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風已至,寒意未倦。小喬逛遍了小城的甜品店,最后駐足在一家叫靜謚時光的店里。
給自己買個生日蛋糕吧,小喬。
好像是十八歲,閨蜜老早就一次次問小喬想要什么禮物,小喬壞笑道:“這么著急送禮物,要不給個男朋友?”閨蜜立刻馬上挺直腰桿嫌棄地白了小喬一眼:“我還給你大變活人呢,你這要求不算,給不了,重新來。”想想風華正茂的時候真好,有友情足矣。
二十幾歲時,閨蜜一本正經抑且抑揚頓挫跟小喬說:“哪年滿三十了,人家再問你年齡時,你永遠不可能說自己二十幾。”說完還瞪著不算特別大的眼睛沖小喬眨呀眨,小喬滿不在乎眺望遠方,堅信二十三十到來在小喬心里都住著個女孩。以后,但凡有人再問起小喬的年紀,閨蜜的話總會時不時蹦出來溜達溜達。
翻過三十,過了幾年,到三十四歲。小喬回想起一個插曲:某女孩大好年華時嫁給一個不學無術的男孩。當時男孩一家的經濟來源僅靠母親在繁華地段經營的餐館。文靜秀麗,心靈手巧的女孩剛開始是前來應聘的服務員,老板娘看著女孩格外親切,簡直是婆婆看媳婦越看越歡喜,于是,女有情男有意,順理成章結了婚。婚后男孩成了男子,主動招攬生意,時間長了,男子混天過日的舊習慣原形畢露。女子疼過哭過罵過悔過,男子時而好時而不好,恨鐵不成鋼的婆婆很會處事,處處護著媳婦,把媳婦捧著。殊不知女孩一旦成為女人,無論思想還是境界,都會站得更高看得更遠,這樣的男子這樣的婚姻注定只能是一場旅行。女人提出離婚,但離婚比結婚麻煩,期間女人外出務工,每次回來辦理離婚男人都回避,最后一次,女人決定起訴,長途下車已是半夜,準備打車去酒店,天還真應景,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女人拖著行李箱站在路邊左等右等,好不容易看到老遠來了個出租車,立即又跳又喊地呼住,生怕再被別人叫走。女人上車前看了下車牌號是3434,大腦有一秒鐘的嘆號在排隊。很遺憾,這次沒離成,以后又跑了多次,終于用春春換回了自由之身。事后她調侃說:“坐上車就預感不妙,離個婚,坐個車都是三思三思”。3434,三思三思。三十四歲,凡事也是三思三思的年紀。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四十歲不期而至。與其說不期而至,到不如說來日可期。不惑之年,不迷惑的年齡,如果四十之前覺得自己所承受的或美好或痛苦的時光,都是在訓練自己的抵御力,讓自己變得無所不能。那么,四十之后,無論經歷還是閱歷就都變成一筆可觀的財富,此時已掌握許多知識,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做你愿意做的事,做得好的事,愛你愿意愛的人,值得愛的人,剩下的,時間會給你答案。而什么東西可以對人造成迷惑,大慨就是在追求理想中的美好事物時不懂得適可而止,四十歲對美的欣賞,已不僅僅停留在表面,善于透過人的容顏,審視到人當下的內心。知道歲月這把殺豬刀離不開豬飼料,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終于開竅了,不再癡迷于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演義,開始注重事實,懂取舍,一笑而過才是真本事。每件事物越具體,實際上它就距離打開真相越遠,因為近了,就離遠近了。有糾結是非對錯的能力不如怎樣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的有意義有活力。
寒露風不息,吹瘦了時光吹來了寒涼。愿不為年齡,只為更美。
生日快樂,小喬。
有生之年,只道溫暖不言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