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合眾國,簡稱墨西哥,為北美洲的一個聯邦共和制國家,北部同美國接壤,南側和西側濱臨太平洋,東南為伯利茲、危地馬拉和加勒比海,東部則為墨西哥灣。其面積達近二百萬平方公里(超過760,000平方英里),為美洲面積第五大和世界面積第十四大的國家。其總人口超過1.2億,為世界第十一人口大國,西班牙語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及拉丁美洲第二人口大國。墨西哥為聯邦國家,包括三十二個州;其首都和最大城市墨西哥城亦為一州。
墨西哥是一個自由市場經濟體,經濟實力排名美洲第四,世界第十三,擁有現代化的工業與農業,私有經濟比重也在大幅提升。1994年北美自由貿易區正式建立后,墨西哥與美國的貿易和投資往來增加很快,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發展和國民收入提高。
墨西哥是美洲大陸印第安人古老文明中心之一。聞名于世的奧爾梅克文化、托爾特克文化、特奧蒂瓦坎文化、薩波特克文化、瑪雅文化和阿茲特克文化均為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創造。公元前興建于墨西哥城北的太陽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是這一燦爛古老文化的代表。太陽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所在的特奧蒂瓦坎古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共同遺產。
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培育出了玉米,故墨西哥有“玉米的故鄉”之稱。墨西哥在不同歷史時期還贏得了“仙人掌的國度”、“白銀王國”、“浮在油海上的國家”等美譽。
墨西哥小檔案
國名:墨西哥合眾國
首都:墨西哥城
面積:1,972,550平方公里
人口:1.27億(2015年)
語言:西班牙語
卡翠娜骷髏頭是墨西哥刻版畫家何塞·瓜達盧佩·波薩達于1913年所創造的錫版畫角色。 “catrina”是“catrín”的陰性形式 ,意思是上流人士,成為墨西哥藝術的代表之一。翠娜骷髏頭是墨西哥刻版畫家波薩達于1913年所創造的錫版畫角色。現在卡翠娜已是墨西哥的重要形象,尤其是在每年11月1日至2日的死人節活動之中。
樹形仙人掌可高達15米左右(差不多像一座五層樓的樓房那么高!),重量可高達七八噸,其中大部分是水,為許多鳥類昆蟲等提供食物和庇護。很多鳥就在樹形仙人掌上面打洞安家。樹形仙人掌開花只開一天,而且是在夜里開放。花里的花蜜是當地蝙蝠的盛宴。蝙蝠在享用花蜜的時候也替樹形授粉。這種仙人掌開花可以開到下午,白天的時候吸引鳥類和昆蟲來替它授粉,同時也以盛宴回饋鳥類和昆蟲。樹形仙人掌結的果實是一些動物的美食,而這些動物享用果實的同時也替樹形仙人掌播撒了種子。
墨西哥玉米片是一道美味的菜肴。是玉米做的零食。玉米餅是由玉米、蔬菜油、鹽和水制成,揉制的玉米面團馬薩會先被切成楔形再拿去油炸或烘烤。
是一種由細到中體積的辣椒,以其辣味及刺激聞名。1999年美國有5500畝土地種這種辣椒的,但大多都是在新墨西哥州南部和德克薩斯州西部種植。
有時音譯為“塔可”等,是墨西哥的傳統食品,用玉米粉制作墨西哥薄餅(tortilla),卷成U字型后,烤制。 將已熟的肉餡、蔬菜、芝士醬等餡料配搭一起食用。
瑪雅文字是美洲瑪雅民族在公元前后創造的象形文字,盛行于5世紀中葉。瑪雅人是美洲惟一留下文字記錄的民族,瑪雅人也是瑪雅文明的創造者。瑪雅文字是少數迄今為止尚未被全部破譯的古代文字之一。瑪雅人還把樹皮、鹿皮作為文字載體。象形文字主要是些年代數字和紀事文字,目的不是為了昭示戒律或為“碑主”歌功頌德,而是紀年。考古學家發現了迄今為止瑪雅文明最早的紀年:公元292年。文字都含有固定的時間段,相隔大約56~64年。瑪雅文字里寫的不是宗教,而是歷史;記錄下來的是皇族人員的誕生、統治、死亡及戰爭。
墨西哥國家藝術宮,是一座巨型的具有紀念性的早期建筑。于1904年落成,至今已有100余年的歷史。
早期著名的圖像型螺旋星系梅西耶104,廣泛稱為“闊邊帽”(墨西哥帽),因為其特定的形狀。
墨西哥大教堂,是墨西哥最大的和最主要的天主教堂,也是美洲屈指可數的著名教堂之一,它位于墨西哥城索卡洛廣場北側,始建于1573年,1823年以后才正式完工,歷時250年,堪稱美洲建筑歷史之最。
壁龕金字塔位于墨西哥韋拉克魯斯州西北部的塔欣古城遺址中。各層被布置得像樓房的走廊,上邊是寬厚的飛檐,下邊是凹進去的神龕,飛檐突出在凹進去的神龕上,產生出不可思議的明暗對比效果。
魔法師金字塔位于瑪雅文化烏斯馬爾遺址中心,塔基為東西較長的橢圓形,不同于常見的瑪雅方形金字塔。
俗名紫火球、袖珍神仙,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蓋刺魚科的其中一個種。本魚分布于西大西洋區,包括美國南部、墨西哥、加勒比海各島嶼、哥倫比亞、委內瑞拉、洪都拉斯、巴拿馬、尼加拉瓜等海域。
又稱紫狐,古巴狐,西班牙豬魚,為鱸形目,隆頭魚科,普提魚屬一種熱帶地區近岸海域生活的魚類。紅菩提魚分布于西大西洋百慕大群島,佛羅里達南部,加勒比海至巴西南部海域,色彩艷麗,可作為觀賞魚。
原產自北美洲,現為無危物種。浣熊特征為眼睛周圍有一圈深色皮毛,體型較小,體長約40到70厘米。因其常在河邊捕食魚類讓人誤以為它在水中浣洗食物,故名浣熊。
又名長簀鯨、鰭鯨、長績鯨,是須鯨屬中的一種水生哺乳動物。是全球第四大的鯨,也是現存第4大的動物,僅次于藍鯨。長須鯨體型呈紡錘形,長約25米,體重約70噸。單只或2~3只一起活動,夏季洄游到冷水海域索餌,冬季到溫暖海域繁殖。食物為磷蝦類、糠蝦類、橈足類等小型甲殼動物,也吃鯡魚、秋刀魚、帶魚等群游性魚類和烏賊等。主要分布在南極海域。長須鯨在20世紀期間被大量捕撈,現時仍屬瀕危物種。
牛油果,落葉喬木,高10-15米,胸徑達1-1.5米;樹冠開展,分枝多而密,莖枝粗壯,多節瘤,常有彎曲現象;樹皮厚,不規則開裂,具乳汁。葉長圓形,先端圓或鈍,基部圓或鈍,幼時上面被銹色柔毛,后兩面均無毛,中脈在上面呈凹槽,下面渾圓且十分凸起,側脈30對以上,相互平行,兩面稍凸起,網脈細;葉柄圓形。花梗被銹色柔毛;花萼裂片披針形,外面被毛;花有香甜味,花冠裂片卵形,全緣。漿果球形,直徑3-4厘米,可食,味如柿子;種子卵圓形,黃褐色,具光澤,疤痕側生,長圓形。花期6月,果期10月。
又稱紅龍果、龍珠果、仙蜜果、玉龍果。仙人掌科、量天尺屬植物。果實,呈橢圓形,直徑10-12厘米,外觀為紅色或黃色,有綠色圓角三角形的葉狀體,白色、紅色或黃色果肉,具有黑色種子的水果。火龍果營養豐富、功能獨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以及花青素,豐富的維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纖維。火龍果屬于涼性水果,在自然狀態下,果實于夏秋成熟,味甜,多汁。
植物的果實,果肉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多糖類、黃酮類和果膠等。仙人掌類植物原產南北美洲、亞熱帶大陸及附近一些島嶼,部分生長在森林中。多漿植物的多數種類原產南非,仙人掌果實的表皮覆蓋著倒鉤狀刺,不僅難以采收且生長期漫長而稀少,科學家們也在研究其對傷口愈合的影響實驗中得知,仙人掌果實能促進人體正常纖維細胞的擴展再生,不論對身體內部還是表皮創傷的愈合都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