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后的情話,的確是的,
從此后,一切都歸于沉寂,
只有蒼白的裹尸布籠罩著往昔。
彼時,愛情對我并沒有任何價值。
我不能再說,我說的已經夠多,
我不是說這一天一定會來臨,
我只是不知道它會這么強大。
也或者我當時并不明白,
當你的眼睛第一次看向我時,
我們的命運就注定了。
這首浪漫凄美的詩歌來自英國著名詩人、小說家托馬斯·哈代,他在晚年專注于詩歌寫作,并開拓了英國20世紀的文學。
讀完這首詩,讓我不經感嘆愛情的玄妙,愛情的產生可能不需要多么的漫長,有時候僅僅是那一瞬間、那一個舉措、那一個眼神,就足以把那個人藏在心里。
一眼萬年,于茫茫人海中,尋人生唯一之伴侶。一見鐘情是美好的,今天給大家帶來幾個一見鐘情的愛情故事,或喜或悲,讀者自行考量。
顧城與謝燁,人生若只如初見
1979年7月,顧城在火車認識謝燁,當時他帶著一頂舊的帽子,因為不合時宜,引來了許多人的關注,其中就包括謝燁。當顧城剛剛走過來的時候,她便注意到了。他的憂郁氣質,他的特立獨行,都已經引起了她的好奇心。
她美得耀眼,顧城看了謝燁一眼,就愛上了這個女子,她愛笑,說上海話。隨后拿出畫筆與畫架,開始作畫,畫了她身邊的每一個人,唯獨沒有畫她,好像在故意回避內心因為她而導致的不安。
晚上,所有的人都睡了,顧城看謝燁沒有睡,就開始攀談起來,顧城注意到謝燁的眼睛又大又美,鼻線和嘴角好像有一種金屬的光輝。他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就給她念起詩來,又說起電影又說起遙遠的小時候的事。
在即將別離之際,不忍錯過,拿起筆寫下了自己的住址,莽撞地將紙條塞到了謝燁的手里,就下了火車。謝燁也對顧城印象很好,真的去找顧城,并且給他留下地址,兩人開始頻繁通信,情書不斷。
兩人戀愛四年,期間四次絕交,但在顧城的窮追猛打的挽回下,最終在1983年結婚。后來顧城與妻子謝燁在激流島買下房子,過起了隱居生活。
顧城是很理想化、強勢和自私,他控制著謝燁的一切,他要求謝燁照著他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在謝燁生下兒子后,顧城很討厭自己的這個兒子,認為兒子的到來,分走了謝燁對他的愛,便把兒子送了人。
而后,顧城與曾向他表白的李英聯系,把李英接來激流島同住,開始了一段三人畸形的感情及相處模式。但是英兒過不了這種清苦的生活,為了綠卡,和別的男人跑了。
謝燁再無法忍受和顧城在一起的糟糕生活,開始為自己尋找出路,與他們的共同好友大魚好上了,并決定離婚,和大魚遠走高飛。
1993年10月8日,顧城抱著玉石俱焚的心態砍死了謝燁,然后自殺,并且在遺書里還把自己的責任撇的干干凈凈,認為是謝燁對不起他,才導致了這場悲劇。
楊絳與錢鐘書:在遇見你之前我沒想過結婚,在遇到你之后,我想結婚的人只有你
1928年,楊絳一心一意要報考清華大學外文系,但南方沒有招收名額,楊絳只得轉投蘇州東吳大學。
1932年初,東吳大學因學潮停課,21歲的她與朋友四人一起報考北平的燕京大學,楊絳卻臨時變卦,毅然去了清華當借讀生。母親后來打趣說:“阿季的腳下拴著月下老人的紅絲呢,所以心心念念只想考清華。”
當年3月初,楊絳去看望朋友孫令銜,孫正要去清華看望表兄錢鐘書,于是才子佳人終得相遇。楊絳曾回憶初見:錢鐘書身著青布大褂,腳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鏡,眉宇間蔚然而深秀。
錢鍾書也在詩歌里追憶他見到楊絳的第一眼:“頡眼容光憶見初,薔薇新瓣浸醍醐。不知靦洗兒時面,曾取紅花和雪無。”
后來錢鐘書主動寫信給楊絳,約在工字廳相會。一見面,他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沒有訂婚。”楊絳答:“我也沒有男朋友。”從此兩人便開始鴻雁往來,墜入愛河。
兩人以信傳情的經歷,也被后來錢鐘書運用在《圍城》里。方鴻漸對唐曉芙一見鐘情,認為她是一個“真正的女孩子”。兩人都不喜歡打電話,就以書信的方式進行交往。
楊絳與錢鐘書的愛情如一部浪漫的史詩,讓人羨慕不已,從相識相知,到相戀相守,愛的甜蜜和忠貞都在他們二人的身上詮釋到極致。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小東邪”郭襄,在情竇初開的年紀遇見同是不拘世俗禮法的楊過,一見鐘情。然而造化弄人,癡情的楊過卻抱著十六年之約,等待小龍女的歸來。
最終楊過和小龍女在十六年后重逢,神雕俠侶的愛情歸隱于終南山后、活死人墓。郭襄則因為楊過,讓她看破了紅塵,看破了生死,最終皈依佛門,創立峨眉派,孤獨終老。
幸運的是,茫茫人海能遇見了你;不幸的是,從此飽受思念之苦欲罷不能。
一眼萬年,萬幸不曾錯過,希冀下一世早些相遇,不再錯過那么多可以陪伴的時光。
結語:
愛情本就是不可捉摸,飄忽不定的。你永遠無法憑靠自己的思想將其掌控,能做的只有修飾。當它真正來臨,所有的事先準備都成了往昔,命中注定也是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