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們的人生會有“情緒”這種功能設置?“情緒”的背后到底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秘密?
根據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戈爾曼的觀點,所有的情緒在本質上都是某種行動的驅動力,即進化過程賦予人類處理各種狀況的即時反應。
也就意味著,情緒隱藏著某種行動傾向。
在漫長的進化中,情緒指導著我們迎接困境與重任的挑戰——
在面對險境時,我們往往會表現出恐懼的情緒:我們臉色蒼白,那是因為頭部的血液會迅速回流到腿部,方便我們迅速逃跑;同時我們會有一瞬間呆住不動,那是因為大腦需要思考是否應該躲藏以及往哪里躲藏;
在遭遇挑釁時,我們往往會表現出生氣的情緒:血液會迅速流到手部,以方便抓取武器回擊敵人,同時心跳加快,腎上腺激素增加,為強有力的行動提供充沛的能量;
在遭遇重大痛苦時,我們往往會感到悲傷:此時的我們無力做任何事情,那是因為悲傷會降低生命的能量與熱情,放緩新陳代謝速度。低能量促使你待在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比如回家,便于你度過這一段難過的時期,等能量回升后再開始新的生活。
所以,情緒機制是人類在經歷了漫長的進化過程后固化的一種本能。在原始社會,這種本能讓我們在面對突發情況時能迅速做出反應并得以存活下來。
然而問題在于,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人類的生存處境再也不像原始社會那般惡劣,生存危機也沒有那么嚴重,當這些因素消退時,人類部分情緒與情境的吻合度就會出現問題。
因此,如果一個人不經過后天刻意地學習和訓練,將很難擺脫情緒的習氣,很容易陷入情緒的陷阱,最終情緒失控。
如何控制情緒?明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