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個小故事,傳說古代印度的舍罕王打算獎賞國際象棋的發明人——宰相西薩·班·達依爾。國王問他想要什么,他對國王說:“陛下,請您在這張棋盤的第1個小格里,賞給我1粒麥子,在第2個小格里給2粒,第3小格給4粒,以后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直到把64個格子都放滿麥子粒,就把這些麥粒都賞給您的仆人吧!”國王覺得這要求太容易滿足了,就命令給他這些麥粒。當人們把一袋一袋的麥子搬來開始計數時,國王才發現:就是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麥粒全拿來,也滿足不了那位宰相的要求。這是一個長達20位的天文數字,這樣多的麥粒大于全世界2000年的小麥產值。
再舉個小栗子,財迷小子今年25歲,雖然年紀尚輕,卻養成了定期儲蓄的好習慣,每月月初發工資后,先拿出1000大洋存起來,年利率5%,一直堅持到60歲退休,大家猜猜財迷小子這些年攢下了多少錢?約114萬大洋!那這些年他一共存了多少本金呢,42萬大洋,本金幾乎快翻了3倍。
財迷小妹也是25歲,每年年底發獎金后,都拿出12000元儲蓄,年利率也是5%,60歲退休時,總投資金額也是42萬塊,那小妹能拿到多少錢呢?約108萬大洋,也不少吧,本金也翻了2倍多。不同的儲蓄方式適合不同人群,收益略有差異。
有人說了,退休后一百多萬可不夠我用,怎么著也得1000萬才夠好好享受的。其實也不難,如果你現在20歲,60歲退休,從現在起,你得想辦法每個月月初存上6500大洋,那你退休的時候,就有1000萬吃喝玩兒樂了。當然,你得吃得動,玩得了,樂的起來才行啊,身體健康是第一位的喲。所以光靠拼命干活怕是不容易,你得充分發揮你的聰明才智,創造更多的收入來源,然后,一千萬就向你招手了。
以上所說的其實都是復利的效應,其實離大家最近的也聽的最多的關于復利的故事莫過于投資家巴菲特了,我就不在這兒講他的傳奇了,套句廣告“地球人都知道”。但我們要想享受這復利帶來的豐碩果實,得有幾個前提條件:一是要持續的投入,二是要有穩定的收益率,三要有足夠的時間。而這里面,時間的作用是最強大的。這么說是有根據的,還是用栗子說話。話說財迷小子中獎得了10萬塊,運氣超好,碰到一款理財產品,年利率5%,時間可選10年、20年、30年、40年,我們來算算,各類選擇都能拿到多少錢。10年最終收益約16.3萬;20年期收益約26.5萬;30年期收益約43.2萬;40年期收益約70.4萬。以上數據很清楚吧了吧,第一個10年,增加了6.3萬,第二個10年時資產翻了2.6倍,到第四個10年時候,資產翻了7倍之多,時間的復利效應帶來的結果往往讓人難以相信。
有人肯定要說,誰能保證永遠都有5%的利率呢,有道是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理財要趁早,如果你每月都是月光,或者只是把錢扔在銀行卡里,連個定期都懶得去轉一下,那別說5%的利率了,活期存款連1%都不到。那如果你好好利用現在各種理財手段,規劃好你的收入與支出,同時不斷提升自己,不斷創造收入來源,那么一年10%的利率也不是不可能的。未來如何,就看你是個做夢的人,還是一個追夢的人了。錢雖不是萬能的,但沒錢卻也是萬萬不能的。不是讓你成為一個唯利是圖的人,是讓你好好打理你的錢,好好規劃你的人生,不只是對你自己有益,對你的家人和愛你的人都是最好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