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油光光的年味

圖片發自簡書App

已經很多年都不曾在老家過年了,前幾天有兄弟從老家帶來了年貨:炸肉丸,蒸肉丸,腌豬肉,放在一起,蒸了一盤,滿嘴的油香彌散著家鄉的年味……

圖片發自簡書App

家鄉至今仍保留著傳統的習俗。進入臘月臨近年根兒,家家都要殺一頭養了一年多的肥豬,宰豬場里圍滿看熱鬧的鄰居里,歡笑地評論著誰家的豬養的肥,誰家的豬個頭大。屠夫手法利索,很快將豬燙洗的白白靜靜,劈成兩半兒,在人們的驚嘆聲中,主人滿面陶醉地將豬肉拉回家。到家后,剔骨切方,滿滿的一大鍋,再加上各種香料,干柴大火燒起來,于是,滿村里飄散著肉香,年的腳步聲已經在耳邊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小時候,像我這樣的年齡,小時候指的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最盼望的就是過年了。那個年月里,只有過年才可以甩開腮幫子,痛痛快快地啃骨吃肉直到嗓子眼兒。煮豬肉要臨時支一鍋大鍋,用木柴大火煮兩個多小時。肉在鍋里翻騰,小孩子已經流著哈喇子目不轉睛地轉了好幾圈兒。大人總是說,等等,肉不熟吃了會鬧肚子,但仍是迫不及待地渴望抓起塊兒骨頭肯上一通。于是,大人從鍋里撈去一小塊兒帶肉骨頭遞過來,小孩子已是急不可耐地燙得左手倒右手地跑一邊就著哈喇子猛啃起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北方煮肉看似簡單,其實也很有特色。肉大概煮到八分熟,撈出瀝干,豬皮向上,抹上家里自制的西瓜面醬,涼涼后,放入滾油中炸至皮色亮黃出鍋,等涼下來后,即放入磁罐中,一層鹽,一層肉,腌好,這樣的做法,肉可以存放很久,節省的家庭可以大半年都有很美味的肉吃。

圖片發自簡書App

北方過年招待親朋的習俗中,蒸八大碗很有特色。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物質匱乏的生活里,肥肉是最受歡迎的,不像現在人們談"肥"色變,只吃瘦肉。那時人們買肉都希望買最肥的,可以榨多一點豬油用炒菜,解決食用油的短缺。人們常說"會吃肉的是吃肥肉,滿嘴流油,肉香四溢,整個嘴巴油光锃亮,那叫一個享受!這滿滿一碗皮肉亮紅的紅燒肉就是最受歡迎的一道菜。夾起一塊放入嘴中,立馬嚼出北方油光光的年味。

圖片發自簡書App

用油燒好肉后,接下來的是做另一道如Q糖般彈牙的美味———炸肉丸。北方的肉丸是用地瓜(紅薯)淀粉為主料,加上肉餡,雞蛋,煮肉的高湯,香料,還有票加上老豆腐,白蘿卜絲等食材。將上述的食材放入一個大盆中,用力攪拌成軟硬適中的糊狀,用手抓起握成拳頭樣,稍用力使丸子蛋蛋兒從拇指和食指形成的圓環中擠出,直接放入已燒滾的食油中,炸至金黃色,當丸子蛋蛋兒浮起時就可以出鍋了。香噴噴的丸子蛋蛋兒,外酥內嫩,彈牙柔滑,如Q糖般吊你的味口。

圖片發自簡書App

已出鍋的金黃酥脆爽口的丸子蛋蛋兒。順便再說一句,這樣濃香饞人的丸子蛋蛋兒只有過年才能做出極致美味,因為只有過年時那一頭肥豬才能熬出特有風味的高湯。

圖片發自簡書App

北方的年味飄著特異的濃香。先上九道涼菜,親朋圍坐,斟上一杯高度濃烈香醇的美酒,在吉慶祥和的的家庭團聚的佳節之際,大塊吃肉,大口喝酒,緊接著再上熱騰騰的八大碗,再端上皮薄餡足的滿嘴流香餃子,一年的辛勞在爆爽的氣氛里隨酒肉的濃香一起飄散。室外的凜冽寒風在室內玻璃窗面上結出精美的窗花,預祝鞭炮齊鳴來降臨的新年吉祥如意,生活像花兒一樣!

圖片發自簡書App

雞年的春節已在元宵的花燈里漸行漸遠,對狗年的春節已充滿期盼。看完我的小文,你可饞蟲蠕動?和我來個一年的約會吧,狗年帶你回我北方的老家,感受那說不完道不盡的醉美年味……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