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心樂土心理平臺【三點一彎鉤】
一、
說起“家庭主婦”,你會聯想到什么?
微笑的賢內助?焦頭難額的怨婦?七手八腳的超人母親?穿著睡衣做面膜的肥師奶?
不同人對家庭主婦的印象也許各不相同,但幾乎肯定的是,這些印象都不會與金光閃閃、前途無量的感覺有關。
相反地,對于家庭主婦,人們更容易聯想到的卻是「慵懶無聊」的代名詞,是「沒有工作」的附庸。
相對于所謂“油膩的中年男人”,家庭主婦似乎更容易被定性為“油膩的中年婦女”。
有段心理醫生與某男的對話是這樣的:
醫生:你做的是什么工作?
男人:我是一名會計師,工作很忙。
醫生:你的太太呢?
男人:她沒有工作,她是家庭主婦。
醫生:你的早餐是誰做的?
男人:我妻子。
醫生:你太太什么時候起來為你做早餐?
男人:妻子六點半從菜市場回來煮我喜歡吃的新鮮魚片粥。
醫生:然后呢?
男人:妻子送孩子上學,回家打掃,洗衣服,然后準備做飯。都是些家務,你知道的,她沒有工作。
醫生:晚上回家,你會做些什么?
男人:當然是休息,一天的工作太累了。
醫生:那你的太太在干什么?
男人:她準備全家的晚飯,照顧孩子用餐,飯后刷碗,哄孩子睡覺,然后打掃房間。
看,這就是一名普通家庭主婦的日常,從清晨忙碌到深夜,但在丈夫的口中「她沒有工作」。
二、
家庭主婦,顧名思義就是全職在家打理家庭事務,沒有直接經濟來源的已婚婦女。
在歐美國家,家庭主婦卻有另一個尊稱——全職太太“Full-time housewife”,是正兒八經的一種社會職業,還普遍享受著社會福利待遇,全職太太在家庭中的地位一般還不低,常常掌握家政大權。
然而在我們這里,說到家庭主婦,沒有人會認為這是一份職業,覺得她們不過是個沒有工作,賦閑在家享福的小女人罷了。
很多男人,甚至有一些職業女性,說到家庭主婦都多少會表現出輕視神色。
家庭主婦的地位并沒有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同,甚至也難以得到丈夫的足夠尊重。
許多男人下班回家就直接葛優躺,賴在沙發等吃等睡,看也不看忙前忙后的妻子一眼。
然而當妻子終于忙完,坐下來看一會電視時,男人興許心里還會覺得這娘們一天到晚呆在家里都不知道在干啥。
很多丈夫都會對家庭主婦的辛勤付出熟視無睹,說到這點,我想起了多年前看過的一則小品故事。
丈夫下班回家,吃驚地發現家中的狀況如炸開了的鍋。
三個孩子在院子里玩著泥巴,熱火朝天,身上臉上臟不可耐。
客廳飯廳滿地都是空食品盒和包裝紙,混亂不堪,遍地玩具雜物。
電視正播放動畫片,聲音大得刺耳。
廚房里剩碗剩盤高高一堆,餐桌上一片狼藉,異味難聞。
擔心的丈夫快步上樓找尋妻子,卻發現妻子身穿睡衣,慵懶地躺在床上讀小說。
丈夫懵了,問道:“家里發生了什么事?”
妻子不慌不忙地說:“你記得嗎?每天你下班回來,總是要問我整天在家里究竟做了些什么,對嗎?”
“不錯,但……”丈夫仍不明所以。
妻子笑了笑說:“今天,我真的什么也沒有做!”
可以想象,一個家倘若早已習慣于依賴家庭主婦,一旦家庭主婦真如某些人所說,“什么也不干”的話,罷工哪怕一天,那也可能會讓家不再成家。
人們只知道,一個家離不開那個“頂梁柱”——在外工作賺錢的男人,但人們又常常忽視一個事實,一個家同樣離不開那片“半邊天”——在內持家有道的女人。
沒有了家庭主婦,家根本就不會是這個溫馨怡人的樣子。
三、
事實上,離開家庭主婦,想要維持一個舒適溫暖的家,那代價可不是一般的大。
據說男歡女愛界的老司機包士山老師算過一筆賬:
假設一個男人沒有妻子,他要過上有性、有子、有熱飯菜的生活,每月至少支出 16600元,加上三險一金的工資,則需要24000元。
包老師的計算沒有過程,這里暫且不表。但知乎網友花卷君卻算了一筆細賬:
一個家庭主婦,如果日常家務包括洗衣服、做飯、家政清潔、專職司機、家庭教師……
參考勞動市場的價格,照顧孩子的保姆3500元/月,專職司機3000元/月,幼兒家庭教師40元/小時。
考慮折價和溢價的問題,母親比保姆更有責任心,計算溢價(1.2),專職司機和幼兒園老師的職能不夠專業,計算折價(0.8)。
故此,一個照顧學齡前兒童的家庭主婦一年創造的勞動價值為:
3500*1.2*12+3000*0.8*12+40*0.8*365+20*2*1.2*365+30*2*0.8*365+20*2.5*1.2*365=147820元!
因此,花卷君得出結論:當你的工作薪資還沒有在家里創造的價值高時,做一名家庭主婦反而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看,家庭主婦的年薪應該有14.7萬多呀!這就是某些人口中“沒有工作”和“不知道整天在干嘛”的家庭主婦所創造的價值。
14.7萬多的年薪在大城市也不算少,許多在外頭工作只賺幾千塊一個月的男人,到底是誰給他們回家歧視家庭主婦的勇氣?
梁靜茹嗎?
四、
家庭主婦理應被尊重,她們付出的辛勞不比丈夫在外工作所付出的少,她們維持了家庭的正常運轉,以確保丈夫回到家有一個安心所在。
然而這份尊重不僅建立于旁人對家庭主婦工作的理解和認可,亦建立于家庭主婦對自身身份的尊重和價值的認同。
人必先自重,而后人重之。
自我認可之后,才不會困于內耗,陷于自憐,自我不甘又止步不前。
自我認可之后,才能在柴米油鹽中依然能發現生活的可愛之處并創造生活。
阿霞生產后就當起了家庭主婦。
但每當阿霞再重遇過去的同學朋友時,總會有些許失落和羞愧。覺得人家都是經理或者老板,是有身份地位的人,而自己卻是個“閑人”。
最近兩年,她甚至連同學聚會也找借口不參加了。
用她的話說,是覺得參加那些聚會的感覺“怪怪的”,融不進話題,開心不起來。
小齊也是個家庭主婦,精于廚藝。
她承認,打理好一個家,“伺候”好丈夫孩子確實夠累人,但生活的瑣碎并沒有消磨掉小齊對生活的熱情。
一有閑暇時光,小齊就堅持讀書、寫作,鉆研自己喜歡的廚藝。
后來小齊通過寫烹飪的文章,在某生活美食平臺獲得大量粉絲關注,一下子成了個“小網紅”,既有不輸于職場女性的收入,也獲得網友的認同,更重要的是,丈夫和孩子都以她為榮。
小齊作為一個家庭主婦,也活脫脫地活成一個人生贏家。
出于偏見而對家庭主婦的輕視,那是別人的無知,但家庭主婦如果自己囿于身份或以此為借口放棄感受和發現生活的美好,那就無關身份,而關自我。
五、
武志紅老師曾經分享過一段魯米的詩:
“你生而有翼,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行,形如蟲蟻。”
做一名家庭主婦,不必自慚形穢,就算別人把你當成蟲蟻,不要緊,因為你清楚自己作為家庭主婦的價值,自覺保持住那份該有的尊嚴。
做一名家庭主婦,無論在怎樣的瑣碎困頓中,只要仍能抱持著一份對自己和生活的熱愛。
無論最終是否可以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就,你都一定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天地。
那片天地,既有柴米油鹽醬醋茶,亦有琴棋書畫詩酒花!
家庭主婦,你的名字不該是弱者,你也不會因此成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