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世界

在一個放羊的孩子眼里,整個村莊的青山和綠水,以及村莊的村民和他每天所放牧的羊群就是他的整個世界。在一個煤礦工人眼里,每天接觸就是挖礦,和周邊的礦工,那么這些就是他的整個世界。在一個股票操盤手的眼里,每天接觸的都是投資客戶和滿屏的股市曲線波動,這些就是他的世界。同樣在一個互聯網外賣行業的從業銷售人員眼里,每天接觸的都是各種餐飲商戶,和商戶的運營維護工作,這些就是他的世界。

我們會發現,從事不同行業的人,他們的目光和思考的專注點都是集中在正在從事的事情上,他們都是被他們所從事的行業的事情,觀念,規則所限制在那里了。對于有些人來說有時候這很難突破這個思維邊界。所以在他所在的行業每天接觸的事情就構成了他們各自的不同的世界。這很容易理解不是嗎?

所以不同的人總是具有不同的世界。

但是總有一些人能夠成為跨領域的通才,前幾天我在我的一篇文章《更多維度構建價值人生》講到,萊布尼茨就是一個跨多個領域的通才。對于一個事物的理解,那么他可能會綜合各領域的知識來共同解決所遇到的難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空背包”。所以對于萊布尼茨來說,他應該具有比那些只有單個領域能力的人具有的單維度世界更大的維度的世界吧。

在我還是大二的時候,我就開始接觸互聯網外賣行業,到現在已經接近5年的時間,中間離開去過一個做超市的公司,在那里體驗過不同行業,不同公司的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文化。在還沒有離開互聯網外賣這個行業的時候,每天所從事的事情從一個銷售員變成一個管理人員,然后每天接觸的都是一些銷售人員的所做的市場宣傳,商戶的洽談,商戶的運營,服務指標的管控,眼里所有的一切都是有關互聯網外賣。真的以為這就是全世界了。可是這是真的嗎?

當我離開互聯網外賣這個行業去到超市行業的時候,發現原來自己的世界之外還有不一樣的世界,在那個世界里面運營的又是另外一套規則和玩法。當我遇見那些的時候,我發現之前的思維有點太局限了。

一個人在一個行業待久了之后大概都會變成這樣吧,這里不是倡導我們大家都應該嘗試去頻繁換行業和工作哈,我想表達的是我們千萬不要認為我們每天從事的工作就是我們這個世界的全部,應該保持一個開放的思維去接納吸收不同領域的知識,如果有可能的話多涉足不同的領域,這樣你能夠了解不同領域具有不同的思維模式,不同的運行規則,其實我們最終會發現我們的世界只是這個客觀世界的一小部分。

OPEN YOUR MIND

我特別喜歡一個作者的一句話:我用我的文字借給讀者一雙我所看到世界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的模樣,然后在與讀者的互動中得到很多來自不同領域的人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模樣,當把這些人的世界拼湊起來的時候,才能夠勉勉強強的拼湊出這個世界的真實模樣。

平時多接觸不同領域的人,看看他們是怎么看這個世界,以及他們是怎么理解這個世界的運行的,以便我們能夠獲得對這個世界認知的接近于真實的世界的模樣。

在和不同領域的人接觸的時候,我們應該首先去學習了解他們那個領域的知識和規則以便我們能夠更好的理解他們的思維模式,在有機會合作的時候,能夠更好的統籌他們的思考,決策的時候能夠更加全面,以便最終能夠達到一個合作共贏的局面。

最后總結一下:

1,不同的人的世界是不一樣的

2,第一份工作的時候,工作就是自己的全世界,可是全世界可并不只是我們這個行業

3,不同領域的人的人思考方式不同,對于同樣一件事情,從不同的領域來看,其實對于每個人產生的思考也是不一樣的,保持開放的思維模式,接納更多人的觀點,綜合統籌,最優化決策。

4,多接觸不同領域的人,看看他們怎么看這個世界,他們怎么理解這個世界的運行,以便我們能夠獲得這個世界的認知更加接近這個真實的世界。

5,和不同領域的人接觸的時候,我們需要去學習他們那個領域的知識和規則以便我們能夠更好的理解他們的思考模式,在有機會能夠發生合作的時候,能夠更好的統籌他們考慮的點,決策的時候能夠更加全面,以便能夠合作共贏。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