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邊糊

今年這個冬天真是個暖冬,有夠暖和的,氣溫沖到15度,看天氣不錯臨時起意,拉著隊友和孩子走出家門,去曬曬太陽,跟大自然借借能量,《黃帝內經》有講“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大自然天地山川河流,蘊藏著能量可以滋養我們的身心,讓我們煥發活力。

自從有了地鐵,出行就方便了很多,滬蘇1個小時就可以到達,晃悠半天錯過了午飯時間,兒子要求找一家平常沒有吃過的,于是乎選擇了一家粵菜館,點單時我被“鍋邊糊”的圖片吸引,上菜時看到實物我立馬就想到了老家的面粉湯。

家鄉的面粉湯有點類似現在飯店里的疙瘩湯,但是內容較之更豐富,小時候媽媽會在土灶臺的大鐵鍋里烙上一鍋燒餅,把面粉加一點水攪拌成糊狀, 鐵鍋燒熱, 倒入一點菜油, 然后倒入面糊, 用鍋鏟慢慢地把面糊抹開, 抹平, 老媽象變魔術一樣,一張圓圓的薄薄的又不會破的面皮就在媽媽的幾抹之下成形了,然后撒上一點鹽, 一點蔥花, 蔥香味立馬四散開來, 那時候我和姐姐兩個小饞貓就會讓媽媽先給我們切一塊吧嗒吧嗒地吃起來,出鍋后媽媽會嫻熟地用菜刀切開長條或棱形,先放一邊放涼。

鍋子重新起火, 倒入一鍋水燒開,然后放入各式各樣的蔬菜,青菜或切好的韭菜,絲瓜,胡羅卜絲,如果有提前準備好熬好的小肉丁啊也會一起放進去, 這時候倒入已經切好的燒餅, 攪拌燒開后,攪拌一點面糊倒入,撒上鹽,加點油,一鍋香噴噴的面粉湯就出鍋了。

隊友說我就喜歡吃這些東西,骨子里的家鄉情懷。

畢業后離家出來工作,后來在異鄉成家,慢慢地也入鄉隨俗,適應了當地的習慣,自己也懶得再去做老家的菜系,也只有在媽媽過來時才會吃到從小吃到大的老家的菜系。

那是家的味道,媽媽的味道!

鍋邊糊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