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凌晨兩點,黑色包裹了整個空間,電腦屏幕的光似乎有些刺眼。
我揉了揉眼睛,把手離開鍵盤和鼠標,悄悄關掉了電腦。
用手捂著裝滿熱水的杯子,一個人來到了宿舍的樓梯間,俯在陽臺欄板上。
看著天上可憐的幾顆星,呼出的水蒸氣模糊了視線。
通常,面前總會出現兩個小人,一個抱怨生活,另一個負責安慰前者。
“唉,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沒試過怎么知道呢?”
“太累了”、“不,只是你弱而已,效率高就不會了”……
這次和以往不同,那兩個小人沒有出現,內心安靜得像一片沒有波瀾的湖。
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些事。
(二)
初中的時候,大概十年前。那也是一個半夜,估計也到凌晨一兩點了。
但是,心情卻與現在完全不同。
宿舍里,我躺在床上睡不著。
拿起日記本,走到陽臺,靠在欄板上,借著月光,想到什么就寫什么。
有個朋友到陽臺洗手時,覺得我好奇怪,半夜才出來寫日記。
我笑著回答:“睡不著,無聊就出來寫寫。還可以看看星星?!?/p>
“今晚的月好亮啊,都不用開燈了?!薄笆茄?,前幾天也是……”
然后,我們就聊開了。就這樣,有趣的事情就開始了。
以后的每天這個時候,我們都會坐在欄板上聊天,不時一起抬頭看著那亮亮的月球。
聊天的內容已經記不清了,但是當時無憂無慮的感覺刻骨銘心。
那個時候,從來不寫日記的我開始記錄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意外地上了天文課,買了望遠鏡看星星,開始喜歡天文;不喜歡讀書的我,看完一部好看的電影后,會去圖書館找原著,翻著泛黃的紙,讓我開始覺得讀書還是挺有趣的……
(三)
時光荏苒,十年過去了。 生活開始出現了各種的無奈與抱怨。
我曾問過那個朋友:“你還記得當年我們在陽臺上的聊天嗎?”
“當然記得。可是,那已經回不去了。”“對呀”……
生活似乎也回不到原來無憂無慮的感覺了。
無感地做著自己的工作,不知不覺就到了凌晨兩點;每條“死線”都集中在一天,從一開始的崩潰到最后的習慣;好不容易遇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想再花點時間去研究,但上司又來催促你的進度;沒放假,你想出去走走,可是終于等到放假,卻發現最需要的是:好好睡一覺……
十年前的我根本沒有想過,“這是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因為當時內心已經給出了答案。
時光無法倒流到象牙塔,現實的因素不斷壓迫,只有遵從內心才能奪回你想要的生活。
2016年了,是時候從心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