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種選擇都是正確的選擇”,這句出自《無姓之人》當中的臺詞,就那么砸進了我的心里,如閃電般直擊心房,讓我震顫不已。從昨晚開始到現在讓我失眠又心煩意亂的問題,就在這句話當中得到了寬慰,讓我終于可以喘口氣,而不是要把自己給逼往死胡同里去了。其實,我一直以來都有種名為“患得患失”綜合癥,姑且先這么叫吧,因為具體我也不知道放心理學中有沒有相對應的解釋。這種聽上去挺矯情的病可把我害的夠嗆,從最近這個勢頭越來越猛烈的情形看,我是真病的不輕,幾乎每做完一件事,無論大小輕重,都會立馬陷入進這種要命的情緒當中無可自拔,繼而各種自責和埋怨自己,為何剛剛就做了如此蠢的選擇或決定,為什么不能再等等,想得萬無一失了再行動呢?或者是,為什么就這么腦子一熱的給了某人承諾或物質上的付出,其實大可不必做到這一步的,又是為什么犯了傻被豬油蒙蔽了心智,造成這種低級失誤呢?總之,類似這樣的想法每天每時每刻都在我腦海當中不停地叫囂著,沸騰著,導致無論做何選擇,都在為沒有選到的那個可能性所鬧心不已,舉步維艱,因為已經到了無論大事小事一律同等對待的程度,背負著這樣的包袱,還如何能夠過上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于是我就變得越來越神經質起來,越來越不相信自己的判斷力,像是完全喪失掉一樣,從而產生了深深的懷疑和不確定性,簡直要到了即將崩潰的邊緣。即使一件小事也會在我心中給無限放大N倍,完全不曉得要如何去化解掉這份不安和焦慮。
《四疊半》中,男主角在之前的每一種選擇上都并非一事無成,只是都在中途悲觀地否定了自己。總覺得完美的大學生活必須是沒有一絲烏云,總覺得換一種選擇就會有更好的結果,從而陷入無限循環。
期望太高,太刻意追求完美,反而會錯失過程中的風景。其實「最強哲學家」師傅早就已經點破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