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小白讀《斯坦福極簡經濟學》

人們所賣弄的經濟學原理,只有50%是正確的。

重要的不在于是不是經濟學家,重要的是掌握經濟學的思維。


一、微觀經濟學

經濟學主要研究什么?書里總結為這三個問題:

1.社會應該生產什么?

2.應該如何生產?

3.誰來消費生產的東西?

所以微觀經濟學就是生產者、消費者、商品三者之間在我們生活中的變化規律。接著書中認真探討了供需、市場調節、政府調節。

首先是理解供需。供需是什么,有什么用,有沒有彈性,受什么調節又造成什么影響。

什么是供需,就是供給和需求之間的關系。

需求彈性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商品需求量的相對變動對于該商品價格的相對變動的反應程度。需求的價格彈性的定義需求價格彈性簡稱為需求彈性或價格彈性,它表示在一定時期內一種商品的需求量變動對于該商品的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或者說,表示在一定時期內當一種商品的價格變化百分之一時所引起的該商品的需求量變化的百分比。我們通常用價格彈性系數加以表示:

需求價格彈性系數= 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 價格變動的百分比

需求價格彈性的分類根據需求價格彈性系數的大小可以把商品需求劃分為五類:完全無彈性、缺乏彈性、單位彈性、富有彈性和無限彈性。

供需關系帶來的深遠影響不僅僅對于商家或者對于某一個產業,他其實與我們每一個人做出的選擇都息息相關。而供需的變化則主要受到市場政府的調節。


經濟創新的最終目的不是要討好創新者,而是要鼓勵穩定和持續的創新,提高社會的生活水平。


二、宏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相對而言而虛一點,是站在更大的層面來思考經濟問題。掌握宏觀經濟學,有利于我們利用更加深遠的思考方式,在更大的歷史洪流中,更好地把握住自己的沉浮,人的發展,總是要順應歷史的發展的。

長期來看,經濟增長是唯一會影響生活水平的因素。

而在經濟增長的大目標下,宏觀經濟政策就又有了四個小目標——經濟增長、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國際收支平衡。

在整個宏觀經濟學中,關于通貨膨脹的問題大概是我們聽到過最多,而且也是最熟悉生活中受影響最大的一個概念,因為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和通貨膨脹率打交道。

經濟學上,通貨膨脹率為:物價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以通貨膨脹為準)。以氣球來類比,若其體積大小為物價水平,則通貨膨脹率為氣球膨脹程度。或說,通貨膨脹率為貨幣購買力的下降程度。

以我們目前大多數人最頭疼的問題舉例——買房,很多人買房子的時候好像總會面料一個問題,就是首付和貸款的比例,很多人覺得貸款利息太多,想要通過多付首付少貸款的方式避免被收取高額利息,但其實他們中的有些人,少算了通貨膨脹率在其中,比如說,假設今年的通貨膨脹率是8%,而且就目前的經濟形勢來看不會有太大的波動,這種情況下如果你買房貸款的利率是5%,你是選擇多貸款還是多付首付?或者更直觀的說,在資金有一百萬的情況下,你是會付一套房子100w的首付,還是說兩套房子各50w的首付呢?

答案很明顯,是多貸款,買兩套50w的首付。因為利率低于通貨膨脹率,你今年的100塊能買到的東西,明年要花108快,但是你今年貸款100塊,明年只用還105塊。等于你買的這個房子的價格,是低于物價的漲幅的,可是你的房子的市價,可是一直在漲的,這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不管是什么專業,都應該稍微學習和掌握一些經濟學的知識,不然,的確前都會進了那些懂得經濟學的人的口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