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漫飛‖連載《夢斷上海》第四章23長壽面

連載《夢斷上海》第四章生日宴會23長壽面

文/雪漫飛

圖片發自簡書App

【前情回顧】

梅潔琳回望一眼,老爺太太這邊瞬間安靜了許多,此刻二位壽星的心情和笑容仍就呈現在臉上……此情此景,是自上海淪陷為“孤島”以來從未有過的。


【正文】

少奶奶到底是留過洋的人,對于西方習俗諳熟于心,今天又是主人,借著生日蛋糕的主題把氛圍烘托得熱鬧起來,大家笑著鬧著,彼此熟悉了很多,互相舉杯,互相祝愿,開心得不得了。

趁著大家的高興勁,梅潔琳安排杜雅馨幾位姐妹和朱逸邈等人做舞會的招待員,并特意囑咐杜雅馨要照顧好杰弗斯,幾位欣然答應。安排好這邊,梅潔琳又要回到太太身邊去。

“琳兒,我正要找你呢,你看,我們的客人吃的差不多,喝的也差不多了,是不是該給客人上我們家的壽面了?”太太笑盈盈地征求梅潔琳的意見。梅潔琳答應著去找姚管家。

中國人過生日,無論貧窮還是富有,無論繁瑣還是簡單,一碗長壽面總是不能少的。對于富有人家,做壽面還有不少講究,先說面條一定要寬,叫做寬心面,寓意順順溜溜地吃了這碗面,來年定會大順大利。其次,壽面一定要長,只是一根,并且不能扯斷,完完整整地下到鍋里,煮熟后再完完整整地撈到碗里。再加上滾燙的骨湯,加入調料,最后上面擺上煨好的鵪鶉蛋、香菇,有的還擺上五花肉,搭配上菜葉,一碗長壽面就做好。講究的大戶人家還要擺成各種造型,點綴得花團緊簇,一是為了增加食欲,二是寓示著生活錦上添花。

梅潔琳領著伙計在人群中穿梭,將媛姐送的長壽面用錦盒子提著送到老爺太太眼前,緊接著,方家自己做的長壽面也一一擺到客人面前。

而媛姐做的長壽面與眾不同的是,黃底紅花描金大瓷碗里面,細柳葉寬的面條雍容寧靜地臥在清香的骨湯里,碧綠的菜葉呈睡蓮狀散布開來,兩枚小巧的鵪鶉蛋配著兩片剖開的洋番茄像牡丹和茉莉般開在中間,葉子下面,片片肉肥膘厚的五花肉斜偎著,閃亮著濃油赤醬的光澤,翠綠的小蔥繁星般點綴著,遠遠看上去,煞是開胃養眼又詩情畫意,象征著祝愿壽星長命百歲,幸福綿長之意。這兩碗壽面與賓客面前自家做的壽面相比,自然損色了不少,方老爺不好意思道,“我們公婆倆今天真是有口福了,以后讓我家廚子向媛老板好好學學,下回一定讓大家也吃上這樣的長壽面。”

有賓客說,方老爺客氣了,我們今天吃上這么好的長壽面也都是沾你的光托您的福啊。

方老爺拿起筷子,準備開吃,“聽大家這么說,我老方心里還消受一些,不吃長壽面不叫過壽,可大家知道為什么過生日要吃壽面嗎?”

這個問題倒把大家問住了,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紛紛搖頭,還真說不上來。

方老爺一看大家都不知道,立刻來了興致,放下筷子,給大家講起典故來:相傳,漢武帝崇信鬼神又想信相術。一天與眾大臣聊天,說到人的壽命長短時,漢武帝說:《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就長,若人中一寸長,就可以活到一百歲。坐在漢武帝身邊的大臣東方朔聽后就大笑了起來,眾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對皇帝無禮。漢武帝問他笑什么,東方朔解釋說:“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一百歲,人中一寸長,彭祖活了八百歲,他的人中就長八寸,那他的臉有多長啊。”眾人聞之也大笑起來,看來想長壽,靠臉長點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個變通的辦法表達一下自己長壽的愿望。臉即面,臉長即面長,于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面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吃面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面”。于是這習俗一直沿襲至今。聽完方老爺的講述,大家全都釋然,笑著埋頭吃面。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一碗長壽面也已下肚,大家酒足飯飽,紅光滿面。方家籌備的壽辰飯局已接近尾聲。

24救國基金(見下期)

我已委托“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