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自己的寫作訓練過程

為什么要分析

  1. 了解自己是怎么做的,改善這個過程本身
  2. 我不知道自己在寫作的時候思維是如何變化的,分析這個過程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分析什么

我想寫什么

  • 遇到的困難
  • 思考過的問題
  • 做過的事
  • 看過的書
  • 個人觀點

我有什么可寫

  • 日常隨想
  • 工作學習相關
  • 不同觀點的表達

由于平常有記錄問題跟工作日志的習慣,我有許多的東西可寫,但是寫作內容的選擇本身就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在這次寫作訓練中,最大的考慮是——寫什么能達到訓練的作用。

我是怎么寫的

于我而言,寫作是分階段的,

  1. 第一階段,會 將腦子里所有的東西倒出來,一次性將所有的句子或者短語輸入到文件中
  2. 第二階段,按照某種順序排列第一階段列出來的句子短語
  3. 第三階段,擴充每個短語句子,也可能刪掉。這里的擴展,指的是補充上下文,讓讀者更好理解我在說什么。對于我自己而言,可能一個關鍵的短語就能讓我產生足夠的聯想,一下子載入短語有關時間的上下文;對于讀者而言,我需要給他們補充更多的上下文,或者說將整件事情說清楚,他們才能知道我在講什么。就比如,我這里所講的,擴充,如果我不說明白我指的是上下文,可能很多人就理解為湊字數了。
  4. 第四階段,也就是把所有想表達的內容寫完之后,我會自己閱讀一遍。閱讀的粒度取決于當時離截止時間 11 點還有多久。一般來說,我會調整標題,從擴充完的段落中;調整段落的位置;調整句子的表達,提煉出更貼近大眾表達的句子。

整個過程大致如上。

寫的時候我在想什么

一言以蔽之,如何將自己腦子里的東西以別人能理解的形式展示出來。有時候,說著說著,把自己說得更明白了——原來我一開始也不知道自己想說什么;產生新的理解,哦,還能這樣。所以,應該說,寫作的時候,我是在將自己腦子里的東西以可理解的方式展示出來,給別人,也給自己;是在發掘這些東西更多的可能性。

存在的問題

寫作對于我來說是一件難的事情。難,表現在:

文字表達

無法合適的表達,文字間經常有詞不達意的感覺

思維

  • 思維過度發散,無法集中到一個合適的范圍內對固定的事物進行思考
  • 寫作過程中,思維跳躍太厲害,經常在一個段落寫著寫著,突然就想到一個更好的表達或者相關的事情,跳到另一個段落接著寫。這個時候,有點像人們經常說的靈感蹦了出來,可是這種時刻會打亂之前的思維表達,再回去的時候就接不上原先的思考。換句話說,我被自己的靈感中斷而丟失了上下文,中斷返回后就直接宕機了。

泥淖

遇到無法跨越的障礙時,沒有足夠的意識去停止繼續前進。比如上一篇的重構,我寫到中途時,開始感受到自己對這個話題的無力。慢慢地,原先的幾個思考方向都無法繼續,可是我沒有停下來調轉車頭的意識。這個時候,就像一頭硬懟著火車的黃牛,陷入了思維泥淖。

以后該怎么辦

意識到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在后面的寫作訓練中,持續關注上面提到的四點問題的表現,尋找解決方法。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