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第一周從7月的第一天開始。
首先,得制定時間。
復制了這張時間表后,發現下午時間消失了,不過上午時間基本執行,且延伸到了下午時間。
第一周《英文三字經》成果:
每天兩課,先復習后預習,全部完成,贊一個。
媽媽小提示:可以嘗試口頭聽寫。
第一周朗誦成果:
五首詩全部完成,再贊。
媽媽小提示:可以挑戰吟誦,不怕不好意思,敢于開口就是好樣的。
第一周閱讀成果:
這個必須好好表揚。
第一周從1號開始到8號,共讀完5本書,成功挑戰100萬,且每天都完成閱讀打卡,寫得很認真。
以下為8天的讀書筆記:
1、《很雜很雜的雜學知識》
7月1日閱讀打卡:
今天我讀了一本百科書是《很雜很雜的雜學知識》(到166頁)。這一本書講了許多的知識,不管是什么知識。還有許多知識是我們誤解了的,比如說:大家以為牛是看見了紅色的東西才會跑過來,其實不是的!牛是看見了那些在搖動的物體才會跑過來的。
還有些我們不知道的知識,比如說:白蟻和蟑螂差不多是“親戚”。在約3億年前的石炭紀白蟻與蟑螂就已經出現了,而白蟻是由蟑螂吃木頭的祖先分化而來的。
你看這也是我們不知道的知識吧!所以知識是無止盡的!
7月2日閱讀打卡:
? ?我今天把《很雜很雜的雜學知識》這本書給讀完了(最后一頁是270頁)。而后面的許多章都講了許多奇怪的事情,而有些事情我連聽都沒聽過。
? ?比如說:我國清朝曾幫助美國渡過“難關”。事情是這樣的:公元1783年(當時乾隆皇帝在位),美國宣布正式獨立后,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困難。美國將希望寄托在對華貿易上,并精心的做好了準備。他們派出了一艘叫做“中國皇后號”的貿易船前來中國進行貿易。當時,在廣州官員的大力支持下,美國商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達到了突破禁運的目的。當時中國少年對處于困境的美國少年也十分的照顧,經常賒賬給資金不足的美國商人。對華貿易的快速發展使美國積累了大量資本,使其渡過了獨立之后最大的經濟難關。所以說沒有中國人的幫助,美國人也沒有他們自己的未來啊!你們看,這一個知識是我們不知道的。
? ? 還有就是這一本書里面,最后一張的題目叫做《世界風情志》,講的就是每一個國家不同的風俗習慣。像在印度有些地方,老鼠不但不被驅逐,反而成為了人們的膜拜對象。印度還有一些地方就為這些老鼠修建了廟宇。你看,這又是一個多么神奇,多么有趣的習俗啊!
? ? 我希望,大家也去讀一讀這一本書,去了解一些很少被人所知道的知識和被人們給誤解的知識。這樣,我們的知識會更加的豐富多彩!
2、《明朝那些事兒1》
7月3日閱讀打卡:
? ?今天我看了《明朝那些事》這一本書。(第1頁到第160頁)我發現,這一本書的前面幾章,全部都講了明朝前的一些故事,也就是被蒙古族給占領元朝的時候。朱重八(朱元璋)還正在幫劉德放放牛,這個時候的朱重八就是想混一個飯時吃可以活下來,可沒有想到的是朱元璋最后竟然成了明朝的皇帝。
? ? 有些人會覺得很奇怪,為什么這本書的題目是《明朝那些事》?那前面就為什么講了元朝的事情呢?那就應該不用講了吧!其實前面講了許多元朝末期的事情,是為了告訴我們朱元璋他為什么能建立新朝代---明朝,并當上了皇帝。讓讀者能更加清楚明白的了解朱元璋這一個人。
? ? 這一本書里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在有些頁面上有許多的圖片,這一些圖片是可以讓讀者能更加的清楚明了的知道那些戰爭的方式和一些人的性格特點等。這一本《明朝那些事》真的是很有意思,希望大家也可以去看一下。
7月4日閱讀打卡:
? ? 今天我把《明朝那些事》這一本書給看完了(161頁---296頁)。當我看完了這一本書時,才知道這一本書講的都是關于朱元璋時的明朝,因為在最后作者用了許多的詩來表明朱元璋已經死了,不過在最后幾句話里沒有一個字講的是關于朱元璋死了的事情。我感覺最后幾句話很有意思,因為,它沒有講快樂,也沒有講悲傷。
? ? 本來老媽叫我看這一本書,我不想看,因為這一本書肯定是沒有意思的,全部都是講那些枯燥的歷史。可當我看完這本書后,我才明白這確實是歷史書,但這一本書的寫作方法很有趣,語句很幽默、讓人留下深刻印象、耐人尋味。還有就是這一本書里面的圖畫都是那些很抽象的,讓人覺得很搞笑。讓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作者的一張流程圖,這一張流程圖把想成為名將的六個流程比喻成了小學時的六個年級段,讓人看的更加清楚。
? ? 所以讀了這一本書后,我不但知道了許多歷史故事,也知道了寫作的方式原來是那么的豐富多彩。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樣單一枯燥,所以我希望大家也能學習這一本書里面的寫作方法。
3、《明朝那些事兒2》
7月5日讀書打卡:
今天我在讀《明朝那些事》的第二本(第1頁---第100)。在這一本《明朝那些事》里面,講了朱元璋的十個兒子的事情,朱元璋死后,皇太孫朱允炆繼位。而另外的九個兒子從東北的西北分別是遼王、寧王、燕王、谷王、代王、普王、秦王、慶王和肅王。
而朱允炆為了保住他的王位,就開始了把他的九個叔叔(朱元璋的九個兒子)給降級。周王是燕王朱棣的同母兄弟,所以第一個被朱允炆直接貶成了老百姓,并遷至云南。就這樣朱允炆的對手就一個個少了。而當朱棣看見一個個兄弟們被貶,他就決定造反開始了和朱允炆斗爭。
你們看在以前兄弟多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7月6日讀書打卡:
今天我把《明朝那些事》的第二本給讀完了(101頁---290頁)。在第二本里面講的是朱元璋的兒子朱棣當明朝皇帝的時候。我發現這時候的中國人就已經開始和外國人打交道了,比如說:印度、蒙古、越南等。
在那時,朱棣決定開始遷都,想把原來的都城(南京)遷到北京去,原因就是朱棣在當燕王時的居住地就在北方那邊,所以長久以來朱棣也就有了一些北方人的習慣,比如說喜歡吃北方的食物。但是當朱棣來到南京時,由于南京在南方所以想要遷都到北方,把北京成為都城。我們應該感謝朱棣,因為還不是朱棣把都城遷到北京去,不然的話我們現在的首都就可能在南京了呢!
在這一本書里面最有意思的在最后:當我把這一本書看到最后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名字,這一個名字就是----馬云!天吶!在明朝就有馬云了啊!不會是現在馬云的祖先吧!你們看這是一個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
《明朝那些事》這一本書就是有意思!
4、《海錯圖筆記》
7月7日閱讀打卡:
?今天我讀了張辰亮的《海錯圗筆記》(第1頁---107頁)。這一本書里面講的都是張辰亮對聶璜的《海錯圖》里面的許多的海洋生物進行分析和理解,讓我們能更加的清楚了解《海錯圖》里面的海洋生物。
?這一本書里面的第一個海洋生物叫做“海和尚”。在聶璜的《海錯圖》里面的海和尚很有意思,當我看見聶璜畫的海和尚時感覺很有意思,海和尚的樣子是有人的身體但是頭是光禿禿的像和尚,而他的背是跟烏龜的背是一樣的。所以當我看見《海錯圖》里面的海和尚時就在想這有可能就是一種烏龜吧!當我翻到下一頁時,一看:果然猜對了!海和尚有可能就是一種叫棱皮龜的烏龜,因為在《海錯圖》里面說什么“鱉身”,那么意思是:像鱉一樣殼被皮膚包裹。海里沒有鱉只有海龜,所以只有棱皮龜符合。
你們看古人的描述還是很準確的呢!,
7月8日讀書打卡:
? ? ?今天我把張辰亮的《海錯圖筆記》給看完了(108頁---230頁)在這一本書里面作者把聶璜的《海錯圖》分成了四章,分別是:介部、鱗部、蟲部、禽部。我喜歡這一本書的原因有很多,最大的原因就是我是生活在海邊的,所以我喜歡看張辰亮的《海錯圖筆記》,還有一個原因是我覺得聶璜在《海錯圖》里面畫起來的生物很有意思。
? ? 在這一本《海錯圖筆記》里面我最喜歡的一張照片就是有許多的船,還有很多的工人在收拾許多的帶魚。我在仔細觀察這一張照片,發現竟然是我的家鄉---臺州釣浜!當我知道后就感嘆到:啊!我的家鄉臺州釣浜原來這么有名啊!我真自豪!
? ? ?《海錯圖筆記》這一本書不僅能讓我們知道《海錯圖》里的關于海洋的生物和動物,還能讓我們的知識更加豐富多彩!
除此,每天繼續練鼓與拼樂高玩具,生活作息挺有規律。
媽媽小提示:很棒的一個暑期開始,成功挑戰了自己,也看到了自己未知的一面。
若每天能更豐富的安排,會更挑戰自己的能力,期待。
昨天我們的旅程從中午開始,上午,你完成了英文三字經,再整理東西;下午,在車上就基本是吃吃睡睡中過了。
今天,還會有一天的車程,可同時,今天還是新一周的新一天,若能在旅途中好好安排時間,也許也能更好挑戰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