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一有變動,最忙的就是中介了。有人甚至總結,買房走過最多的路,就是中介的套路。今天,小管家就來給大家說說,這些年中介的“手段“。
1.低于市場價的房源,99% 是假的
如果你在網上或者買房軟件上刷到一個“性價比超高”的房源,先別激動。不要被描述上的裝修、戶型、小區環境所蒙騙,一般這種看上去比同樣面積的房子大很多,而且價格也比同小區低一大截的房源,很有可能就是一個陷阱。
如果你聯系中介,很有可能會被告知“這套房剛剛賣掉”、“你留個電話吧,有房子我再推薦給你”、“這個小區還有個同戶型的,我帶您看看 "……
其實,中介一開始掛出去的圖片本身就是假的。天上不會掉餡兒餅,低于市場價的房源 99% 都是假的,剩下那 1%,根本不等你在網上看到,就被秒了。
2.為賺更多中介費,慫恿賣家標高價
很多賣房者剛對中介表達出賣房意愿,中介就會勸用戶把價格標得高一些。“昨天你們小區一套房剛賣了 500 萬,你要賣就掛 550 萬,就算被人砍價,最后至少也能 530 萬成交,輕輕松松多掙 30 萬。”
類似的說法,看似在為賣家謀利益,實際上是給中介自己謀好處。以鏈家為例,他們一般按照實際成交金額收取 2.7% 的中介費。如果成功慫恿賣家提價 50 萬元,就能多收 1.3 萬的中介費。
3. 0 傭金做噱頭,未必真便宜
有的中介打出低傭金甚至0傭金招攬客戶,但其實房價卻抬高了不少,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
4.兩份買賣合同房價不一,玩轉買家和賣家
有的中介在確認買家意向后,就會促使他們盡快簽訂購房合同,然后交付定金以及首付款。但當你以為以合理的價格買到心儀的房子時,豈不知中介其實早以更低的價格從賣家那里簽訂了買賣合同。
也就是說,中介跟賣家協商的價格是低于中介給你的報價的,而這其中的差價,自然落入中介的口袋。
5."速銷房" 的秘密
有的中介會有自己的“速銷房”,也就是獨家代理。一方面增加了自己的房源數量,另一方面此消彼長打壓競爭對手房源。
中介在簽訂速銷房之后會根據用戶的特點選擇是否再度抬高房價賺取差價。比如,中介會在賣家以 780 萬掛牌后,根據自己的經驗聯系賣家,告訴賣家可以幫他以更高的價格賣出,但多出來的銷售額需要雙方按一定比例分配(一般是各占 50%)。
對于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的房源,中介會集團采購提前支付房款給賣房者,但是并不過戶,之后再以更高的價格賣給用戶賺取差價。
6.費外收費
一些中介收費標準不透明,收取“貸款服務費”,但如過你是直接在銀行辦理貸款,其實并沒有這筆費用。還有一些中介以拒絕辦理過戶或扣押房產證為要挾,過戶前惡意提高服務費。
此外,一些中介還利用市場壟斷地位,聯手提高中介費。以前天津市就發生過多加中介機構聯手將二手房交易服務費從總房款的 2% 上調至 3%。后來,天津市發改委認定這幾家公司違反反壟斷法相關規定而作罷。
7.散播謠言
一些中介通過傳播政策謠言,鼓勵購房者 "迅速出手"。比如不定時在某個節點散播 "政策傳言",聲稱將出臺新政策,鼓動大家趕緊買房過戶。中央制定的任何新政、利好,都有可能成為中介炒作的理由。
8.鼓動買房 " 假離婚 " 甚至親制假離婚證
部分中介為促成交易,還誘導購房者辦理 "假離婚",以享受首套房利率優惠和更低的首付比例。
有的房地產中介甚至利用民政局婚姻信息不與房管局聯網的現狀,替買方制作可以以假亂真的 "離婚證" 和 "戶口本" 蒙騙房管局,并收取數百元的 " 工本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