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別人的目光,阻礙了你前進的方向。

圖片來源于網絡

1.

昨晚加菲問我:姐,你說我這么在意別人的目光和看法,可怎么辦呢?

加菲是我的讀者,從我剛開始寫文字的時候,她就關注了我,我寫的每一篇她都看,經常會給我留言。后來我們熟悉起來,她總會把她的心情告訴我,或好或壞,或晴朗或悲傷。

她給我發過她的照片,很溫婉的樣子,有點像江南水鄉走出的女孩兒,眉間帶著些多愁善感。但是多愁善感常常伴隨著敏感,敏感到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不由自主的考慮別人的看法。

她發一張自拍到朋友圈,有人開玩笑的評論說“怎么又曬照片,胖了呀?!彼蜁s忙去看自己究竟發過多少回自拍,然后對著照片反復看很久,看看到底是哪里胖了,是臉,還是腰?

她評論了一條朋友的狀態,朋友把她們共同好友的評論都回復了,唯獨沒有回復加菲的,加菲就很難過,想把那條評論刪掉怕朋友覺得她玻璃心,不刪掉又擔心共同好友笑話她怎么那樣不得人心。

她與同事們在辦公室聊天,氣氛本來很好,她說了一句話,或許是沒有引起共鳴,大家并未應她就去忙自己的事情了,加菲很受傷,整個下午都在想到底自己說的話哪里出了問題。

她刷到熱門新聞的時候,習慣性的會先去看評論,然后再決定自己要站在哪一方的立場上來想,每每這時,她腦海里總會浮現“隨大溜,不挨揍”這樣的俗語,加菲覺得自己不能輕易透露出真實的想法,不能跟大部分人不一樣。

她給朋友發信息,超過五分鐘還沒被回復,加菲就會開始焦慮,自動腦補最后一次與朋友見面聊天是否談到讓對方不開心的話題,是不是什么不妥的言論和行為而得罪了對方。

加菲提起自己的老家,從不敢上圖,總覺得別人會以為她們家很窮而瞧不起她;她新買了一套迪奧的化妝品也不敢在朋友面前顯擺,覺得朋友們會認為她在炫耀。

就連她的幽默都是小心翼翼的,開玩笑必須選擇中規中矩的話題,不能太過分,怕別人當真。

加菲的問題不光體現在熟悉的人之間,甚至包括陌生人。

她在冰天雪地里滑到摔了一跤,尷尬的爬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周圍有沒有人關注,如果有哪怕一個人看到她狼狽的樣子,她一天都沒有好心情;就算沒有人看到,她自己心里仍舊會想:別人一定都看到了,丟人丟大發了,然后同樣一天沒有好心情。

她去超市買東西,一定會跟門口的保安確認好自己包里的東西,避免保安認為她從超市里拿了東西而未結賬,她在別人還未檢查之前,就先搶著證明自己。


2.

我曾有一段時期強迫癥非常嚴重,我發的狀態連標點符號都必須是我喜歡的,如果該用句號的地方我不小心用了逗號,我就會刪掉,改了之后再重新發送。

但其實,每個人關注的點是不同的,我關注的地方別人也許并不關心,何況,別人可能連我發的狀態都不在意,怎么可能在意我用錯了標點符號呢?所以我刪掉再重新發送,尋求的是一種自我的心里安慰,是為了方便自己看起來舒服,于別人來說無任何意義。我想通這個道理之后,忽而覺得釋然了很多,發的狀態也就沒那么糾結了。

追求完美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的強迫癥,他們不允許自己犯錯,不允許自己的行為有任何的瑕疵,這類人極其在意他人目光的原因,是內心深處渴望自己的表現完美,讓所有人滿意,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對自我不斷完善的行為,因為他們會以外界的評價為標準從而改變自己。這種在意,運用得當其實是有好處的,但若矯枉過正,則會適得其反。


3.

我認識一個朋友,他經常很焦慮,總覺得自己有什么事情沒做好,尤其在人際關系這方面。他把他的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拓展朋友圈子上,與人吃飯搶著買單,否則就覺得別人會認為他是個小氣的人;出去玩一定把彼此認識的朋友都叫上,萬一漏下了哪一個,就很擔心人家因為此事而和他再也不相往來;甚至于帶到公司的零食水果,也必然做到人手有份,萬一帶的少了,有幾個同事沒有分發到,他一定會想辦法補上,或者去說明情況,反復解釋,生怕人家對他產生不良印象。

他不斷的猜測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印象,不斷揣測別人對自己的行為是一種什么樣的態度。

說真的,我這個朋友很善良,但是過分的善良,過分的去在意別人的感受,就忽略了自己的感受,他內心存在著大量的不安,他需要外界的肯定,這能給他一定的存在感,從而緩解他的焦慮。

內心的不安和焦慮,會通過一個人的思維意識和肢體語言表現出來,這種情況往往需要被他人來肯定,以完成自我的內心安定。

但是,我們沒辦法去顧全每個人的感受,如果因此而給自己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就得不償失了。


4.

生活不充實才會有時間胡思亂想,從而格外在意他人對自己的態度,對任何嘲笑或譏諷都容易對號入座。

比如別人竊竊私語時候看了你一眼,你都有可能會認為對方是在說自己的壞話,因為你并不急于去做別的事情,你有的是時間來思考他們的竊竊私語到底說的是什么。

接觸的圈子太小了,總覺得眼睛里看到的世界就是整個世界,其實坐井觀天的故事由來已久,固步自封最容易讓自己的眼光變得淺顯,從而只關注周遭這一個小圈子人的看法,這種情況就需要自己去努力充實自己了,當你忙起來,你連關注別人的時間都沒有,哪還有時間在意別人怎么看你。

你不要成為別人手中的木偶,一切被別人的目光左右,而要成為一個有主見、有自我有力量的人。


5.

之前有個同樣寫作的小伙伴說,寫文章太考驗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因為不論你寫什么,有人喜歡就會有人罵,我問他,那你被罵了怎么辦?是不是特別不開心?他說:我是為了遵循自己內心而寫的,言論自由給了他們攻擊我的權利,但是沒關系,跟罵我的人說一句“你開心就好了”,我有自嘲的勇氣,況且,喜歡我的人遠遠多于罵我的人,這樣來看,我何必去在意那些負面的情緒呢,畢竟,我是為了自己而活,為了支持我的人而寫。


6.

前陣子,牛津大學的心理學專家Robin Dunbar和他的團隊,通過調查了3375個英國Facebook用戶,而得出并發布了一份關于社交網絡的研究報告,說是不管你網絡社交里的朋友圈人有多少,但其實真正和自己互動的只有4個人左右。

你看,我們的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的觀眾?真正的好朋友無論你做什么都不太會多想,因為他了解你的為人,而對于那些不熟悉的人,又何必那么努力做個完美的人只為讓他們來欣賞呢?

人類,作為群居動物,在意他人的看法,是一種特別正常的行為。不同的是,有的人輕微,只在意幾分鐘,有的人比較嚴重,會在意很久,好不容易想通了,又碰到另外一件類似的事情,又開始周而復始。

太累了,真的,不如收拾起這些沒有給你帶來正面影響的事情,好好過自己的生活,我們生來不是為了活給別人看的,是為了自己,對嗎?

古語云,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不必太在意別人如何看你,你的方向應該是如何去成為更好的自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salen小倫閱讀 140評論 0 0
  • 19歲了。感觸:我的親人們,你們要好好照顧自己,出行注意安全,你們是我最大的牽掛。所以,一定要好好地活著。當我可以...
    趙默笙小花閱讀 308評論 0 0
  • 今天通過高中同學的同學領養到了一只荷蘭豬(天竺鼠),內心真是無比的開心。但是我知道欣喜的同時,還得面對著另外的那幾...
    Ede閱讀 329評論 0 0
  • 2016年01月17號 不久前,在同事微博微博的熱聊里,我扒出了注冊了很久卻一直沒怎么關注的微博,刷新了幾天覺得每...
    舒咫文閱讀 213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