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互助|領冬季養生手冊,贏立冬豪禮!

今天是進入冬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冬。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我國習慣將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立冬過后,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立冬期間,我國人民有進補以度嚴冬的食俗。民間有諺語“冬季進補,開春打虎”,足見這個節氣對人們的影響。

每年陽歷11月7日前后,便來到第19個節氣:立冬。此時太陽到達黃經225度,立冬不僅僅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歸避寒冷的意思。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立冬有禮!八方互助在文末為大家準備了豐厚的禮物哦!

立冬養生要點:養藏

飲食調養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隨四時氣候的變化而調節飲食。元代忽思慧所著《飲膳正要》曰:“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币簿褪钦f,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熱,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烏雞、鯽魚,多飲豆漿、牛奶,多吃蘿卜、青菜、豆腐、木耳、銀杏果等。

因人而異是養生的重要原則,因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辯,本著人體生長規律,中醫養生原則,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清補、溫補、小補、大補,萬不可盲目“進補”。

立冬飲食要點:滋陰潛陽,適度滋補

入冬后的飲食可以適當厚重,食材以滋陰為主。中醫四時養生的基本原則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因為秋冬陽氣潛藏,陰精蓄積,順應這個趨勢養陰。

立冬時節飲食宜清淡,要多吃熱量較高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來避免維生素缺乏,多吃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牛肉、羊肉、烏雞、豆漿、牛奶、蘿卜、青菜、木耳、豆腐、芹菜、白蘿卜、土豆、大白菜、菠菜、蘋果、桂圓等都是立冬后比較適宜的飲食。此外,冬季養生可以多吃堅果,堅果是指油脂多的種子類食物,如花生、核桃、板栗、榛子、杏仁等。同時,要少吃海鮮等寒性食物,不宜吃肥膩或過咸的食品,少吃脂肪、糖含量多的食品。

立冬起居要點:早睡晚起、保證睡眠

睡覺與起床都要科學把握時間。人只有順應一年四季的變化,與變化的時空和諧相處,才有利于生命健康。強調在生機潛伏、萬物閉藏的冬季里,要養精蓄銳,使陽氣內藏。具體的方法是“早睡晚起”,以保證充足的睡眠,并注意身體的保暖,以免陽氣外泄。

冬季氣候寒冷,容易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應留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煉,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立冬運動要點:秋冬養陰,適量運動

冬季鍛煉不可少,適量的運動可增強身體抵抗力來抵擋疾病的侵襲。專家強調,冬天寒冷,人的四肢較為僵硬,鍛煉前熱身活動很重要。如伸展肢體、慢跑、輕器械的適量練習,使身體微微出汗后,再進行高強度的健身運動。衣著要根據天氣情況而定,以保暖防感冒為主。運動后要及時穿上衣服,以免著涼。此外,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應禁止做劇烈運動,如打球、登山等。

立冬情志要點:心情舒暢,情緒穩定

在冬季,人體的代謝處于相對緩慢的時期,專家建議,遇到不順心的事情,要學會調控不良情緒,對于抑郁心中的不良情緒,可通過適當方式發泄出來,以保持心態平和。同時,要多曬太陽。因為冬季天黑的早,光照時間短,也是易使人產生抑郁情緒的一個原因,因黑夜來臨時,人體大腦松果體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強,能影響人的情緒,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要保持精神情緒的寧靜,避免煩擾妄動,使體內陽氣得以潛藏。

立冬飲茶推薦:紅茶、烏龍茶

立冬時節,天氣真正涼下來了,人體的生理機能也開始減退,很多女性會出現體寒、手腳冰涼等癥狀,不敢吃冷的東西。想要增強身體對氣候的適應能力,尤其對于虛寒體質,最好減少綠茶、白茶、黃茶等性寒之茶的飲用。

可以改喝茶性較溫的紅茶和烏龍茶,既可以御寒暖身,還可以養胃助消化、預防感冒等疾病。深秋轉冬天氣寒涼,喝紅茶、烏龍茶等深發酵的茶葉再合適不過了。紅茶、烏龍茶屬于溫熱性質的,溫補不傷胃,能幫助女性暖胃驅寒,霜降時間茶的故事建議靈活應用紅棗、桂圓、枸杞、黑糖、生姜等與紅茶、烏龍茶搭配飲用,效果更佳哦!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馀成歲,律呂調陽。又是一年立冬時節!也為大家準備了立冬豪禮!

立冬除了吃餃子,北方的小伙伴們一定還記得兒時每逢立冬都要開始屯糧食吧!所以今天八方服務公眾號準備了屯糧迎立冬的活動來為大家送福利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