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旅行,盡管一波三折但好在一切順利。雖然習慣了自由行,但從沒經歷過俄羅斯的冬天也不敢單獨行動或者懶于計劃,所以還是決定跟團圖個方便。
這大約是最像流水賬的一次旅行手記。跟團沒什么自由度,再加上導游反復渲染的“不安全”的大環境,所以大約文里記錄的一切都和絕大多數的團游相仿。雖然沒什么新意,但總歸是對這趟旅行有所交待。
冬天是俄羅斯旅行的淡季,所以游人不多,好處就是幾乎不用排隊,四處白雪紛飛可以拍到超多“大片”,但也正因為冰雪覆蓋所以也錯過了很多春夏的花草。
總的來說俄羅斯四時之景不同,期待下次夏日自由行~
Day1:莫斯科—莊園雪景
part1.察里津諾莊園
俄羅斯首站,夏日的避暑圣地,到了冬天就只剩下白雪皚皚,所以停留時間并不長。
part2.卡洛明斯克莊園
兩個莊園距離很近,風格不盡相同。冬天察里津諾莊園的大湖結冰,人煙稀少。卡洛明斯克莊園內有特色馬拉雪橇,剛好見到一些俄羅斯的孩子歡喜的排隊體驗。
part3.莫斯科大學
莫斯科大學不允許入內,只在外圍遠遠的看看便離開。
part4.特列基亞科夫畫廊
初到俄羅斯,率先體驗到油畫魅力的地方。特列基亞科夫畫廊共有六十個展廳,很多學校會帶上孩子集體參觀欣賞,對油畫感興趣的話,這一站不容錯過。畫廊內沒有中文講解員,如果自由行可以提前在網上做好功課。跟團導游會詳細講解部分名畫。
我們參觀到這里正巧偶遇一群孩子圍坐在畫前聽講解。
歷時20年的巨幅油畫,總吸引最多的人駐足。這幅畫占了一整個展覽大廳,除了用一面巨大的墻安裝這幅巨大的畫外,另外兩邊的墻展出著無數畫家為了畫這幅畫而預先畫的局部的草圖。
葉卡捷琳娜二世是俄羅斯史上僅次于彼得大帝的人物。在俄羅斯總會在各個地方聽到她的種種事跡。她本身是德國公主,在與彼得三世聯姻后逐漸顯露政治野心,終于在發動政變之后成為俄羅斯女皇,在位時讓俄羅斯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霸主。
俄羅斯文學史上的最高代表普希金,他的這幅肖像畫放在房間一束光線正對的位置,吸引著人們駐足。
畫如其名。神態各異的眾人,不同的情緒清晰可見,會說故事的大約就是這樣的畫作。畫家本人就在畫面右下角怒目而視。
作品取材于俄國著名詩人涅克拉索夫的長詩《嚴寒-通紅的鼻子》。 表現的是家里的男主人死了,被裝入棺材送往墓地的情形。
同一位畫家另一幅截然不同的畫作。雖然環境氛圍荒涼蕭索,但三個形態各異的獵人在打獵間隙吹牛小憩的片刻時光卻讓人感覺十分輕松愉快。
被關押在涅瓦河邊彼得保羅要塞的妙齡少女,在涅瓦河漲水之際的絕望躍然紙上。
看起來平平無奇的一幅畫,有趣的是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上去都可以上橋,據說至今無人可以復制。
鎮館之作《無名女郎》居然無緣,可謂是此行最大的遺憾。不過也給了自己一個再來一次的理由。
Day 2:莫斯科—謝爾蓋耶夫金環小鎮
在莫斯科的第二天,只游覽了一個地方,距離莫斯科市區約一小時車程的謝爾蓋耶夫金環小鎮。
名副其實的“小”鎮,只有兩條主街道,吸引游人和當地人參觀的是鎮內最著名的景點——俄羅斯最大的修道院之一、東正教最古老的教堂之一的謝爾吉圣三一大修道院。
在俄羅斯,大多數人信仰東正教,而東正教在俄羅斯的傳播與圣三一修道院密切相關。修道院一年四季都會吸引大批虔誠的教徒來此朝圣,院中排隊“圣水”,冬天相對人少,戶外的“圣水”已經結冰。
這里還是套娃的產地。據說天氣暖和的時候會有很多攤販兜售小擺件或者套娃,但在冬季完全見不到如此盛況。從大修道院往莫斯科方向行500米左右,就是玩具博物館,但由于時間有限所以無緣到訪。
如果不是東正教信徒或者見多了童話般的建筑,那么冬天的謝爾蓋耶夫小鎮或許沒那么驚艷,此行最大的收獲居然是樹掛。初次見到如此大面積的盛況,激動地瘋狂拍照。
剛下車還沒進入修道院就迫不及待的拍了一張。
臨走前借來別人的大紅氅擺拍一張。
Day 3:莫斯科—?紅場?
part 1:莫斯科紅場
赫赫有名的莫斯科紅場與克里姆林宮毗鄰,可算是莫斯科的必到之處。紅場的面積很小,旺季游人如織,冬季雖然整體游客都較少,但紅場確實是游人最多的景點之一。
充滿異域風情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一直反復出現在各個宣傳冊上,幾乎是莫斯科的一張城市名片。
當天的最佳照片是在紅場上的莫斯科國家博物館,時間有限沒有入內參觀,只能在外圍感受一下。
克里姆林宮對面的古姆百貨是個超大的購物商場,各個品牌幾乎都囊括其中,很多人會專程到此購物(在回程的時候才知道俄羅斯的機場退稅非常復雜,一定要沒有拆封保留全部購物單據甚至購物袋才能辦理)。
對買大牌沒興趣的人跟風嘗嘗商場里的冰淇淋。
吃了現挖的兩種味道,開心果很特別,草莓的像冰沙略酸。還有直接一個個凍好的,奶香特別濃。
說到這里突然想插個題外話,俄羅斯的冰淇淋和酸奶都好贊,在超市每天都要買幾個回來,好吃又便宜,根本停不下來。
天漸漸變暗,離開紅場后一起去感受一下莫斯科的地鐵。
part 2:勝利公園地鐵站
這一站是號稱世界上最深的地鐵站,莫斯科勝利公園站。自動扶梯據說有一百多米:
坐了好幾分鐘扶梯之后終于抵達
最內側的壁畫:
還是因為時間限制,所以沒有再去看看其他的站點,據說很多地鐵站都有很獨特的主題,很值得看一看。如果自由行就絕不能錯過領略這個最漂亮繁忙的交通系統。
part 3:基督救世主大教堂
到此一游
在橋上剛好可以遠眺克里姆林宮,冬季的涅瓦河也別有一番風味。
part 4:勝利廣場+凱旋門
再下大巴車的時候天已經黑透了,最后的兩個點相距很近走馬觀花,用照片證明自己曾經來過。
Day 4:莫斯科—the last day
在莫斯科的最后一天,住了四晚的Hosmos Hotel終于想起來要拍個全身照。這里大概是這幾天見到最多中國人的地方了。
內部空間可以說是超大了,吃喝玩樂于一體,大概絕大多數的中國團都住這兒了吧。
part 1:克里姆林宮
莫斯科的最后一天,終于開始飄起鵝毛大雪,前幾天都是運氣爆棚的太陽天,今天見識到了陰天也算是全方位體驗了莫斯科的冬天。
這一整天都包裹得嚴嚴實實,羽絨服帽子拯救了我:
每張摘帽子的照片都是用生命拍的哈哈哈哈哈哈!
part 2:大馬戲
離開莫斯科之前,體驗了一下有名的莫斯科大馬戲,很喜歡環形的場地
馬戲開場后不允許拍照了。兩個小時的視覺盛宴,強烈推薦不容錯過。
part 3:火車轟隆隆
莫斯科——圣彼得堡
俄羅斯的火車車廂和臥鋪比國內的軟臥略窄,但更干凈便利。四人包廂剛好有一個俄羅斯小哥,趁其不備偷拍了一張:
順便扯一句,車里贈送的大餅干還挺好吃,后來還去超市好奇的尋找了一下,還真找到了一模一樣的,只能再次感嘆俄羅斯的某些食品物價讓人太有幸福感了!
Day 5:圣彼得堡—葉宮&夏宮
Part 1:葉卡捷琳娜宮
來源于網絡:1724年,彼得大帝下令為寵妃,也就是后來的葉卡捷琳娜一世修建宮殿,奠定了這座宮殿的基礎,宮殿也因此而命名;伊麗莎白女皇登基后,又命令下建筑師拉斯特雷利按照巴羅克風格對宮殿進行了大規模修改。到葉卡捷琳娜二世時代,又由建筑師卡梅隆按照古典主義風格對宮殿進行了大規模改建。如今的葉卡捷林娜宮,是歷經幾個朝代多次改擴建后的規模與面貌。
葉宮最著名的就是金碧輝煌閃瞎眼的黃金大廳以及鑲滿形形色色琥珀令人贊嘆的琥珀大廳。跟隨店內的耳機導覽一邊聽講解一邊拍照:
冬天人不多可以慢慢走慢慢拍
冬天的葉宮花園見不到百花盛放游人如織,只有茫茫雪場,剛下完一場大雪,又是陽光燦爛的一天,雪松樹掛風景如畫
Part 2:夏宮
避暑圣地果然還是得夏天來才最合適。傳說中震撼的噴水池都已經完全被封凍,夏宮花園也像是被雪藏。讓人不由想起美女與野獸的童話故事里那所王子被詛咒之后被封印的城堡
也只有冬天才能漫步在波羅的海,像是走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上,“水”天一色像是行走在另一個世界里。
游覽完兩大宮殿之后,才來到圣彼得堡住宿的酒店
冬天莫斯科的大巴司機都是早上9點上班,圣彼得堡還要晚1小時,早上10點才上班,所有的團都是差不多的時間出發。加上冬天白晝時間短,所以雖然跟團但是每天游覽的都比較輕松
自助早餐還是挺不錯的,每天都會有點小改變,加上出發時間晚,所以在圣彼得堡的每天一大早都吃得超飽。
Day 6:圣彼得堡
Part 1:喀山大教堂
來源于網絡:喀山大教堂位于圣彼得堡的涅瓦大街,由俄羅斯建筑師沃羅尼欣設計,于1801年8月開始奠基儀式,教堂以古羅馬圣彼得教堂為原本,歷經10年于1811年竣工。
Part 2:圣伊撒基耶夫大教堂
圣伊撒基耶夫大教堂是圣彼得堡最大的教堂,坐落在同名的廣場上,建于1818年,耗時40年建成。與梵蒂岡的圣彼得大教堂、倫敦的圣保羅大教堂和佛羅倫薩的花之圣母大教堂并稱為世界四大圓頂教堂
在圣伊撒基耶夫大教堂對面的十二月黨人廣場是拍攝大教堂全貌的最佳場地
Part 3:彼得保羅要塞
來源于網絡:彼得保羅要塞坐落在圣彼得堡市中心涅瓦河右岸,是圣彼得堡著名的古建筑。該要塞 1703年5月16日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島上奠基,它與彼得堡同齡。彼得堡是在要塞的保護下誕生和發展的,彼得保羅要塞是作為俄國同瑞典進行北方戰爭的前哨陣地創造的。 彼得大帝親自為它選擇了一處易于防御的地點,親自監督建造工作。
Day 7:圣彼得堡
Part 1:獅身人面像+列賓美術學院
來源于網絡:獅身人面像位于涅瓦河北岸,列賓美術學院對面。據說是埃及國王送給圣彼得堡的禮物。這對獅身人面像是阿門霍特布三世法老的面像,是公元前1455年--1419年雕刻的,1832年從尼羅河運到圣彼得堡,距今已有幾千年歷史。這座獅身人面沒有胡子,據說是埃及的軍官在押送獅身人面像到俄羅斯之后,認為胡須是權利的象征,不能留給俄羅斯人,于是就用槍托把獅身人面像的胡須給打掉了。
Part 2:海神柱+證券交易所
Part 3:冬宮
來源于網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與巴黎的盧浮宮、倫敦的大英博物館、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并稱世界四大博物館。該館最早是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宮邸。
超大的宮殿注定只能是走馬觀花,據說如果要看完全部藏品得花費幾年時間。從走入約旦階梯開始,這座令人神往的藝術殿堂正式拉開了序幕
天花板上是提香的巨幅油畫——《奧林匹斯山》
衛國戰爭軍事走廊,記載了332位英雄的衛國將軍。
巨型孔雀大鐘據傳是葉卡捷琳娜的情人送給她的生日禮物,是存留至今18世紀最大的自動裝置,至今還在運行。一旁的模擬動畫可以觀看到大鐘整點報時的壯觀場景。
華麗宏偉的圣喬治大廳,完全按照葉卡捷琳娜二世的要求設計而成,質地光滑的橡木地板,珍貴的大理石羅馬柱,處處顯示出精細的設計感。
在彼得大廳內,隨處可見俄羅斯雙頭鷹標志,大廳正面一個穹頂壁龕,龕中是彼得一世王座,王座背后的大理石屏風上,掛著彼得一世與智慧女神的油畫。
來源于網絡:大花瓶廳陳列了世界上最大的石花瓶,外徑達5.04米,內徑為3.22米,連臺柱高達2.57米,重量超過19噸,被稱為瓶中女王。從1815年發現巨大的綠色波紋玉石到科雷萬花瓶雕刻完成送到冬宮的新艾米爾塔什經過了漫長的三十年,光是花瓶內部的裝飾和雕刻就花了11年。
拉斐爾長廊是博物館為數不多的復制品,是梵蒂岡拉斐爾長廊的重現
博物館里超多精美雕塑,每一座都是“有故事”的:
來源于網絡:愛嫉妒的女神維納斯不喜歡普賽克的美貌,派她到陰間去取神圣器皿,普賽克拿到器皿后,想知道里面裝著什么,她打開器皿就摔倒在地,被死亡之神拖走,阿穆爾從天而降,用親吻救活了她
來源于網絡:阿多尼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超級花美男。美神維納斯對他一見鐘情,奈何阿多尼斯并不同意和她相好。這件事觸怒了戰神,維納斯預感到阿多尼斯可能招致不幸,勸他不要去打獵。但是,阿多尼斯第二天還是去了,結果被箭豬咬死,鮮血化作紅玫瑰。維納斯看到情郎逝去,便詛咒世間男女的愛情,永遠摻有猜疑、恐懼和悲痛。
來源于網絡:烏東為了塑造伏爾泰的形象,先后為他作了很多件頭像、胸像。這件坐像開始創作于伏爾泰去世前一年,真實地記錄了這位八十歲高齡的哲學家的生前形象,同時對他的性格特征進行了深刻、細膩的表現,被譽為雕塑史上最杰出的肖像雕刻。
除了形形色色的雕塑之外,還有很多著名的油畫真跡。
世界上留傳至今的達芬奇真正的畫作總計不過十幾幅,而這里就占了兩幅,這也是冬宮最出名的作品。
來源于網絡:《達娜厄》,希臘神話凡爾格斯公主的故事,達娜厄的父親得知自己會死在自己外孫的手里,就把女兒達娜厄關進塔里,宙斯看上了達娜厄化作金雨來到她身邊,遠處流出的金光預示著宙斯的臨近,整個畫面被溫暖氣氛所包圍。
油畫上達娜厄的雙腳曾經被硫酸腐蝕,修復后依然留有痕跡,據說是被一個狂熱愛好者情緒激動下破壞的。
來源于網絡:圣經中上帝要考驗亞伯拉罕的誠意,讓他把100多歲時得到的獨生子獻給上帝,亞伯拉罕舉起的手要殺兒子,天使出現制止了他的行為。平靜躺著的亞伯拉罕的兒子,臉色蒼白的亞伯拉汗,還有天使制止行為的手勢,完整的表現出緊張的畫面。
畫面表現的是老人的小兒子索求家產,遠走他鄉,放浪形骸,迷途知返,最終回到家中,父子相遇的一刻。
Day 8:圣彼得堡——the last day
Part 1:斯莫爾尼宮
來源于網絡:斯莫爾尼宮建于1806—1808年,原為貴族女子學院。“斯莫爾尼”一詞來自俄語“瀝青”,初建時這里屬于瀝青廠,在蘇聯時期作為列寧格勒市政府辦公樓,現為圣彼得堡市政府,從市長到各處、陸軍部、內務部仍在此辦公。
Part 2:滴血大教堂
滴血大教堂或稱為喋血大教堂。巴爾蘭德1883-1907年建造,是為紀念亞歷山大二世沙皇被革命激進分子殺害而建。這里是1881年3月1日恐怖份子格涅維斯基暗殺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案發地點。
持續裝修中的大教堂,和在網上看到的壯觀相去甚遠,加上無法入內參觀,最后一天的行程留下些許遺憾。
在俄羅斯的最后一天,除了走馬觀花的兩個景點之外,幾乎都是在機場消磨殆盡
俄羅斯旅行的這幾天我們的運氣出奇的好,絕大多數的時間都陽光明媚,但也都見識到了陰云密布和大雪紛飛,沒耽誤到任何的行程。
雖然跟團不需要動腦,比自由行省去了很多煩惱,但也留下了一些走馬觀花的遺憾。總體上來說,冬天的俄羅斯具有著獨特的魅力,讓人流連忘返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