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偽在眾多人眼中是個不受歡迎的面具,一種虛假的偽飾,是遭人摒棄的貶義詞。但我不以為然,我認為它更似一面能折射出人性的心鏡——我們都是人,有人的善,亦有人的惡。因為人性丑惡,所以我們不得不提防它;因為人性向善,所以我們不得不諒解它。正因我們生活于這兩種針鋒相對的極端之下,所以我們必須得偽飾自己,一面要站在比小人更奸更詐的立場去提防,另一面要撕裂虛偽的假面,以比仁者更憐更憫的態度去諒解,如此才能在風口浪尖下生活得更安全,舒心。
虛偽并不是教你詐騙他人,而是教你看清世事,是教你更技巧地堅守原則,是教你保護自己,且在風雨狂瀾中,做個中流砥柱。
片面地評論虛偽的好與壞是一個巨大的悖論,當你注視著它的惡濁,它會騰起耀眼的光亮,而當你膜拜它的偉力時,它便會轉過身去讓你看一看瘡痍斑斑的后墻。不屑于偽裝,甚至單純得不懂偽裝之人,總是會陷入無數個陷阱,因為他們過于純粹,以至將整個世界的人與事想得太過單純,并因不懂待人接物之道,屢次被危險的急流所裹卷,挫敗。反之,自身過于虛偽,并只知用虛偽設下圈套者,雖然因此而獲利,但因它不懂虛偽的高尚一面,對虛偽只知蔑視,利用它,最終自身蘊含的善良將被吞噬,得到應有的懲罰。
虛偽也是一物兩面,有保護自己的一面,也有不提倡的一面。其性質的根本區別在于出發點不同。前者是避難的偽裝,后者是不潔的欺騙。效益也有本質的差異。前者如一壺清酒,陶醉身心,將途中莫明的危險預知,防患于未然,在處事與交流時,能有著靈醒的一瞥,不暴露出自身的弱點。后者如酸雨腐蝕,固然踩著他人的頭向上爬,但在你貪婪圖利時,也會有另一群圖謀不軌之人虎視眈眈,更會遭受賢者的鄙夷,腐蝕最后一絲良知,最終害人害己。
虛偽是一種高端的處世之道,雖不登大雅之堂,卻可受益匪淺,就算是尚未成熟的我們,也時常會遇見值得一用之處,是一種智慧,覺醒我們的睿智與警惕,在他人透露各類信息時,自己還能心存警覺,對自己的秘密緘口不言。只有在偽裝的陰庇之下,才能大大咧咧的張揚。
虛偽并不是躲躲藏藏般的警慎,而是出于對自身精明的維護與表現,人們對它的唾棄是一種對智慧的蔑視,毫無疑問,這種蔑視會使嚴謹縝密的自衛方式淪陷,唯有拾起,才能在塵世中游刃有余地生活著,使得虛偽的面具成為自衛的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