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交互方式,都是為了展示新的內容,但不同產品、環境下的選擇,可能給用戶帶來的體驗則可上可下了。
常見的應用場景
以新聞類APP為例,這在以前的PC端是應用最頻繁最多的一種交互方式,比如在一篇新聞頁面中,點擊留言,則會打開一個已留言的新頁面;在頁面中點擊其他文章鏈接;
但事實上,在移動端,這種新建方式已經應用得非常少,典型例子就是各類新聞類APP,無論是在寫評論、留言頁,還是查看某一個評論的跟帖,基本都沒有新建一個頁面(注意,這個新建頁面是一個URL,具有返回標配的)。
兩種方式的特性
- 新建,從用戶體驗上看,給人一種進入一個獨立的頁面,有一種更多、更深的感覺。事實上正是如此,新建一個頁面,更多是有如下需要:
1.1. 需要一個新的頁面來進行更為豐富的展示。
1.2. 與上一個頁面的內容沒有太多關聯性,新建后可以不用返回。
1.3. 保持視覺上的一種獨立性,在邏輯上更嚴密。
缺點:一旦新建頁面一多,用戶返回最初頁面則更變得更耗時,就想棧一樣,先來后出。同時,讓用戶返回主頁和返回最初頁面產生沖突。 - 彈出面板,從用戶體驗上看,更具有唯一性,就是我最初為了一個理由進來,那么所有的操作都是圍繞著這個理由來。使用彈出面板的理由是:
2.1. 保持在一個頁面內,保持用戶對當前內容的高度關注。
2.2. 用戶的當前操作,彈出面板給予足夠的支撐。
2.3. 用戶能用更少的視覺成本去返回此前操作。
2.4. 全局返回能更好地被使用,使用戶能一鍵返回到主頁。
缺點:在視覺上不能更“干凈”,對用戶會產生一定的視覺干擾,對UI設計有更高的要求。
哪種更好?
這是個永恒的問題,無論選擇哪個,總有這個問法,但其實不是哪種更好,是哪種更合適。
哪種更合適也不能獨立來看,是跟整個APP的設計風格相吻合的,下面兩個圖或許可以說明:
微信圖片_20170615142810.png
新聞類跟帖,傳統的采用彈出面板方式,用戶可以在輸入的同時,保持對需要評論的主題、內容的閱讀、關注,有利于其持續修正其準備發表的評論。同樣是寫評論,微信對公眾號文章的留言則是另起一頁:
微信圖片_20170615142815.png
相比起來,微信的評論頁面更清爽、簡潔,好處是讓用戶聚焦于其對正面文章的評論寫作,界面友好。
為什么這兩者對評論有不一樣的選擇呢
個人認為新聞評論,重點有時不完全是新聞內容本身,其他用戶的評論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很多人熱衷于閱讀新聞,更多是看評論,精彩的評論可以影響一個人,讓人產生一種共鳴(或不同意見),甚至自己都想發表下看法。
而微信的圖文評論,焦點在于圖文,其評論體系結構不用于新聞類,一是有審核機制,二是沒有樓層,只有作者回復,一個用戶無法評論另一個用戶留言。這其實就是平臺希望留言有別于新聞類APP的評論機制,希望保證評論質量,而不是數量。是聚焦于文章內容本身的觀點、簡介評論。如此,選擇新建頁面,減少其他影響因素,專注于評論輸入則是一個在引導、UI設計等方面都比較適合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