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頭妹也是產品經理

這是一篇《締造企鵝》的讀書筆記,希望你不要誤會了。

讀完這本書的時候,心中滿是敬佩,因為作者是一位90后小伙子,僅憑在書中提及的參考書目就多達40多本,這還只是我在讀書過程中記錄下來的感興趣的書。進入騰訊公司從事產品經理兩年時間,居然得出了這么多豐富的經驗和很好的觀點,產品經理需要非常出色的學習能力這件事,本書已經幫他說得很清楚了。

前幾天科技媒體寰寰姐推送了一篇文章,標題就非常有殺傷力《300萬!產品經理比銀行行長值錢?》,她在文中說到:最近馬克波羅網年薪300萬誠招高水平的O2O產品經理。什么節奏?!2012年,易建聯在NBA的77萬美元年薪換算成人民幣大概在485萬元,而NBA的薪金都為稅前,在扣除稅費后,拿到手上的錢也只有250萬元上下。幾天不混IT圈,產品經理都這么吃香了!真是男怕入錯行啊,往回走幾年,我也該轉個行做做產品經理。當時確實有點亮瞎我的鈦合金眼。

這年頭大到傳統央企國企、小到門店商戶手藝人,個個都在說轉型,轉型到底要轉成什么型?到底要怎么轉?就連身處互聯網行業中的程序猿、設計喵、運營汪們都急著轉產品經理?待遇暫且不說,產品經理就這么容易做好嗎?怎么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產品經理?

連帶著這些問題,我翻開了這本《締造企鵝》,第一感覺是這真的是一本通俗易懂適合初識產品經理的人閱讀的書。作者胡澈,真名胡超,2011年憑借微博簡歷加入騰訊做IM產品,曾參與過多個項目,現任職手機QQ產品經理,看來也有過一段傳奇的經歷。

什么是產品經理?

產品經理就是在整個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從功能策劃到用戶反饋都需要負責的人。

這是比較嚴格意義上的定義,但在通篇讀完這本書后,我認為想要做產品經理,首先你得成為一個純粹的人。你對世界有一套自己的判斷邏輯,敢于直面問題,對客戶需求、市場推廣有靈性。雖然我自己并沒有做過產品經理,但我認為這世界上的許多職業底層代碼是相似的,或者可以歸為一類。比如:做過電信運營商的客服人員去做餐飲行業的客服,雖然在工作環境和方式上大有不同,但對從業人員的基本素質幾乎是一樣的,他們包括:對工作的耐心、換位思考、創新精神等等。因此我們常常看到許多企業在找一種很神秘的職位——“管理培訓生”幾乎可以進入任何一家行業公司。對于我自己來說,我一直在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純粹的人,對美好的事物有著簡單的執著,樂于分享生活中的快了和喜悅,至于判斷邏輯和靈性,我覺得這都是后天可以培養出來的。如果你也想成為產品經理,不妨先試著了解和分析自己。

這本書適合哪些人群閱讀?

初學者,或者說希望轉行成為產品經理的朋友,書中并沒有非常多晦澀難懂的知識,大部分都是作者親身的工作經歷素材匯集,同時加上對產品經理工作中遇到的許多問題提出了自己 的觀點。

如果你是在校大學生(或者畢業生)提前了解下這個朝陽行業,這本書是不錯的。還有一個原因是作者在這本書中提到了大量的參考書目,這些對于我們這些工作幾年的人來說,恨不得自己馬上穿越回到大學時光,把這些書都從頭到尾找來看完,可惜工作后自由支配的時間越來越少,珍惜大學閱讀的時光吧,少年。

亮點:產品經理們是一群什么樣的人?

“你究竟事想一輩子賣糖水,還是希望獲得改變世界的機會?”

這是喬布斯試圖挖走百事可樂高管約翰-斯卡利時所說的話。如果當你讀到這句話就已經熱血沸騰,那說明你有的身體里是有成為優秀產品經理的基因的,產品經理們就是一群“讓這個世界更美好”的人,他們每天都站在產品問題爆發的最前線,掌握一線的數據和問題描述,竭盡全力去完善產品,他們希望用戶從產品中得到更好的體驗,因為好的產品體驗可以產生正能量。從這個角度來說,產品經理也一定是滿懷著對這個世界的愛而活著的人,不然就像寰寰姐的搞IT的朋友在上面那篇文中說到的:“有些事情,說錢就俗了”。

亮點:從0到1——先接觸用戶

從0到1,狹義上來說就是精益創業提出初創小團體從“白手起家”到圈到第一批客戶的過程,作為一個長期工作在傳統運營商的人來說,這一點對于我們搞市場的人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在傳統企業中的,我們又KPI通報、有各種銷售數據、有客戶數據,我們經常開會,討論新的競爭方案,分析新產品滯銷的原因,而太多的企業把太多的時間浪費在了文山會海上了,最正確的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走出去,走到你的客戶中去了解他們的消費需求。你每天享受這話費全免,流量無限量,你怎么能揣摩出客戶的消費心理,即使有再聰明的頭腦也不一定會掌握得了客戶的真實想法。做產品經理也是一樣,要走到客戶中去,看看他們使用你產品時的習慣、表情反饋,聽聽他們的吐槽和罵聲,或許一次在公交車上看到客戶使用你的產品的小小習慣便能給你長時間思考帶來靈感。

亮點:將數據比喻成實物是行之有效的推廣方法

傳統運營商和移動互聯網企業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只是運營商因為打著“國企”的標簽,看似高大上,說到運營用戶其實比許多新型企業差很多。大家應該記得一個很著名的廣告:一年的銷量,被子連起來可以繞地球一圈。不就是買了許多杯奶茶嘛,跟地球扯上什么關系?其實,我在最初看到這則廣告的時候只是覺得好玩,并沒有過多思考,到現在估計已經有了快10年了依然記憶清晰,雖然我只喝過一次這個牌子的奶茶,但廣告的效果完全達到了。后來另一件事情讓我也有了啟發:別人總說護士很辛苦,總要熬夜加班,在各個病房中間穿來穿去……身邊許多在醫院工作的朋友也是抱怨:哎,加班好辛苦,總是熬夜,天天都是黑眼圈。聽到這里,我心生了一些同情,但和我們通信行業的基層員工每天外出擺臺促銷、風雨兼程來比較,我又不得不告訴自己,護士是辛苦但沒有我們辛苦!直到有一天,我聽到一個朋友說到:你知道嗎?我們每天跑來跑去,要走多少路嗎?干護士一年下來走的路足足繞地球20圈!當時我就已經醉了,看吧,這就是數字的力量,這就是把數據比喻成實物的效果。在新產品推廣初期,為了形成規模傳播的效應,想要在短時間內吸引用戶,必須用一些比喻修辭手法進行修飾。

小結

書中還有許多亮點和我曾經的工作生活經歷產生的碰撞,比如:“試著去服務少數那些熱愛他們產品的用戶,而不是絕大多數只不過不討厭他們產品的用戶”,看上去這是規模上不去的權宜之計,實則是未來商業發展的一種啟示,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用戶獲取信息的成本已經大大降低,除去那些將抓住人性本質并做到極致的產品(如微信),大部分客戶在選擇產品的時候大腦底層是有一套自己的選擇規律的。就像微博上經常出現的兩大明星粉絲群體互相打口水仗,他們選擇了自己忠實的男神女神,愿意為之付出瘋狂的代價。互聯網時代的產品經濟也將會是如此,“薄利多銷”將不會再是一招吃天下的伎倆,而體驗式的、參與式的消費模式將會大大興起。

對生活充滿愛,即使這個世界欺騙了你,用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去閱讀,問題出現的時候正是產品經理顯身手的時候,不管你身處什么行業,從事什么工作,產品經理思維將會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到各行各業,未來,連一個洗頭妹也將具備產品思維,如何保證在一天洗了10個的情況,依舊保持滿心的熱情投入下一位客戶,更重要的是做到不打擾式的聊天、溫柔的對待每一個腦袋、仔細對待每個邊邊角角,在1個小時的服務內讓客戶得到全身放松的滿足,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