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摘抄
有繁殖能力的知識,比無繁殖能力的知識更有價值;繁殖能力強的知識,比繁殖能力差的知識更有價值。
感想
第一次聽到“有繁殖能力”和“無繁殖能力”的概念。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不僅僅要在海量信息中尋找對自己有用的信息,還需要判斷我們所擁有的信息是有繁殖能力的知識,還是無繁殖能力的知識。學會分辨。李笑來老師的意思是,科學的方法論才是一種有繁殖能力的知識。至少有繁殖能力的信息可以讓我們有能力分辨什么是科學的,什么是不科學的,什么事值得研究的,什么是不值得研究的,這樣會給我們一種結論感。為什么要去做?如果去做?積累知識和優化知識的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也就是說,有繁殖能力的知識能夠讓我們學會如何發思考,才能引發行動,也會引發改變,形成新的局面。
繁殖能力的知識,還能幫我們幫助我們吸收理解,運用更多有分析能力的信息,比如說概率統計,除了可以幫我們準確地理解這個世界以外,還可以用來賺錢。所以這種有繁殖能力的知識,其實是一種運用的能力,把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運用,他能有一個延展性,而不僅僅是一門知識,對于概率論的學習,如會計知識的學習,可以把會計知識用于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在經濟,股票上或者是經濟發展上有所成就,而不僅僅是只憑借經驗和個人感覺。我們對于一個舞蹈動作的理解,如果我們可以理解舞蹈動作的發力點,我們就可以夠掌握舞蹈的精髓,而不僅僅是停留在表面的模仿上面,只有對于知識深層次的知識的了解,才能掌握方法論,然后行動。李笑來老師還提到,有繁殖能力的知識是可以積累的知識,它有積累效應,就相當于是對一個知識的深入了解,是一種融會貫通的能力,做主題閱讀時,一個知識點可能在不同的書籍里都有提及,但是自己已經了解這方面知識。不是讀每一本書都是新概念。
比如說剛進入一家會計事務所,我們可能知道的知識只是書本上一些非常刻板的知識而當我們在一工作崗位上工作時間長了,我們會隨著自己的經驗的積累擁有更多的能力和經驗。這種可積累的知識也是可以應用的,我們在不斷的實踐實踐中得出了一些經驗,他就可以知道我們的行動,讓我們能夠更加出色地完成工作。它也是值得傳播的,既然是可以成為經驗的知識,則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總結所得出來的經驗,所以他可以成為后人的指導經驗,就像李笑來老師,他知識管理的一些文章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經驗,讀了他的文章,給了我們方法論,讓我們少走一些彎路。這就是分享。
無繁殖能力的知識也不是一無是處,它只是出沒有特別大的運用,比如網絡詞匯的使用。它也可以理解為是我們所說的雞湯,沒有實質性內容,但是卻可以讓大家特別熱忱的追隨。網絡時代有非常多的網絡用詞,這種沒有繁殖能力的知識,可有可無,并不會給我們生活帶來很大影響,這就好像是我們每天在生活中大量知識的產生中有非常非常多的新知識,而對這些知識,這是中的部分信息,其實了不了解,都對我們的生活都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每天各種熱門微博,它有很多新事件,而我們我們去關注了,可能會讓我們的生活用了解點新情況,但是我們不去了解,不會讓我們的生活缺少些什么,所以他這種知識就是,沒有繁殖能力的知識,因為他不會再衍生為其他的能力或者是知識只是停留在這一個表面。
在有繁殖能力和無繁殖能力概念之后,了解到另外一個新概念,保持一個合適的好奇心是有必要的,可以讓我們保持一個創新的心態,進而創新能力和創新基礎,但是過度的好奇心,過分獵奇并不好,獵奇這個陷阱,讓我們的心很浮躁,生活很復雜,而不能夠踏踏實實去工作,很多人頭腦非常的靈活,但是很難去靜下心做一件事情,而那些非常安靜的人卻可以安靜的去做一些事情,這就是兩者之間的區別,不應該過分地迷戀一些新的概念。
行動
在日常的生活中多接觸一些有繁殖能力的知識,用方法論去指導自己的實踐。少看一些雞湯文,只知道道理但是依舊不知道如何去行動。比如說學習舞蹈動作的時候,不僅僅要注意舞蹈的美感,還需要注意每一個動作的發力點,身體才能保持在最佳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