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不遠游,可是我們做兒女的,還年輕還有更長的路要走,需要升值,需要加薪,需要掙更多錢,養活父母,供養起未來的生活. 生長在經濟發達的地區還好,可以跟父母距離近一些,在成長的地方找個自己對口的工作,但大多數的我們,都是背井離鄉……遠游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每年春節放假,機票貴,為了省錢,那就搶火車;火車票難買,那就準時搶票,連搶一個月,總想著能撿到一張,站著也要回家。
每年春節回家,最開心,每次就怕時間太短,媽媽沒有時間把我想吃的東西都做一遍,我怕她會遺憾,因為下一次吃可能就要再過一年了。
每次回家看到父母白發又爬上了頭,皺紋又變多了,背越來越彎了,一干活就喘,說過的話會反復的說,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最害怕他們在我還沒準備好就突然得重病。
1.
隔壁病床的大媽,55歲,一位滿臉滄桑的女人,掃著大街掙些零花錢,每個月能掙1500塊,閑時在家照顧自己的孫子,發病時正在家中洗衣服,感覺頭昏,扶著墻走到屋里,睡了一下午,想著睡一覺就好了。
可是身體生病的時候不會看人上顏色,還差三天就過年,在醫院診斷成腦出血后,愣是在醫院看完病回不了家了,在醫院一躺一星期,起不了床,兩個兒子和老爸一起輪流照看大媽。
本來想著過春節回趟老家,結果全家人都陪在了醫院。在醫院過大年,聽著外面鞭炮聲,一陣凄涼。
住了兩星期醫院,大媽出院了……
這是我們希望的結果,病后痊愈了,出院了
我們都害怕父母會得病,特別是稀奇古怪的那些病,不希望聽到癌癥和那些有的沒的名詞,那些不治之癥的字眼,因為那是一場打不贏的戰爭
2
晚上八點,四五個人推著平板車把一個老人送進了醫院,老人七十多歲,暈迷了將近一個白天,兒女們看情況不對,抬著擔架就把母親送進了醫院。 剛抬在床上,護士們就搬來了醫院大大小小的檢測儀,給老人插上了各種管子,貼上大大小小的監測線頭。檢查似乎一直沒有盡頭。
終于,主治醫生來診,發現瞳孔已經放大,建議兩個選擇,一種住重癥室,一天3000塊,每天只能探視一次,設備先進,無菌環境,搶救及時,治療有可能恢復意識,但也有可能變成植物人,或者錢花了人沒有救不過來,另一選擇就是直接抬回家,有可能撐不過明天……
聽完這番話,兄妹幾個人放聲大哭,家中老小情緒激動,抹著眼淚就發飆了,"醫生你什么態度,為什么不盡力治!" ,醫生好生解釋,兄妹們遲疑了,"大哥,怎么辦?".
子女們都是農民,也沒多少錢,花了錢人還救不回來,太不容易,最終哭著買了氧氣罩把母親抬回了家。
......
有時候我很害怕,當父母突然得重病時,我的銀行卡里還沒攢夠錢
我害怕,當父母突然得重病時,面對高昂的費用,拼盡全力也沒能得到好的治療,只能抱著痛哭......
2.
小灰的爸爸半年前突然得了肺癌,發現時已經是晚期,每個月光吃的藥就已經三萬塊。
有時候小灰想,回家照顧爸爸吧,可是醫藥費也得掙啊,小灰剛畢業才兩年,一個月也就是五千塊,父親一個月的醫藥費就花掉了自己六個月的工資,所以工作不能辭。
可是,父親的時日不多了,小灰家在南昌,好在工作在上海,周末有時間就趕緊買票回了家,把年假能用的都用了,就是希望能陪在父親身邊,照顧他最后的日子。
......
有時候我很害怕,當父母突然得重病時,我遠在他鄉,沒有能力辭職回家照顧他們。
我害怕,當父母突然得重病時,我沒有時間去照顧他們,陪在他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