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版元學習課筆記(學習了元學習還不懂的趕緊來看)

本篇,是繼上一篇《小白是如何迅速進階高手的方法論》的第二篇

在學習一個概念時,我們一定要清楚的了解這個概念的定義、內涵、外延。說白了,就是知道什么是元學習,元學習的方法論,以及運用的基礎理論有哪些。

廢話不多,只講干貨,我們就看一下什么是元學習:

元學習的定義:學習學習再學習。

解釋一下就是:學習了學習的方法再去學習

元學習的方法論:

一、拼圖理論

拼圖理論是告訴我們要運用全局觀和右腦思維去看待一門技能的學習,學習一項技能,不應該像是爬山,一步一步從最底層開始往上攀登,而應該像是拼圖,先了解框架,拼好邊框,再拼中間,拼好個大概,再研究細節。

二、成就感與激勵

就是要讓學習者有成就感,我們在學習一門技能時,如果沒有成就感,就會很容易導致放棄。成就感會讓學習者上癮,從而在大腦里面對于這門技能的學習不存在有堅持的概念,有著只是好玩、興趣、上癮。

三、重復訓練

大量的重復訓練會形成肌肉記憶,很多練習樂器如吉他,鋼琴的人都有感受,練習多了熟練了以后好像不要大腦指揮手指,在碰到某個和弦或者某個鍵的時候手指會自然擺成和弦的形狀或者自然移動到鋼琴鍵旁邊,組合的時候,手指似乎是自己在動,如果要背出和弦的位置或者譜子倒是需要很多時間,說明人們的大腦并沒有記住這些,而是人們經過長時間的重復訓練使手指肌肉產生了記憶。

四、教會別人

教是最好的學。在教別人的時候,一定會形成自己的一套學問模板,還會對自己不懂的問題迅速查找解決方案而后進行輸出,倒逼自己對不懂得問題再一次學習。

元學習的基礎理論:

一、認知心理學

1、大腦是非常不善于思考的,當大腦思考時會非常費力,因為大腦是調用過去的記憶來處理和做決策,所以人們只能用已知事物去理解(記憶)新的事物。(這也是笑來老師喜歡運用類比的原因)

2、重復訓練、題海戰術、填鴨教育對于大腦的訓練是必須的,這樣可以激活大腦的腦活力。

我們經常說“好記性不如個爛筆頭”,就是強調在大腦思考記憶時,要調用其它的輔助系統,要加強大腦的思考,最好的方法就是同時附加上視覺系統和觸覺系統。

大腦思考的過程是工作記憶+長期記憶的過程。工作記憶相當于電腦的內存,所以儲存容量小、儲存時間短。長期記憶相當于硬盤,所以儲存容量大,儲存時間長,還可以反復調用。

我們的大腦可以分為左腦和右腦,雖然左腦和右腦一直都是協同作戰的,但是又各自有各自的作戰方法,其中左腦喜歡邏輯分析、數字處理等,右腦更加喜歡利用圖像和諧音來快速記憶,也就是說右腦比左腦更加有全局觀。一個明顯的事例就是,參加元學習課的同學很多人都沒有繪畫基礎,但是通過把照片倒過來對著素描,卻都能畫出自己的素描圖,而正著畫卻往往畫不好。就是因為,一旦正著畫,左腦就會自動開啟,會讓你無比糾結局部和細節(因為你太清楚自己長的樣子了),而如果看著反轉的照片,你就會忘記以前的自己模樣,自動開啟右腦模式,運用全局觀,把照片先畫下來再說。

由認知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就推出元學習的第一個方法論:拼圖理論。也就是xidte老師讓我們學習編程時,要做三遍:

第一遍,直接粘貼代碼復制進去,不要手寫,不要看原理,不要思考為什么,直接輸入,就會看到輸出。把整個要學習的內容全部復制一遍,你就了解了整個框架。

第二遍,跟著打代碼。因為所有的代碼你都復制過,所以你會之路及時出錯,也是自己沒有打對,第一遍的成就感會激勵著你做第二遍,在這一遍中仍然不要去看解說,而是直接照著打代碼。

第三遍,繼續跟著打代碼。但是這一遍可以嘗試去了解小原理,也可以去看解說,這第三遍的過程中,有很多之前的問題,你就會突然明白,并且知道了原理。

在我們的學習小組中,有很多同學糾結于第一遍就想理解清楚全部的原理,所以越做越慢,沒有任何成就感,這完全就是沒有詳細看教程并且學習元學習課的結果。

二、游戲沉迷系統理論

玩游戲為什么會上癮?我曾經是WOW的忠誠玩家,我發現不論是在玩網游還有手游時,作為一個新手,都會有直接的提示讓你去做,這些提示都很簡單,就是讓你去哪里,按什么,就會得到什么。而我們跟著如此簡單的操作,就會得到獎勵。在游戲的過程中,還會出現隨機任務、隨機獎勵,這種變動的獎勵,對個人的成癮有非常大的刺激。還有就是隨著簡單任務的完成,你會不斷升級,有一套完整的榮譽系統,讓你感覺在游戲這個世界,自己就是個無所不能的人,獎勵、榮譽,通過自己的稍微一努力就會得到。最終讓人沉迷。

我曾經了解到一家游戲公司想盡辦法去挖一個生物學博士來當副總,當時我還很好奇,一個做游戲的公司干嘛找一個生物學博士,后來我才明白,原來這個生物學博士的研究方向是大猩猩的高興原理。你看,游戲公司都從生物最基本的高興原理來開發游戲了,你說大部分人怎么能抵擋?

利用這套沉迷系統的理論,就能推出我們的第二個方法論:成就感與激勵理論。

很多初學編程的人們,剛開始會看大量的編程理論,會背大量的代碼,然后完美完成從入門到放棄,因為這其中沒有任何成就感、有著是不斷的挫敗感,這么反人性的操作,又有幾個人能堅持下去?

從小你就被教育不能玩游戲玩上癮,逐漸的上癮這個詞在你的思維里成為了一個貶義詞,于是你干什么都不敢上癮,從小踢球不敢提上癮因為你怕爸爸媽媽說你于是你成不了梅西;游泳不敢上癮于是你成不了傅園慧;玩游戲不敢上癮于是你成為不職業玩家;學習你不敢上癮于是你上不了名校;工作你不敢上癮于是你提升不了職務;

因此,我要做的就是讓自己在學習一項技能時,進入上癮的模式。而如何進入上癮的模式呢?

我們在設計此項技能的學習時,就要利用游戲沉迷系統

首先,通過簡單的復制動作,就能得到小小的成果,讓自己有成就感。

其次,通過不停的練習,復制出更大的東西,讓自己得到更大的獎勵。并公開它,讓自己受到稱贊。

最后,忘掉“堅持”這個概念,而是有趣、成癮。

由此,我們還可以知道,在大師的世界里,是不存在“堅持”這個概念的,因為你的大腦里一旦有了堅持這兩個字,其實你內心已經在抵觸了,而大師們是從內心喜歡并上癮的,所以,與其想如何堅持下去,不如想如何讓自己上癮。

三、一萬小時定律與德雷福斯模型

一萬小時理論是說,我們學習一個專業或一項技能,需要花費一萬個小時,才能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而德雷福斯模型又告訴我們,在一個領域只要成為高級新手就可以滿足日常工作需要,而從新手到高級新手,只需要經過400小時就可以。

所以,元學習課,并不是教你短時間內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而是讓你在400小時左右,成為該領域的高級新手,能夠開展日常工作。

四、教就是學的思想體系

李笑來老師不止一次的說過,教就是最好的學。

這里面的核心邏輯是人學習的認知過程:

輸入——理解——輸出

所以,你輸出時一定是自己理解了的東西,而教別人是最有效的檢驗自己輸出效果的方法,試想,你自己都沒有理解,如何去教會別人?而在教別人的同時,你還會獲得別人對你的肯定,這些又可以算作成就與獎勵,所以最終讓你根本停不下來。

五、肌肉記憶理論

肌肉記憶,人體的肌肉是具有記憶效應的,同一種動作重復多次之后,肌肉就會形成條件反射。雖然人體肌肉獲得記憶的速度十分緩慢,但一旦獲得,其遺忘的速度也十分緩慢。肌肉記憶功能就是從感受刺激、神經沖動的發放到肌肉收縮一系列較少大腦意識控制的程序化、自動化活動能力。肌肉受到專業訓練,它就不會忘記這種狀態。

肌肉記憶的加深可以通過兩種練習來加強:

提取練習:我們讀完一本書,學完有一個課程,當我們應用時試著重新去提取時卻發現,什么都提取不到。這是因為你沒有建立自己的記憶軌跡,而建立軌跡的有效方法,就是每次學完,合上書本,品控思考,提取重點,寫下筆記。然后趕緊交給別人聽,而要想教會別人,就必須創造自己的一套學問模板。這樣,就會越來越清晰的建立好自己的記憶軌跡。

遷移練習:一些同學在學習某些東西時發現自己學的很快,以為自己是天才,但是學會之后卻發現用不出來。這是因為你學的,是高手教給你的高頻小套路,而這個套路換個場景你就不會用了。所以,你必須學會換個狀況和場景也能夠應用,這就是遷移練習。

以上五種基礎理論,又是相互交叉、相互應用的。這些基礎理論經過xdite老師分析和提取,總結出了上面的幾個方法論,從而讓大部分人能夠有指導性的操作方法。

再此,非常感謝xdite老師和李笑來老師!

對學習有迷失的小伙伴們:

我們不需要天賦!

不需要理解每一步!

不需要從基礎理論學起!

不要認為復制別人的方法侮辱了自己!

放下自己的傲慢,開始元學習之旅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