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違順相爭

違順相爭是為心病。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是在蔡志忠的《禪說》——順帶說一句,非常喜歡這本漫畫,恰到好處的完美,本身就是一種禪。
故事頗有意思:在一次禪會上,小和尚愛上了一個小尼姑,忍不住寫情書給她,第二天禪師說法完畢,小尼姑當眾對他說“你說你愛我,那就過來抱我吧”,他無法做到。
——當內心有兩種相互沖突的想法,人就無從自在。
這多少有點后現代意味,直接突顯了人內心的沖突——違順相爭是為心病,大概就是心理學上的“焦慮”,這焦慮,并非普通意義上的,而指的是人心深處的抗爭。
今時今日,人們貌似擺脫了許多的不得已,而事實上,心靈深處的抗爭卻未曾稍減。因為這是一個標榜思想自由,以創造需求為口號,奉社會達爾文主義為圭臬的時代,所以社會競爭中的個體無時不刻理直氣壯地鉆研人心并對其施加影響,也因此,所謂思想獨立與人格自由,只能是相對而言的。
事實上,即使孤獨如梭羅,《瓦爾登湖》字里行間也充滿了對世俗的抗爭。
而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更是難以免俗。
正如有人所言,在網上越是炫什么就越是缺什么,不無道理,又豈止于網絡。
反復說著什么,是因為重視它,而越重視什么就會覺得越缺什么,正是因為這么心理上的欲望與缺憾,導致了內心的焦慮,而這種抗爭達到一定程度,再難以壓抑心中,就會宣諸于口、落于筆端,至于所言為何,其實倒并不重要。
甚至于,因為這種莫名焦慮狀態而產生的焦慮,反而成為今人最大的心病。
如何安心?也許不過是認清內心深處的抗爭,直面自己真實的想法,然后坦然接受這一切,如此而已。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會對自己當下狀態有所不滿,從而需求更好的突破;可只有接受當下的自己,愛自己,愛上當下的自己;才會...
    盆滿缽盈閱讀 537評論 2 0
  • 今天,我去參加堂弟的高考慶典。在酒席上,老媽來了一句,你歸還你叔叔的手提電腦時說過謝謝嗎? 剎時我蒙了,怎么?和親...
    劍倚天下閱讀 202評論 0 1
  • 001.真正的財富是本體的喜悅以及與之緊密聯系的深刻而不可動搖的寧靜。沒有它的是就是乞丐,無論他們多么物質上多么富...
    彎彎一尾魚閱讀 233評論 0 1
  • 我熱愛著你,在每天的清晨 寂靜的早上 我怕我的感動 會驚醒甜蜜熟睡的你 因此,不露聲色想念你 你那永遠使人捕捉的眼...
    左航道閱讀 82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