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三實驗內容

實驗一:

搭建好實驗電路,為四臺主機分別配置四個IP地址,192.168.1.1~192.168.1.4,打開模擬器,勾選ICMP、ARP協議

圖1

用主機A的命令行ping主機B的IP地址

圖2

打開模擬器,主機A開始發送數據包

圖3

集線器1收到主機A發送的數據包,并發送給主機B和網橋,主機B成功收到數據包

圖4
圖5

網橋把數據包繼續發給集線器2,集線器2繼續將數據包發給主機C和主機D,主機C和主機D拒收,主機B將收到的數據包返回發送給主機A,這時網橋已經學習到了主機1和主機2的mac地址

圖6
圖7

當主機A再次將數據包發送給主機B時,網橋會自動識別主機B的地址,并拒收

圖8
圖9
圖10

當主機B將收到的數據包發回給主機A時,網橋會自動識別主機A的mac地址,并拒收

圖11
圖12

實驗二:

搭建好實驗電路,為四臺主機分別配置四個IP地址,192.168.1.1~192.168.1.4

圖13

打開交換機,查看mac地址表,初始時地址表中沒有學習到任何地址

圖14

打開主機A,啟動命令行ping主機B的IP地址

圖15

再次查看mac地址表,這時交換機已學到主機A和主機B的mac地址

圖16

同樣,用主機C啟動命令行ping主機D的IP地址

圖17

再次查看mac地址表時,交換機又新增了主機C和主機D的mac地址

圖18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