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坐落在黃河岸上的一個普通的小村莊,樹與孩子是這個村莊共同的綠色希望。
村里人喜歡種樹,尤其是白楊樹,因為它容易活。村里各家各戶的小院、路邊的水溝,房前屋后,能種樹的地方都種滿了樹。一到春天,那嫩綠的新芽一寸一寸的探出頭時,全村人心里的樂都無法掩飾。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白楊樹長的快,適應環境的能力非常強,生命力也極其頑強。白楊樹與這片黃土地早已完美融合。樹大了鋸成椽就能蓋房子。這是全村人種樹的一個重要原因。蓋房子就是為孩子,孩子大了要成家立業,樹與孩子一起成為村里人心中的綠色希望??粗@樹越長越粗越長越高,仿佛看到自家的孩子已經成才。
村里的婦女時常會拿把樹鏟修樹。多余的細小的枝條鏟下來燒火做飯,粗些的削了皮做鐵鍬把,更為重要的是挑出適合枝條作樹種。河岸那些粗大的柳樹都是集體種植的,大部分打算作成課桌供孩子們學習用。一個男人扛著一捆樹苗,一個女人挑著扁擔,幾個小孩或拿著鐵鍬或拖著鋼釬跟在后面。男人挖坑女人種樹,孩子澆水,一家人齊上陣。這是村里常見的種樹的情景。種滿院子,種滿水溝,那些劃分在自家范圍的田地和水溝都早已種滿了樹。白楊樹抓住了土地,阻擋了風沙的襲擊,給了村里人希望和未來。這未來不僅僅是蓋房子似乎還寄托著后輩做人的道理。
村里人對樹的感情如同對自己孩子一樣親,總感覺有說不完的話想對著樹說但又說不出來。筆直、挺拔的白楊樹就像村里的男人一樣堅強,一樣光明磊落。白楊樹追求陽光,向著藍天勁長,這股勁頭像極了男人們堅韌不拔的精神,這精神是對家的承諾更是對先輩們精神的傳承。做人就得像白楊樹這樣,教育孩子也得像待白楊樹這樣,該修理的時候修理,該施肥的時候施肥,看著它,守護它,但它絕不會向誰屈服,任何對它徹底改變的想法都是徒勞的,這就是白楊樹就。從村里一排排一行行一片片延伸在河邊,它們像一群忠誠的綠色衛士為村子遮蔽了沙塵暴的襲擊,也以一種靜默地矗立的精神守護了黃河上游的生態環境。村里人說,這是一種生態上的綠色長城,在遙遠的地方與之相連的是“三北防護林”。
白楊樹給村里增添了綠色與活力更給予村里人希望和未來。當村里人在高山眺望看到的是:郁郁蔥蔥的綠色遮掩了房屋、道路和村莊,白色的黃河似一條絲帶閃閃發光,整個村莊像系在絲帶上的一顆綠色明珠。整個村子沸騰了,新的植樹時代再次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