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摘錄如下。
第一章 我的信念
? ? ? 1. 生活真的非常簡單,我們付出一切,又終會重新獲得。
? ? ? 2. 我們相信自己是怎樣的人,就會變成怎樣的人,我們相信會擁有怎樣的生活,就會擁有怎樣的生活。我們的信念,均會成真。
第二章 問題的癥結
? ? ? 1. 練習:對著一面鏡子,注視自己的雙眼,說出自己的名字,然后說:“我愛你,接納你本有的樣子。”
? ? ? 2. 熱愛自己的開始,就是絕不、永不為任何事情批評、責難自己。
第三章 根源
? ? ? 1. 過去無法更改,當前的所思所想卻勾勒著我們的未來。
? ? ? 2. 假如我們將一個三歲大的孩子放在屋子中間,開始對他喊叫,說他愚蠢,什么事都做不好,他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看著他制造的混亂場面還可能打他幾下。于是,我們最后會看到一個受驚的小孩,規規矩矩地坐在角落里,低頭流著淚。從此往后,這孩子就會經常表現為上述兩種樣子,而我們絕不會知道他的潛力所在。
? ? ? ? ? 換種方法,如果我們對同一個孩子說自己多么愛他,多么關心他,我們喜歡他的相貌,他多么聰明伶俐,我們喜歡他做事的方式,告訴他在學習的過程中犯錯在所難免——不管他犯了什么錯,我們都會對他不離不棄——那個孩子身上釋放出來的潛能會讓你深感震驚。
? ? ? ? ? 每人心中都有一個三歲大的孩子,我們經常對內心中的這個孩子喊叫。而后我們又會詫異,為何自己的生活一團糟。
? ? ? ? ? 如果你有一個總批評你的朋友,你愿意待在此人身邊嗎?如果現在你還以相同的方式對待自己,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 ? ? 3. 責備他人會讓我們失去力量。
? ? ? ? ? 每當我們責備他人,就表示我們并未對自己負起責任。
? ? ? 4. 我們必須理解,父母曾以他們擁有的理解力、覺知和學識,盡最大可能做到最好,這種理解對我們的自由至關重要。
? ? ? ? ? 你對父母的童年,尤其是十歲之前的生活知道多少?如果有可能,問問他們。如果你能了解父母的童年,就會更容易理解他們為何那樣做。理解會讓你生起憐憫之心。
? ? ? ? ? 如果你不知道,也不能發掘他們的童年真相,試著想象他們的童年經歷,是什么樣的童年會造就一個那樣的人?
? ? ? ? ? 為了自己的自由,你需要這樣的知識。讓他們獲得自由,你才能獲得自由。原諒他們,才能原諒自己。如果你要求他們完美,你也會要求自己完美,于是,你的一生都會充滿痛苦迷惑。
? ? ? 5. 理解會讓你生起憐憫之心。
? ? ? 6. 不論過去發生過什么,我們都要超越并戰勝早年生活給我們帶來的缺陷。不論他們對我們說過什么,我們都要重新認識自己的高貴品質和靈性光輝。你要戰勝你的消極信念。
? ? ? 7. 我知道,無論從何處開始都無關緊要。因此,現在我從最小、最容易打掃的角落開始,這樣我會很快看到結果。
第四章 真相
? ? ? 1. 也許,你根本沒意識到你的信念。大多數人真的意識不到,他們僅僅將外部環境的種種狀況視為命中注定。
? ? ? 2. 生活中我們正與之苦苦糾纏的那些問題,可能確實存在。然而,無論我們正在處理的事情多么困難復雜,它都只是內心思維模式的一中外部反射或結果。
? ? ? ? ? 看看你生活中的那些問題,問問自己:“我擁有的哪些想法造成了這種狀況?”
? ? ? ? ? 如果你讓自己安靜地坐下來問這個問題,你內在的聰明才智會將答案展示給你。
? ? ? 3. 我們的思想創造了我們的未來。如果現在我們擁有的某些東西不受歡迎,我們就必須運用智慧去改變這種狀況。我們能從這一秒就開始改變。
第五章 現在的行動
? ? ? 1. 憤怒只是在浪費你的時間,那是一種愚蠢的反應,它拒絕以不同的新方式來理解生活。
? ? ? 2.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有多固執,試試“心甘情愿地改變”。我們都希望讓生活有一些變化,讓情況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容易,但我們不想自己作出改變,更希望“他們”作出改變。但如果要生活發生變化,我們必須從內心作出改變。我們必須改變思考的方式,改變說話的方式,改變表達自我的方式。只有這樣,外部變化才會發生。
? ? ? 3. 我愿意學習。我可以學會。我心甘情愿地改變。我選擇開開心心地做這件事。當我發現需要釋放某些情緒時,好像找到寶藏一樣。我看見并感到自己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變化。
第六章 抵觸改變
? ? ? 1. 急躁只是抵觸的另一形式而已,它意味著抵觸學習、抵觸改變。如果我們要求改變立刻發生,馬上完成,就意味著我們沒給自己留下時間去學習,了解已有問題的相關經驗教訓。
? ? ? 2. 如果有什么東西對我們很有幫助,我們就會時常想要與他人分享。但是,在那樣的時間與空間點,他人可能還沒做好改變的準備。就算我們自己想要改變也相當困難,更何況對其他根本沒想改變的人,試圖讓他們作出改變幾乎不大可能。如果你強求,很可能會破壞彼此之間美好的友情。我敦促客戶們作出改變,是因為他們來找我尋求幫助,我不會管自己的朋友們是否需要改變。
? ? ? 3. 重復的模式顯示出我們的需求:
? ? ? ? ? 我們擁有的每一種習慣,我們一次又一次的經歷,我們重復的每一種模式,都顯示內心存在某種需求。
? ? ? ? ? 我們說過多少次類似“我絕不會再那樣做”的話?可是,話音剛落,我們就又開始大吃大喝、抽煙、對我們愛的人說狠話。于是,我們將所有問題糅在一起,歸結為一個原因,憤怒地對自己說:“你沒有意志力,不講原則,你就是很軟弱。”但這這會增加我們已有的愧疚感。
? ? ? 4. 自我批評只會強化你的拖延戰術,加強你的惰性。放棄舊的思維模式,創造一個新的思維模式,才是精神力量該去之處。
? ? ? 5. 如果你因為自己會害怕、會恐懼而感到憤怒,請想想你在三歲時的樣子。假如你面前站著一個畏懼的三歲孩子,你會做什么?你是對他表達憤怒,還是會伸出雙臂將他攬入懷中,安撫他,讓他放松下來,直到他感到安全?在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你周圍的大人可能不知道在那種情況下怎樣安慰你,讓你感到舒服一些。現在,你是自己生活中的家長,假如你不去撫慰自己心中的那個孩子,這真的非常悲哀。
? ? ? ? ? 過去的已經過去,但當下,你有機會按照希望被對待的方式對待自己。一個受到驚嚇的孩子需要撫慰而不是責備。責備自己只能讓你變得更加驚恐,無處求助。當內心的孩子感到不安時,會制造許多麻煩。記得你年輕時被人輕視的感受嗎?你內心的那個孩子現在有著同樣的感受。
? ? ? ? ? 善待你自己。開始熱愛并贊賞你自己。這正是那個小孩需要的,這樣他才能發揮自己最大的潛力。
第九章 日常工作
? ? ? 我拒絕以任何方式批評自己。
第十章 關系
? ? ? 1. 當我們對愛沒有期盼的時候,當我們沒有尋找愛的時候,愛就來了。搜尋愛永遠都不會給我們帶來最合適的伴侶。搜尋只會引發渴望與憂愁。愛絕不在我們之外,愛在我們內心。
? ? ? 2. 不要堅持認為愛馬上就來,也許你還沒有準備好迎接它,或者還沒有進步到能吸引想要的愛人。
? ? ? 3. 不要認為隨便找一個人就行了,建立你的標準。
第十一章 工作
? ? ? 如果你正在做自己并不在乎的工作,如果你想改變自己的地位,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了問題或者已經失業了,最好的辦法是:
? ? ? 充滿愛意地為你當前的職位祝福,認識到這只是你成長路途中的一塊跳板,是你自己的思維模式讓你處在當前的位置。
第十二章 成功
? ? ? 學習就是一個不斷犯錯的過程,當我們的潛意識能將正確的圖像拼湊在一起時,我們將不再犯錯。
第十三章 財富
? ? ? 1. “我配得上世界上最好的東西,現在我也接受最好的東西。”
? ? ? 2. 不要因為別人擁有的比你多而感到憤恨或嫉妒,這些情緒會耽擱你的前途與財富。不要批評他們選擇花錢的方式,他們的事跟你無關。
? ? ? ? ? 每個人都在遵守自己思想意識中的法則,管好自己的思想就行,為別人的好運祝福,而且要知道,有許許多多的好運等著每一個人。
? ? ? 3. 我們要放棄“收入固定”的心態。不要堅持認為你只擁有固定薪水或收益而限制宇宙的法則。那份薪水或收入是一條溝渠,而非你的源泉。你的供給來自宇宙本身這一源泉。
? ? ? ? ? 溝渠有無數條,我們必須向它們敞開心懷,我們的意識必須接受收益來自四面八方這一觀念。當我們走在馬路上,發現一分一毛,都應向這一源泉說聲“謝謝”!這一通路可能很小,但新的溝渠正在源源不斷地開啟。
? ? ? ? ? “我敞開心懷接受新的收益途徑。”
? ? ? ? ? “現在,不管這份收益是我期望的,還是未曾期望的,我都滿懷欣喜地接受。”
? ? ? 4. 我相信,有的事物離去,只是為了給更好更新的東西騰出空間。
第十四章 身體
? ? ? 1. 緊張并不是強大的表現,而是軟弱的表現。放松、平和、集中精力是真正的強大與安全。
? ? ? 2. 頭發代表力量。當我們緊張害怕時,通常會使身體變得緊張,最初從肩部肌肉開始,繼而上升到頭頂,有時候還會出現在眼周。毛干從毛囊中長出,當頭皮壓力很大時,毛干會受到嚴重擠壓,以至于不能呼吸,然后死亡脫落。如果這種壓力持續下去,頭皮得不到放松,毛囊會繼續保持緊張狀態,新頭發就長不出來,人就會變成禿頂。
? ? ? 3. 頭疼源自自我否定。下一次頭疼時,停下來問問自己,你在什么地方做了怎樣的錯事。原諒自己,放下它,頭疼就會自動消失無形,從哪里來回哪里去。
? ? ? 4. 緊緊抓住一段關系,只會讓伴侶拼命逃開。攥緊雙手不能帶來任何新東西。從手腕開始自由地擺動雙手能帶來一種放松與開放的感覺。
? ? ? ? ? 屬于你的東西不會被別人拿走,所以放松一下。
第十五章 問題清單
? ? ? 我將健康視為自然狀態。我用營養豐富的飲食滋養自己。我以各種有趣的方式進行鍛煉,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