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對于教育留下了許多非常先進的理念,比如君子不器,有教無類等。但是將近三千年過去了,我們的教育反倒很難做到有教無類。
但這不是我們的教育錯了,現在的學校分科制教育其實是在工業化的背景下產生的。工業4.0之前強調的是標準化,不管是機器的構件,生產的流程,還是生產者。
《翻轉式學習》一書中指出,現在的課堂教育很難做到有教無類,往往只能達到中等程度,把差的學生拉得高一點,但天才的學生卻很難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發揮他們的特長。而且對于知識掌握最牢固的往往不是學生自己,而是去教學的教師本人,幾年之后,學生因為不能運用到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很快忘記了所學到的內容。
翻轉式學習提倡學習主體要回到學習者本人,教師不再起主導作用,而是起“指導”作用。
就比如為什么現在我要寫下這篇小文章,其實也是翻轉式學習的一種方法,因為我要把書講述給別人聽,我自己就得梳理書本的體系,這個過程里把自己從被動接受變為了主動表述,學習的效果反而更佳。
樊登讀書會提倡我們寫學習筆記實際上就是對翻轉式學習方法的運用。盡管我只堅持了十幾天,但是獲益匪淺,即使活動結束,我想我也會努力堅持下去。
“君子不器”,人生有許多種可能。感謝互聯網等新興工器具的運用,手藝人在工業化的時代里變得沒落,但是在未來的時代,手藝人的市場將再次來臨。那時候的手藝人是為了滿足不同的個性需求而生的。未來的味精有可能是一位貿易商,就可能是一位銷售員,有可能是一位旅行家,有可能是一位內容提供者……如果您問哪一個是真正的味精,我回答:“一切皆有可能!”
附:讀書筆記
翻轉式學習
最牢固掌握知識的更多是教師本身,用不到的知識學生很快就忘記。
學校教育太多弊端:模塊化,格式化
其實解決問題的辦法很多
“壞學生”往往也能很成功
“君子不器”,工業化時代的學習首先要破壞孩子的自由精神(按照規程行事),孩子對于灌輸式教學的反抗是“遺忘”。
辯論賽是典型的翻轉式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