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放假了,回老家了,免不了要走親訪友,朋友聚會,吃吃喝喝,玩玩樂樂。隨著日子一年一年的過去,我身邊一些朋友,也都升級成父母、成家長了,此處“家長”的意思是我們老師的“術語”,我是說孩子入園、入學了,所以聚會的時候,教育孩子成了一個越來越普遍、重要的話題。
一般來說,我很喜歡這樣的交流,作為教師,我覺得這樣的交流,很能凸顯父母對教育的重視,所以常常滔滔不絕,既講小故事,也講大道理。通常,我會在別人頻頻點頭的時候,總結一句:
親子教育,其實很簡單,就是愛和陪伴。你得花時間去陪孩子,才可能了解孩子,在這樣的基礎上,才能對孩子有影響力,才能有教育。
2
記不清是不是李笑來書中寫的話了:看一個人是不是重視你,看他為你花多少時間。父母不可能不愛孩子,為孩子愿意一擲千金——買生活用品,要看質地;買玩具,要看大牌;出去旅游,住豪華賓館;報輔導班,眼都不眨。
如果說,在過去物質相對缺乏、收入普遍不高的情況下,父母舍得花錢,很能表示對孩子的愛;那么,隨著現在生活條件的提升,比花錢,已經不足以表示父母的愛了。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加大,這時候,你愛不愛孩子,用陪伴的時間和質量,最能體現出來。
你說,我上了一天班,挺累的,需要休息。
你說,我和客戶談判,傷腦筋,需要放松。
你說,孩子需要學會獨處,自己玩一會吧。
你說,我不是教育工作者,不專業,還是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你說,孩子不是有那么多玩具嗎?不是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嗎?
孩子不懂這些,孩子只知道:
爸爸,你陪我玩一會吧!
媽媽,你給我講個故事吧!
所以有一首兒歌就叫《愛我你就抱抱我》
爸爸媽媽,如果你們愛我,就多多的陪陪我, 如果你們愛我,就多多的親親我,
如果你們愛我就多多的夸夸我, 如果你們愛我,就多多的抱抱我,
陪陪我、親親我、夸夸我,抱抱我。 媽媽總是對我說 爸爸媽媽最愛我 我卻總是不明白 愛是什么 爸爸總是對我說 爸爸媽媽最愛我 我卻總是不明白 愛是什么 如果真的愛我 就陪陪我 如果真的愛我 就親親我 如果真的愛我 就夸夸我 如果真的愛我 就抱抱我 愛我你就陪陪我、愛我你就親我,愛我你就夸夸我,愛我你就抱抱我
3
迪克牛仔的歌《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十分流行,其實仔細琢磨,這首歌不只是可以表達愛情,能不能從親子教育的角度去欣賞呢?
常常責怪自己當初不應該
常常后悔沒有把你留下來
為什么明明相愛
到最后還是要分開
是否我們總是徘徊在心門之外
當孩子年幼時,你不給他最夠的陪伴,等到有一天,他長大了,不再需要你的陪伴。孩子到了青春期、叛逆期,不愿意和你交流心事,你會不會發出這樣的慨嘆?
誰知道又和你相遇在人海
命運如此安排總叫人無奈
這些年過得不好不壞
只是好像少了一個人存在
而我漸漸明白你仍然是我不變的關懷
孩子獨立了,有了自己的小家,你發覺家里變得空曠,自己覺得孤獨,你心中,對孩子的牽掛,并沒有因為他的成長而消逝。你會不會覺得遺憾?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人愿意等待
當懂得珍惜以后會來
卻不知那份愛會不會還在
你終于明白,愛孩子,就應該多陪伴他,可是,孩子已經長大,已經不需要你的陪伴。親子之情當然還在,那份默契,會不會有所損折?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當愛情已經桑田滄海
是否還有勇氣去愛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有多少時光可以穿越?你終于明白:早知道,我應該多陪陪孩子。你功成名就了,卻覺得對孩子有太多的歉疚。
可是,為什么,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你不抽出時間、擠出時間,多陪陪他呢?
哪怕是一個微笑,哪怕是一個親吻,哪怕是一個擁抱,哪怕是一個拍手,哪怕是一個眼神。只需要幾秒鐘的時間,傳達的卻是濃濃的愛。
4
有一次在飯局上和朋友交談甚歡,我覺得他特別重視對孩子的教育,也能理解我的話,把握住了教育的內涵,很是高興。
然而,飯局之后,他又出現在另一個飯局上,有我們共同的朋友,我也受到邀請。
我因為要陪孩子上在線視頻課,婉言謝絕了。我當然也擔心朋友有不滿,有責備,我還擔心朋友說我”架子大”,但是,在我心里,孩子更重要。
我用行動,告訴了孩子:
學習的事情比其他事情更重要。
遵守約定,做一個守信的人(在線課是提前預約的)。
媽媽更愛寶寶,而不是朋友,不是出去吃飯。
要學會選擇,學會拒絕,學會安排自己的時間。
……
我特別遺憾的,是這樣的情況經常發生。每次在飯局上,聊完了教育,聊完了陪伴,飯局結束,曲終人散。
有的人,飯局之后,再去唱歌、喝茶、打牌、跳舞,美其名曰“應酬”、“交流感情”。
孩子呢?
說好的陪伴呢?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應酬可以不去?
孩子的成長不會等待
沒有時光可以重來
……
趁孩子現在還需要你,還依戀你,還信任你,
多陪陪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