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啾
今年的清明又是一樣的下起了雨,照例從學校趕回家,一路上顛簸,又是掉了公交卡,又是地鐵坐過頭,臨了回家坐了個摩的在山村小路上頂著狂風暴雨淋成落雞湯不能再狼狽地回了家
總之,回家了就好。
意外地,一大家子都回來了。驟降的溫度讓剛剛穿上短袖的武漢人又套上了厚厚的棉襖,所以一回到家看到的狀態就是全家人幾乎都躺在被子里。簡單的吃完飯后就迫不及待地打開行李箱,拿出了給爺爺奶奶帶的黑芝麻糊和麥片等幾大包沖調的東西,還有一雙冬天穿的棉鞋。印象中,這還是我上大學以來第一次給他們帶這么多東西,以前幾乎都沒怎么上心,現在想想,其實挺不該的
兩老都已經將近九十高齡,奶奶八十八,爺爺八十五。奶奶經常會這里疼那里疼,常見的老年疾病都有一點,動不動就要打針,眼睛也不是很好。爺爺餐餐吃的雖然挺多,平時也沒什么病痛,但是腿腳有點不方便。
我和爺爺奶奶待在一起的時間比和爸爸媽媽都要長。從小學到大學,每次放假回家都是兩老給我和弟弟做飯,從七十多歲一晃就做到了八九十歲。初中的時候一個星期回一次家,還偶爾會跟奶奶拌嘴,但每次回家奶奶就會從她的柜子里面拿出伯伯們給她帶的吃的分給我給弟弟,到后來上了高中,回家的次數少了,更多的心思也都放在了學習上面,我長大了,他們也更老了,但每次回家不變的總是爺爺奶奶一如既往的守候。
前兩個星期外公去世,請假回家。第一次真真實實的看到冷冰冰的尸體,雖然自小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對外公不是很親近,但是得知他去世這個消息以后還是怔了很久。從火化到下葬,心里開始隱隱約約害怕起來,有一種無力的恐懼感包裹全身
一直到今天,那種害怕奶奶離開的恐懼感還時常會襲入大腦,夜深人靜的時候每每想起便忍不住流淚,包括現在在碼字的時候,都不敢寫一點關于我和奶奶的回憶,怕眼淚止不住的流。這是我第一次毫無力量去控制自己的想法,突然覺得,在生命的面前,我們是如何渺小
連續幾天想的夜不能寐,就在知乎上找一下排解的方法。看了很多的回答貼,覺得這個寫的最好。“陪不到的,放過自己”
現在所能做的,就是讓陪伴更多,愧疚更少。今天離開家的時候,奶奶從家里一直追到公路旁,看著她顫顫巍巍的身體,心里也特別不是滋味。大一的時候一整學期幾乎都沒怎么回家,總覺得家里無聊沒網沒空調,現在才真正想明白
陪伴是最力所能及的事情
陪不到的,就放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