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鋼的成熟度定義:對小概率事件的接受程度。
一個小概率事件發生的概率很小,但是任何小概率事件都不發生的概率也很小。
從數學上來看這個問題,p是小概率事件發生的概率,1-p是小概率事件不發生的概率,但是如果樣本很大那么(1-p)的n次方深知比p還要小。
所以,成熟和一個人的年紀沒有什么關系,影響成熟的是一個人的閱歷。見過小概率事件了,那么第二次再看到的時候自然就見怪不怪了。
有一個研究,研究閱讀和理解他人情緒能力之間的關系。鏈接在這里: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42/6156/377
研究人員把受試組分成四組:
- 閱讀嚴肅小說literary fiction,比如《三體》,《百年孤獨》
- 閱讀通俗小說popular fiction,比如《鹿鼎記》,《盜墓筆記》
- 閱讀非虛構類文學nonfiction
- 什么都不讀
最后的結果是閱讀嚴肅小說的人臨時提高了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Specifically,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reading literary fiction temporarily enhances ToM(Theory of Mind).
這個研究也可以用這個定義來理解,由于在閱讀嚴肅小說的時候見到了更多的小概率事件,所以閱讀者的成熟度短暫提升了。
所以如果覺得自己的閱歷不夠豐富,那么看嚴肅小說literary fiction可以幫助我們認知成熟。
和堅思辨:
在大學時候通宵看的是金庸的武俠小說(popular fiction),14套小說最多的一個看了6,7遍,看的時候很過癮,而且還讓人上癮,不看完飯都不想吃。可很快看完了以后除了記住一些情節沒有什么思考。畢業以后讓我觸動比較大的一本書是《三體》(literary fiction),這套書看的很慢,是那種看一看,把書放下來想一想的這樣磕磕絆絆才看完的。尤其是這本書還讓我引發了很多關于人性,關于社會組織,關于國家,關于宇宙的思考。
所以這兩種不同的閱讀經歷讓我想到了一個上面沒有說的道理:只是閱歷多也不夠的,更重要的是你要去對所經歷的進行思考,反思,甚至思辨。這個道理也解釋了為什么嚴肅小說比通俗小說更能增加讀者感知他人情緒的能力,就是因為嚴肅小說會讓人有更多的思考。
回到今天的成熟度定義上來,成熟就是一個人對小概率事件的接受能力。而這個接受能力可以來自兩種方式:
- 見過小概率事件,所以見怪不怪
- 理解小概率事件的原因,知道這是世界運轉的自然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