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體驗的要素》絕對是用戶體驗研究中的開山鼻祖,強烈安利。
這本書還是去年剛入行不久的時候讀的,很多思想指導了我的產品設計。一年后重溫,對很多理論的認識再度加深,于是再寫一份讀書筆記。
首先,用戶體驗是什么?
這本書給出了一個清晰的定義。用戶體驗就是產品如何工作。在這個過程中,你要考慮到用戶有可能采取的每一個行動的每一種可能性,并且理解在這個過程的每一個步驟中用戶的期望值。
這不是一句沒有用的廢話?。。‘斈阍u估用戶每一個行動的可能性的時候,就是站在用戶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產品。如果你本身就是這個產品的用戶,那就比較好辦了。但是如果你和用戶群體相去甚遠,比如說做K12階段幼兒教育的PM,就需要一秒變小白,去理解用戶的思維。
接下來,我們該如何做出好的用戶體驗呢?
這本書在這里將打造產品的過程劃分為了五個層級。
1.戰略層(strategy):經營者想從網站得到什么,用戶想從網站得到什么,也就是網站如何滿足用戶需求和我們的戰略--核心問題是用戶需求和期望目標(我們希望自己的網站達到什么樣的效果)
2.范圍層(scope):決定網站的特性和功能,創建功能規格,對產品“功能組合”的詳細描述(功能規格和內容需求)
3.結構層(structure):用來設計用戶如何到達這個頁面,并且在他們做完事情之后能去什么地方,也就是確定網站各種特性和功能最合適的組合方式(交互方式和信息架構)
4.框架層(skeleton):交互元素的位置,具體指按鈕、表格、照片和文本區域的位置,用于優化設計布局,以達到這些元素的最大效果和效率(界面設計、導航設計、信息設計)
5.表現層(surface):展現你看到的網頁的外觀,例如圖片和文字(視覺設計)
五個層級依次變得更加具體,在每個層級考慮不同的內容,上下層面必須保持一致。在每一個層面,都需要根據競爭對手做的事情和業界最佳的實踐成果來做決定,在開始“較高層面”的設計之前,不能完全確定“較低層面”的設計。具體可以參考下圖。
其中,最重要的我覺得是第一步。如何分析用戶需求和自己的目標,將二者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戰略定位,是能不能活下來的關鍵。畢竟越是具體的東西越容易迭代,互相抄襲也容易,難以構成核心競爭力。但是方向錯了,用戶需求沒有抓住,這件事情就徹底黃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