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過自己之前寫的文章,里面不是拖泥帶水的情節(jié),就是邋里邋遢的寫實,一副無病呻吟的樣子,就好像攤在床上作最后的告白。
當初故事其實不夠精彩,卻因為自己是生活的第一人稱,自己也是事件的經(jīng)歷者,所以先把自己感動的痛哭流涕,想要把它轉(zhuǎn)化為文字,宣揚一番自己的羅曼蒂克愛情史。
可不成想,隔著老遠的屏幕,到處都是職場精英,情場高手。
自身經(jīng)歷的這一切,心里想的這一切,以及自己承擔的這一切,都只不過是過眼云煙,他人早已看透你的彷徨和你內(nèi)心的糾結(jié)。
有時候碰到幾個年紀輕輕的少年,大學還沒有畢業(yè),也沒有任何職場經(jīng)驗,卻因為自己在其中受過傷、流過淚,開始對職場和情場一頓橫七豎八的描寫和各種建議忠告,看得真是尷尬又好笑,也不得不羨慕那份純真和可愛的模樣。那不就是好幾年前的你嗎,內(nèi)心不禁自問!
有一次看到一個小男孩,他說放棄了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寫作當中,堅持了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撞了南墻,現(xiàn)在還是一遍一遍的寫著堅持,他的夢想就是渴望成為一名自由寫作的人。
我在想,你既然把寫作叫作夢想,那就不要急功近利,也不要把興趣駕馭在功名之上,不然在你的成品當中稍微發(fā)現(xiàn)一點不對稱,旁人就會覺得很變扭。你為了追求寫作而寫作,這樣趕出來的稿件內(nèi)容,應該豐富不到哪去,更不可能吸引一部分讀者,為你的文章尋求茍同和產(chǎn)生共鳴!
前段時間有個朋友一直在追張愛玲文集,看得很入迷。在我們面前一頓贊美,欣賞張愛玲對人生、對愛情、對待生活的一切追求,感慨女神經(jīng)歷的一切變故。追隨的工作都想要放下,恨不得天天呆在床上。我哈哈大笑的回應他,你這樣子的狀態(tài)是我十年前的樣子,我停下笑聲,朋友哈哈大笑的停不下來,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就這么奇怪的樣子。
張愛玲能寫出精彩文集的背景和原因,不是一句一段能解釋的清楚地,女神生活的背景,和他經(jīng)歷的生活歷程本身也是一個特殊的時代。單單女神能用文字表露真心的,那或許也和她內(nèi)心的想法一致,對生活的判斷一致,并不是為了若干年之后,迎合讀者的口味,胡亂一編,寫下這么多情感至深的文集!
我因為也很喜歡文字,拜讀過很多文化名人的書籍,發(fā)自內(nèi)心的羨慕,曾經(jīng)也一度想過自己是不是可以嘗試寫一點東西。
可發(fā)現(xiàn)寫不好就是寫不好,人沒到一定年紀,你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還沒有端正過來,你經(jīng)歷的劫數(shù)也才剛剛開始,倘若你想寫自己的《西游記》,那自然是寫不成的。等哪一天你修成正果,你的西游記自然也會有好的構(gòu)想,那也不必害怕整個過程和結(jié)尾的想象。
我閑來無事的時候,喜歡各種翻閱,有時候看到喜歡的文章,會癡了迷,到飯點了也并不覺得餓,看到部分無病呻吟的文章,到最后,什么也沒搞明白,我也會是焦急萬分,一陣悲憫。
我曾一直在想,文人是不是自古就多情,文人是不是自古就傷感,導致這么多喜歡寫文的人都落下林黛玉的病癥,好像全天下我最可憐,全天下我愛情最惋惜。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越來越喜歡那種心平氣和的描述,越來越喜歡那些樸實無華的文章,不會刻意描述悲傷,也不會過于強化情緒,簡簡單單的闡述一段故事,一篇感想,可能就是作者那不經(jīng)意間的眨眼,或是轉(zhuǎn)身,那都是極具感染力,十足能打動人的。倒不像前幾年我些文鄒鄒的字眼,哭天喊地,到最后也不明白自己想要表達的是什么東西。
五年后你再回頭看你曾經(jīng)寫下的一些文字,你肯定也會有類似的想法,一篇文章有相對應的一批讀者和一段時光!
我翻看記錄,狠下心來,把自己前幾年寫過的文字全部刪除了。
有很多原因,不可言語。
記憶不愿意去回想,
現(xiàn)在的心境也沒有辦法去理解和感悟那時候的心情。
就算讓我忘掉一部分事情,拿掉頭頂上的一些身份,我也做不到原先的單純,細膩,和煽情。
我變得不那么容易被感動了。
就好像時過境遷,你還站在原地,我卻不會回頭抱你一樣的糾結(jié)、自信和狂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