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佛祖在菩提樹下問一人:“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錢、有勢、有一個疼愛自己的妻子,你為什么還不快樂呢?”此人答曰:“正因為如此,我才不知道該如何取舍。”佛祖笑笑說:“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某日,一游客就要因口渴而死,佛祖憐憫,置一湖于此人面前,但此人滴水未進。佛祖好生奇怪,問之原因。答曰:湖水甚多,而我的肚子又這么小,既然一口氣不能將它喝完,那么不如一口都不喝。”講到這里,佛祖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對那個不開心的人說:“你記住,你在一生中可能會遇到很多美好的東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樣就足夠了。弱水有三千,只需取一瓢飲。”

源自佛經故事

什么都想要的人難以開心,因為得到的總比想要的少,而大部分人其實是沒有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忙碌”很多時候是因為想要的太多,殊不知得到的和失去的很多時候是成正比的,世界是公平的,我們只能抓住我們最想要的那么三五件東西。

昨日有朋友發牢騷想離職,我沒有發表意見,我只是問他“你想清楚要做什么了嗎?如果想清楚了,就去做吧”。打工也好、創業也罷,兩者本就不是孰優孰劣,關鍵是你想清楚了你想要的,就去抓住。

3月連續三個周末沒有休息,工作像趕場,各種學習一直在路上,每周堅持三場羽毛球,每天日更,累并快樂著,我并不貪,僅僅就這些而已。4月會更忙,三個周末都已經安排滿了。今天有同事問“你現在轉行賣中藥禮品了”,似乎在質疑我“不務正業”,其實并沒有,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做,以及做的過程中你想得到什么,我一直也永遠不會偏離我的主業——“企管行者”,只是不同階段修行方法不一樣而已。

最近在學習和嘗試實踐中國式眾籌,希望借鑒他的思想和方法,圍繞我的“主業”做一些有價值的探索,跟很多人交流,有理解的,有不屑的,有敷衍的,有認同的,今天遇到強烈批判的,我倒不奇怪,也沒有跟他辯駁,每個人的選擇方式不一樣,中國式眾籌一直在發展中,本也不是無懈可擊,我們可以取百家之長,兼容并包,拿最有價值的部分為我所用,也可以在現有的理論上進行優化升級,我們不用從理論上去真孰對孰錯,做出來就是最好的。

無論如何,我是非常認同中國式眾籌的“快慢”相對論的,前期的快可能會為運營埋下很多遺患,后期一定會慢下來,前期如果慢一點,找到靠譜的人,籌資、籌人、籌智都能做到最優,后期一定會很順暢,會很快。當然,中國式眾籌不是靈丹妙藥,他更適合小而美的項目,適合有人脈積淀的發起人;他更不是忽悠熟人的圈套,中國人覺得熟人更好忽悠,其實大錯特錯,忽悠一次,會別永遠鄙視,會在圈子里生存不下去。多年期,大學同學誤入傳銷,接著拉了其他同學加入,至今,后面把拉入的同學對拉他們進去的同學都無法諒解,而這個同學也基本從我們的同學圈消聲了。

這是一個繽紛多彩的世界,未來的價值理念也會更加的多元,可選擇的也會更多,可是在面臨選擇的時候,很多人反而失去了選擇的能力,這比沒有選擇更加可怕。什么時候我們可以除了活著,還能懂得生活,那個時候應該是大徹大悟了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