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三: 選自《打破僵局》
【R 原文片段】
如果你不在談話技巧上花心思,很容易表現的咄咄逼人,使談話陷入僵局,因此需要改變你的談話方式。我的建議是,需要考慮做出改變的不僅是說什么,還有如何說,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可變因素:
1.節奏—對話的節奏應該加快還是減慢?
2.音量—你說話時聲音有多大?你應該提高還是降低音量?
3.打斷—是你打斷對方,還是對方打斷你?
4.停頓—在回答對方之前,你能否等一等,稍作沉默?
【I 用自己的語音重述知識】
在談話過程中,如果我的觀點是正確的,這時候不要著急去證明它是對的,因為這很有可能讓我表現得咄咄逼人,更重要的是要去考慮一些說話技巧。如:在什么樣的場合需要減慢或者加快節奏、說話聲音要提高還是降低、我為什么去打斷別人、別人打斷我是別人的原因還是我的原因、是否要在回答對方之前等一等。
【A1 描述自己相關的經驗】
有一次,出差和客戶談事,客戶之前說讓我們那樣做,我們照他說的話去做了,結果做出成品后,他說他沒有說過那樣的話,他不要這樣的成品。這使我感到很生氣,很激動,我拼命加大音量,并不時打斷他,讓他回到他之前說那句話的場景中,想讓他承認他說過那句話。結果,顯然,客戶非常生氣,當著領導的面數落我。
還有昨天,我為了讓我媽媽同意我的觀點,說話聲音有點大,也沒有耐心和她細細談。她也一直在堅持她的觀點, 而我覺得他的論據簡直不可理喻。當然,她的聲音比我更大,這讓我忽然有一種感覺,不是聲音大就能說服別人的。
【A2 以后我該怎么辦】
在不同場景,要學會不同的說話技巧。如:
當自己有理時,不能試圖用提高聲音、加快節奏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更不能去打斷別人。試著慢慢、心平氣和和別人溝通。
當別人問我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我可以適當放慢節奏,并且在回答之前稍作沉默,這樣以爭取最大的思考時間。
當在一些時間有限的場合,可以考慮適當加快說話節奏。
【后記】
這是我第一次拆書,還是思考了一些時間的。不過感覺對知識點印象更深刻,也會聯想起自己以前的經歷,從而去做出相應的改變。
不過有3個疑問:
1.不知道自己對知識點的重述是否正確?
2.自己的經歷是和知識點有關聯性,還只是為了印證觀點而去舉的例子?(例子是真實的,但是可能有的細節會忘記,寫出來的過程中會有一點出入)
3.以后我該怎么辦這部分,是否都是正確的觀點,這里是否有夾雜錯誤的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