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隨著多元文化的鋪開,人們感覺中國的春節文化已經很是俗氣不過的一個節日罷了。可是,我始終沒有這種認為,反倒感覺過年是給中國人全國人長精氣神。你看老人,快過年了兒女也不管遠,也不管近,都會給親人問候,置辦,他們本來遲暮之年,感覺晚輩來看望,也會豁然一亮,哪怕生命已經逼近自己,兒孫滿堂足矣的感覺。這話還是前年,我五叔癌癥化療后先去,然后比他年長的四叔當哥的未免悲觀,當然也因為查出點病,春節看望他,就是十分蒼桑地說.:不盼孩子們來看我啊,看一次少一歲。但是午飯過后,畢竟長輩,和親侄兒男女聊天,詳盡工作生活和家庭的詢問交流,竟然一發而不可收,本來有了車準備再跑幾家親戚。還是逗留到了下午才離開,等第二天到六叔家,更別提了,他把早已和好的面從冰箱里拿出來,因為六媽出門看她姐,熱乎乎的哪份多年以前的感情都出來了。所以老人過年特別也是長精氣神的時節。
? ?中年的我們,更別說了,上有老下有小,忙的愣是不亦樂乎,什么視頻電視電影,暫時都擱一個隔擱,年關見面聊聊新年遠景,過去收獲。穿梭于市井單位家庭。拼命的比平日的精氣神氣多了。
? ?孩子們,哪里有鞭炮聲,哪里有氣球,哪里幫大人貼對聯離不了十幾歲的半大小伙姑娘。不過時興的是,沒提防,來了一張照片。
? ? 勞作的一年的人們,正準備捂著大被昏昏欲睡的時候。春節,走親戚,送孩子上學,開工,上地,一年伊始,萬物更新。說到底,年糕,寓意步步高升,金魚,寓意年年有余,鞭炮爆出響聲震耳如春雷驚,對聯昭示一年喜慶。怎么說,過大年都是一攤長精氣神的活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