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讓生命更加豐滿?

一直以來都在思考,怎樣才能讓生命更加豐滿,每一個瞬間都值得回憶?

曾經特別向往“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的心境,于是起名Inner Peace ,時時告誡自己:寵辱不驚、不卑不亢。

幾年時間過去了,確實比以前更加理性的看待事物,心境也很少有大起伏。然而,伴隨的副作用,便是很多時候做了一位旁觀者。在周圍人談話時,會仔細傾聽,分析兩人的性格。人們產生沖突時會揣摩ta們的邏輯,各自對立的觀點產生的緣由是什么。與人發生爭執時,出于時間成本以及精力成本,很多時候會選擇閉口不言。一個未曾聽過觀點出現時,不會覺得A對,與A相反的B似乎也有道理。我,就像歡樂的酒吧里,坐在角落吐著煙圈,慢慢的把目光投向周圍人的偵探。

性格本身的內斂以及刻意追求的平淡,以及幾乎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讓我有時候覺得窒息。逐漸的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到底在哪里?怎樣才能讓生命過的更加豐滿?這樣,當回首往事時,能無愧的告訴自己,不負此生。

微信群全都設置免打擾模式,但偶爾也會打開一些。在那期間發現,發言的群比潛水的群作出的成果好并且更有動力。我想,這就是參與的效果吧。就如同,參加演唱會和酷狗音樂、上臺展示與臺下觀賞對于一個人塑造程度的區別。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記憶至今。討論:為什么小的時候感覺時間很慢,越長大越覺得時間流逝的飛快,可以回憶的畫面越來越少? 文中分析,小時候,每個人如同一張白紙,周圍的一切都是新奇的,每度過一天就會留下痕跡。長大后,紙上可以供下筆的地方越來越少,每天相似的生活方式似乎更加劇了時間的流逝。而讓時間“慢“下來的方式,則有

1.做很多不一樣的事,比如上班時走不同的路線、改變做事時間順序;

2.很重要的一點:做事時,盡量做一個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畢竟實戰操作記憶之久遠遠大于其余各種記憶。

參與,會更容易讓事物走進你的生命。銷售中有一個小技巧,顧客來買車時,會被允許駕駛一段時間,當顧客感受到新車的駕駛體驗,新車座椅的味道,靈活舒適的操作,會讓人忍不住想象當它變成我的所有物后,為生活帶來的巨大改變。而不能親身體驗的比如賣房,熟悉心理的銷售員就會盡量為客戶描繪畫面——想象當你和家人住進這個房子,下午溫暖的陽光灑向大地,您和妻子躺在躺椅上乘涼,可愛的小女兒和狗狗在綠油油的草坪上嬉戲……這都是運用參與的小效果,大大提高成交率。

所以,盡量去做一個參與者吧,全身心的投入其中,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譜寫人生篇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