能家長在改變的初期,孩子或許不會立馬有相應的改變,甚至會比以前的情況更糟糕。這時候家長要明白,這也是孩子的一種試探,家長一定要堅持下去,慢慢孩子感受到你的堅定和真心,他一定會改變的。如果這個時候家長放棄了,不但于事無補,重新回到以前的那個狀態,而且會造成孩子對你很難再次信任。
家長還要放下愧疚的心理,相信從現在開始一切將變的更好。
很多家長都會有一些自責或者內疚的心態,覺的某些方面沒有做好孩子的工作或照顧好孩子。在孩子面前表現負疚的心理會使孩子誤認為家長確實欠他的,應該補償他,從而對家長過分要求以及抱怨,會讓家長非常頭疼,而且也容易造成孩子缺乏責任心,遇到問題或者遭遇失敗喜歡把責任推諉到家長和外部環境上。所以作為家長心里要明白,我們對孩子盡心盡力了,都是好家長。只是有些事情我們也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成長,在這個過程中,沒有處理好某些事情,也是正常的。只要我們堅信我是全心全意愛著孩子的,我已盡我最大的能力給予他最好的,并且我會持續不斷地努力尋找更好的方法,以便做得更好。孩子的內心沒有這方面的懷疑,也是他健康成長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好的親子關系就是家長要幫助孩子的思想趨于成熟,使其能更好地照顧自己,同時讓他不斷提升。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幾個大人照顧一個孩子,除了上學,學習的事情,別的幾乎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真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感覺這是對孩子的愛,實際上這是不利于良好親子關系的建立的。應該讓還孩子去干一些屬于他自己的事情,比如整理他自己的物品,自己的衣服自己要學會洗等等,還要幫父母干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掃地,刷碗等等,建立他對家庭的責任感。孩子只有在不斷動手中,才能培養他觀察,思考的能力,同時也讓他體驗到父母的辛苦,才容易培養孩子對父母的感恩心,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現在你可能經常聽到大多數家長在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懂感恩,感覺家長給他做什么都是理所應當的,原因都是出在這里。
綜上所述,要想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要有正確的心態,并身體力行,不斷學習,不斷修正,相信我們在愛的引領下,一定會和孩子建立最好的關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