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資產負債比例管理指標
備付金比例=備付金余額÷各項存款余額×%——法定存款準備金比例;(標準:不得低于
備付金包括:現金、業務周轉金、繳存存款準備金、存農業銀行款項、存放其他同業款項、存放聯社款項。
資產流動性比例=流動性資產期末余額÷流動性負債期末余額×%;(標準:不得低于
流動性資產是指資產負債表上的流動資產;流動性負債是指資產負債表上的流動負債。
=各項貸款余額÷各項存款余額×%;(標準:年末不得高于
對流動負債依存率=流動負債凈額÷長期資產×%;(標準:不得高于
流動負債凈額=流動負債——流動資產;長期資產是指資產負債表上的長期資產。
中長期貸款比例=一年期以上中長期貸款余額÷一年期以上存款余額×%;(標準:不得高于
一年期以上中長期貸款是指資產負債表上的中長期貸款;一年期以上存款是指資產負債表上的長期存款和長期儲蓄存款。
拆借資金比例
①拆(調)入資金比例=拆(調)入資金余額÷各項存款余額×%;(標準:不得高于
②拆(調)出資金比例=拆(調)出資金余額÷各項存款余額×%;(標準:不得高于
③凈拆(調)入資金比例=凈拆(調)入資金余額÷流動負債×%;(標準:不得高于
拆(調)入資金包括:銀行業拆入、金融性公司拆入、調入調劑資金,拆入資金余額不得超過各項存款余額的
拆(調)出資金包括:拆放銀行業、拆放金融性公司、調出調劑資金,拆出資金余額不得超過各項存款余額的
凈拆(調)入資金是指拆(調)入資金與拆(調)出資金的差額。
貸款質量指標
①不良貸款比例=不良貸款÷各項貸款×%; (標準:不得高于
②逾期貸款比例=逾期貸款余額÷各項貸款余額×%;(標準:不得高于
③呆滯呆賬貸款比例=(呆滯貸款余額+呆賬貸款余額)÷各項貸款余額×%;(標準:不得高于
④不良貸款預計損失比例=不良貸款預計損失額÷各項貸款期末余額×
不良貸款預計損失額=(各類逾期貸款×%+各類呆滯貸款×%+各類呆賬貸款)。
⑤不良貸款預計損失抵補率=(呆賬準備余額+呆賬準備借方發生額)÷(不良貸款預計損失額+呆賬準備借方發生額)×
8、呆賬貸款抵補率=貸款呆賬準備÷呆賬貸款余額×%;(標準:不得低于
9、單戶貸款比例
① 對最大一戶借款客戶貸款比例=對最大一戶借款客戶貸款余額÷資本總額×%; (標準:不得超過
② 對最大十戶借款客戶貸款比例=對最大十戶借款客戶貸款余額÷資本總額×% ; (標準:不得超過、5
資本總額=實收資本+股本金+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利潤分配(貸方余額)
③對最大十戶貸款欠息比例=十戶貸款表內、表外應收利息期末余額÷(十戶貸款表內、表外應收利息期末余額+十戶貸款本期實收利息額)×
10、資產風險加權后的資本充足率
①資本充足率=資本凈額÷加權風險資產總額×% ;(標準:不得低于
②核心資本充足率=核心資本÷加權風險資產總額×%;(標準:不得低于
資本凈額=所有者權益貸方余額——所有者權益借方余額+貸款呆賬準備——呆賬貸款——入股聯社資金(年度中間應將當期損益納入利潤分配);
加權風險資產總額為各種金融資產分別乘以相應的風險權重后相加之和(分人民銀行、銀監局兩種統計口徑)。
核心資本=所有者權益貸方余額——所有者權益借方余額(年度中間應將當期損益納入利潤分配);
11、資產風險加權前的資本充足率=資本總額÷資產總額×%;(標準:不得低于
12、呆滯呆賬貸款抵補率=(核心資本+貸款呆賬準備)÷呆滯呆賬貸款余額×
13、資本利潤率=利潤總額÷資本總額×%;(標準:不得低于
14、資產利潤率=利潤總額÷資產平均余額×%;(標準:不得低于、5
資產平均余額為年初至報告期末的資產季平均余額。
如:第三季度末資產平均余額=(年初資產總額+第一季度末資產總額+第二季度末資產總額+第三季度末資產總額)
15、利息回收率=(本期利息收入本期表內應收利息增加額)÷(本期利息收入本期表外應收利息增加額)×%;(標準:不得低于
16、非利息收入比率=非利息收入÷各項收入×
各項收入=利息收入+金融機構往來收入+手續費收入+其他營業收入+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
非利息收入=各項收入——利息收入——金融機構往來收入。
17、資產費用率=費用總額÷資產平均余額×
費用總額=手續費支出+營業費用+其他營業支出。
二、經營狀況指標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流動資產是指可以在一年內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者耗用的資產,包括現金及各銀行在中央銀行和專業銀行的各種存款、短期貸款、短期投資、應收及預付款項等。
流動負債是指將在一年內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包括短期借款、活期存款、活期儲蓄存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應付工資、應交稅金、應付利潤、其他應付款、預提費用等。
2、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資產是指現金、短期投資和應收款項等項目的合計數,它們具有直接快速變現的能力,因此稱為速動資產。
3、資本風險比率=不良貸款÷資本金×
4、固定資產比率=固定資產凈值+在建工程÷所有者權益(不含未分配利潤)×
三、經營成果指標
1、利潤率=利潤總額÷營業收入×
2、資本金利潤率=利潤總額÷資本金×
3、成本率=總成本÷營業收入×
4、綜合費用率=營業費用÷營業收入+投資收益
四、會計分析有關公式
1、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2、權益比率(產權比率)=所有者權益總額÷資產總額×
3、負債對所有者權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4、流動資產比率=流動資產÷資產總額×
5、貸款收息率=貸款利息收入÷貸款年平均余額×
6、應收利息比率=應收未收利息÷利息收入總額×
7、存款平均付息率=存款利息支出總額÷各項存款年均余額×
8、拆入資金平均利率=拆入資金利息支出額÷拆入資金年平均余額×
9、利潤完成率=當年實現利潤總額÷本年計劃利潤×
10、利潤增減率=本年實際利潤——本年計劃利潤÷本年計劃利潤總額×
11、資產利潤率=凈利潤÷資產平均余額×
12、資本=凈利潤÷資本總額×
五、折舊公式
1、平均年限法
年折舊率=(——預計凈殘值率)÷折舊年限×
季折舊額=原值×年折舊率÷
月折舊額=原值×年折舊率÷
2、工作量法
①單位里程折舊額=原值×(——預計凈殘值率)÷規定的總行駛里程;
②每工作小時折舊額=原值×(——預計凈殘值率)÷規定的工作小時。
3、雙倍余額遞減法
年折舊率=÷折舊年限×
季折舊額=凈值×年折舊率÷
月折舊額=凈值×年折舊率÷
實行雙倍余額遞減法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應在其折舊年限到期前年內,將其凈值平均攤銷。
4、年度總和法
年折舊率=×(折舊年限——已使用年數)÷折舊年限×(折舊年限+
季折舊額=原值×(——預計凈殘值率)×年折舊率÷
月折舊額=原值×(——預計凈殘值率)×年折舊率÷
六、其他常用公式
1、資產收益率凈利潤÷總資產×
2、資本收益率凈利潤÷資本總額×
3、利差率(利息收入利息支出)÷盈利資產×
4、現金資產比率現金資產額÷資產總額×
5、負債(資金)自給率(自有資金各項存款)÷負債總額×
6、不良非信貸資產比例=不良非信貸資產÷非信貸資產×
非信貸資產包括短期投資、長期國債投資、上市長期企業債券投資、其他長期債券投資、其他長期投資、拆放全國性銀行、拆放其他銀行業、拆放金融性公司、調出調劑資金、其他應收款、不良非信貸資產。
不良非信貸資產包括:不良其他長期投資(到期沒有兌現的其他長期債券投資和當年沒有收益的其他長期投資,下同)、逾期拆放全國性銀行、逾期拆放其他銀行業、逾期拆放金融性公司、逾期調出調劑資金、待處理抵債資產、應收利息、應收再貼現款項、應收轉貼現款項、長期其他應收款(掛賬一年以上未收回的其他應收款)。
七、資本充足率最新計算公式
1、新資本凈額=(資本凈額——呆賬準備金不足部分——長期未處置的抵債資產——風險不明確的投資資產)
2、新加權風險資產=加權風險資產——長期未處置抵債資產×%——風險不明確的投資資產×
3、資本充足率新資本凈額新加權風險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