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個好媽媽,沒能給孩子安好的生活環境,富足的生活條件,無比的溫柔與耐心。
剛剛聽見樓上的一位母親,應該是孩子父親不在家,她高聲訓斥的孩子大哭不止。我好像看見她揮手打在孩子身上,搥觸著孩子。這樣靜的夜晚,孩子嚎啕哭聲和女人大喊的聲音滲透兩個樓層傳遞下來。
我想定是那孩子哪里做錯了,屢教不改。不然媽媽怎會如此大發雷霆?其實我也有過這樣的時候,被孩子氣到要發瘋。我聽見別人家孩子這樣哭心里縱然理解媽媽還是特別難受。
現在的孩子太難管。同我們小的時候相比,又執拗,又有主意,又任性,家里唯她是尊。
孩子可以不懂事,我允許孩子不懂事,她們每天都在嘗試人生第一次。我抓狂的是,告訴她這樣事情不許做,她還屢次的去做。犯錯不怕,知錯就改,她是明知故犯,屢教不改。禮貌問題,我做到了標榜在前,她盡管的我行我素。安全問題,提醒,強調,她無動于衷。負能量,壞毛病,易學難改,抻耳朵講還犯,打一頓有效期有限。好行為,好習慣,不學,不做,提耳朵講還忘。這是為什么,我無論如何都難以理解!
真的,這個孩子讓我頭疼死了。母女間的戰爭每天都在上演。例如今天晚上剛剛請她吃完烤串,得償所愿。晚上哄她玩時就鬧兩次。白天不算。我們母女每天的二人世界都是這樣進行的。下午她在繪本上亂寫,無所謂,寫字總是好的。其中“授課老師”后面我說是魯老師。她說不對,是“lú”。我就講“這個你以后會學到的,現在可能還不明白。兩個三聲的字在一起的話,第一個三聲就要讀成二聲了。因為順口后來有了這樣規定。所以你讀'lú'是沒錯的。但是實際那個字應該念'lǔ'。”她橫橫的說“不對,就是'lú'!”我說你現在不明白可以,以后老師會教的。記住就好了。“你說的不對!就是‘lú’!”我就氣了。“媽媽會把正確的教你,不正確的,不肯定的我不會告訴你。這件事就是這樣的。你說我說的不對,還問我來干嘛呀?覺得誰說的對找誰問去吧!”她氣呼呼的走開。
晚上陪她玩兒拍皮球。我一把她三把。如果我拍的比她多就不行。我贏了更不行,一次也不行。我說“怎么只許你贏嗎?媽媽比你大,比你厲害是自然的。一個游戲而已,輸了就輸了,贏了就贏了,有什么呀!等你再大一點兒就厲害了。”不行,只許她贏。哪有那么多讓她贏的?我擔心她那樣嬌縱著她,不知道天高地厚,在外面也自以為是的受傷害的是她自己。
做媽媽的為了她好,她不領情不道謝還忿忿的。盡是她問我要這買那,她如愿了便忘記所有答應的條件,反過來還說我不好。我覺得我半生以來都沒這樣無理混賬過。怎么看她都不是我的孩子,和我一點不像。有句話叫“癩蛤蟆沒毛隨根兒”,跑不出基因二字。我想想倒也是了。父性基因強大我也沒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